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3
注册时间2004-11-3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攻之(一)
劍尖有威(力)否?
劍道當中構成『攻』的三個方法就是:用『劍尖攻』,用『氣攻』,用『連續招式攻』。而這三者之中的用『劍尖攻』可說是最常用、最有威力,而且學習起來最有趣味的一環。
簡言之即我方的劍尖指向對方的『眉心至丹田』這條中心線,從對方劍尖之上方、下方、左方、右方進入對方的中心線,隨著劍尖進入的深、淺、快、慢,使對方因之產生瞬間的心理障礙:即『四戒』的驚、恐、疑、惑。
這瞬間的心障之後的後續反應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會停滯;有的人會慌亂;有的人會左右搖晃;有的人會後退;有的人會前進;甚至有人會跳擊而出。假使對方產生了這些反應,這就是『劍尖攻』有效的具體證據。
根據對方這些反應之瞬間隨之予以打擊,似乎不是難事,但是假若我方『續足』不良,會讓這瞬間出現的打擊良機平白流失。就是『續足』到位,若揮劍及『手之內』(注:指兩手之協調力及輕叩動作)僵硬不夠聽應也會因打擊的不充分而失效。是故勤練基本動作使扎實是一切的基礎。『逼或誘兔子出洞』可比喻為『攻』,兔子出洞後瞬間成功抓住它是『基本功』,所以基本動作不夠好也會使攻虧一簣。
劍尖威力的強弱,雖然很難以言語敘說清楚,但在練習場上尤其是高段者與低段者對練的情況下,就可很輕易分辨出哪人劍尖強,哪人劍尖弱;一般而言,劍尖弱的人多是後退、被動、逃避的現象居多。高段者與高段者對峙時,有時雖偶然查覺對方攻過來的劍尖氣勢壓過(勝過)我方,卻必須不露出『四戒』的『驚』、『恐』、『疑』、『惑』,而應鎮定耐心的應付,等待我方的『景氣回漲』之時,才能勉力扳回並恢復優勢及主動的攻勢,是故劍尖的威力及劍尖攻勢的優劣,直接地影響劍道的強弱。
然而如何增強劍尖的威力?這個問題是為多劍士們花了一輩子在探討的功課。既然是瞬間不由然發生於心底的『四戒』問題,一切可加諸于對手增加其『壓迫感』、『危機感』、『幻惑感』、『意外感』的作為均值得試一試,但要能不遠離基本動作規矩範圍內的才是正途……
攻之(二)
劍尖篇
人的自然反應:譬如當你把手伸向別人的眼睛,當手指接近眼睛到某個距離的時候,一種人類的自衛本能會驅使他的眼皮在瞬間眨動幾下或移動頭部以閃避不經意侵入進來的異物,這對大部份人來說都是如此吧!除非某某人經過了特別的『不予反應』的訓練可以不動如山,但也很困難吧!劍道中『攻』的原理就好比是這樣,是攻人的『心』使產生自然的心理及生理反應,抓住這反應隨機予以打擊收效。這種自然反應的心理狀態稱之謂『四戒』:驚、懼、疑、惑;是須要藉著修練來消除的一種瞬間心理障礙。所以講究『不動心』,講究『心如明鏡』,講求『無想無念』-該我打的時候就抓住第一時間斷然打過去,不做多餘的疑猜。
實做上是,夾著氣勢的劍尖的逼入,隨之發生的(安全)距離『間合』的破壞,使整個態勢處在『隨時打擊都會到來』,如此這樣地顯示給對手,從而使他產生一種壓迫感、或畏懼感、或使其心動搖不安。
在距離的保握上,能從『遠的間合』(注:劍尖尚未相碰的距離以上)開始逼入而一直到對手有感應于心或有反應動作出現-這距離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反應較敏感,有的人遲鈍距離須較近才會反應,是故在此已脫離了常規『間合』的規範而可說是對『間合』的一種『守、破、離』。
重要在於施行『攻』的作為同時需有隨時打擊的準備,以便能保握住隨時出現的打擊機會,縱使對手跳擊而出也是我方打擊良機!
