- 积分
- 327
注册时间2006-3-28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刚刚看到这把98式将校军刀的时候,它只是一件抗战缴获的战利品,并不起眼,金具老旧,柄绳破损,皮鞘斑驳,特别是条子上面有一道道很深的划痕,物打和切先也有几个比较深的崩口。
但是,这把刀是石堂辉秀的作品。研磨完成后可以看到,本作烧刃高,刃文是丁子乱,勼出來,砂流,小糠肌,鋩子看似“一枚”。请各位版主指正。
呵呵,经常拼音输入的时候会打成“食堂会锈”。根据资料记载,石堂辉秀是石堂家的第10代,也是最后一代在东京的铸剑师。他是新刀期著名刀匠“武蔵大掾藤原是一”的后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辉秀为许多高级军官铸剑。1943年,他被“日本刀学院”与栗原昭秀設立的“日本刀鍛練伝習所”列为铸剑师范,同时也是国工院会员名誉宗匠。辉秀所作的刀切味出色(就是切割力很好),因此倍受称赞。1997年,石堂辉秀的刀被“財団法人日本美術刀剣保存協会”授予“保存刀剑” 证书,并被确认为是真正的用传统方法做刀的“现代刀”。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这把破刀上面。这把刀的刀装属于正规的98将校军刀装,而不是略装。刀鞘外覆牛皮套,这是因为日军从大将到普通军官,很多都用皮子包裹刀鞘,可以说是个很普遍的做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刀鞘不受磕碰刮擦,在行军作战时也可避免碰撞发出响声。说到底还是“爱刀”的武士传统在作怪。
那么,这把破烂的石堂,从它的尺寸、刀装、零件表面的氧化程度、刀刃的崩口,能发现什么东西?
这把刀尺寸长大,说明用刀的人身材比较高大。关于日本刀的长度和使用者的身高比例关系,一般的方法是右手持刀(握在刀柄近刀镡处)自然下垂, 刀尖刚刚能触到地面为宜。
刀鞘外的皮套说明这个人也是很爱护刀的。有些98刀装上面的镏金保存得很好,而有些掉得快没了,这和经常把玩有关系。经常把玩致使金属零件表面的描金掉落,裸露的铜金属表面相对氧化得更快。零件表面的氧化程度说明这把刀从缴获后就没有很好保养,但是也没有动过手。所以可以看出,这把石堂的原主人,就是那个鬼子“吉田”一定没事就摸它,还在鞘口刻了名字,生怕别人拿错 。
我们重点看这把刀的关键部分,也就是刀的本身:刀条。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把刀总重量是1700克,刀条重量1143克,这在军刀里面属于“重量级”!第二,刀刃的崩口证明了这把刀打过硬仗(研磨后崩口基本全部去掉了),而且崩口集中在物打和切先部位。稍微懂一点日本剑道和白刃战常识的人就明白,日本刀的劈斩最有力和最常用的地方就在刀的“物打”(刀刃区靠近刀尖处5厘米的位置),在刀刀见血的白刃战中,格斗双方的距离、位置不断变化,如果挥舞一把沉重的长刀,同时又要把每一刀的劈砍位置控制在物打部分,这份功力应该说是相当高的,这个“吉田”鬼子可以说是剑道实战高手了。
鬼子越厉害,这个反面教材就越生动。
谨以此刀纪念在抗战中面对日寇屠刀而不屈的千千万万同胞,并向英勇战斗的中国将士致以最高敬意 !
[ 本帖最后由 西门大庆 于 2009-3-9 10:0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