攻進的步幅可大可小:小而慎密的步伐可以天衣無縫,體勢則端莊而典雅;大而豪邁的步伐則氣吞山河,豪爽而有勁。腰部微微貫注氣力地來使步伐輕快有力。由於前足採取試探式地輕輕的貼地滑行,身體的重量有大部份需由後腳承擔,但腰部卻不可以掉在身體後面以致使身體的前進缺少威壓感;前後足之間的距離自然是以從小(後足尖在前腳根左一拳寬的地方)開始往前伸展為自然;若原本站立中段的步幅就寬大,則會迫使身體過份下降、兩膝過份彎曲而減少身高的高度優勢及威壓感,不是優秀的體勢。
調息:攻進之時以能輕輕的吐氣為自然,尤要以不憋氣為要,以一種『輕鬆超然』的意想來攻進可使一切進行順利。
劍尖能由上向左下輕輕的壓住對方的劍尖,劍貼著劍輕輕滑入很有壓迫感。自己把前進的右足稍稍微偏離中心線五公分可讓對方不知不覺地暴露出正面出來……。 劍尖指著對方劍鍔正下方大步攻進,極易產生『搖動其心』的效果(注:藉由吾方之劍尖藏入對方劍鍔之正下方使吾方劍尖瞬間從對方視線消失,從而使他產生一種幻惑感),倘若此時對方跳擊而出則由下方上來的『出端手』可獲得漂亮的一分;另一方面若『動搖』產生效果則由近于下段上來的『正面打擊』可成為漂亮的一分,總之由下方上來的打擊手、打擊面是極有魅力的:腰的跟進要貫注氣力,敢於把劍尖低下來需要有膽識……。
相對的兩個劍尖,輕柔地在彼此的周圍繞圈遊動,晃若兩支排成一直線的浮木,相對的兩端(劍尖)隨著水波上下左右隨意而又不離關係的起伏繞動,相互比劃成一種大自然的韻律,這就是古人留傳下來的浮木的原理。
攻之(三)
氣篇
?由護套透射而出的精神力 -「氣」
「氣」以字形解之可為謂「米之」,或米充盈於內形之外,究否食米飽足而心有餘力謂之有氣?雖為嘻言,確有真意!史上著名的有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之「氣」,史可法的「沛然正氣」等等。
讓我們把焦點回到道館:全副護具裝備的兩個藉著竹劍而形成對峙之勢,裝束的深藍近乎是兩團黑影;而面具的橫鐵之後的眼睛卻在閃閃發亮直射出光芒;再來貫注氣力的喊聲凜然有裂帛之勢回盪在四壁內的空氣間。兩個靠近的劍尖為了爭奪有利之位(中心線)而互相作激烈的擦碰直可放出火花,同時兩足也頻繁短促的移動著,頃刻之間卻都彼此不能逾越雷池一步……。好像兩個各自呈三角錐形的雲團以各自的劍尖為尖端在互相激烈的爭斗著……。 雖視之不見、量之不得卻可以很真實地感覺到它們的運作!這就是「氣」、或謂之「氣魄」;以現代語稱之為「精神力」或「企圖心」或「肢体語言」。也就是說「強烈的企圖心」藉著「肢体語言」的作為,通過這身深藍黑色的道服及護具及竹劍來表達出一种旺盛的「精神力」謂之「氣」!?!?
劍道里平常修煉要求的「主動」、「先攻」、「先手取勝」、「壓迫」、「動搖」、「忍耐」、「待機」等作為,為的俱是培養「旺盛企圖心」即「旺盛劍氣」的簡易方法。動態的鍛鍊之外,尚須靜態的修為來填充 -- 那就是「自省」及「暗示」:反省自我以改進,暗示自我以加強!
●心法
加強「沉穩之實」,以改進「漂浮之輕」;
培養「厚實之堅」,以成熟「尖銳之薄」;
修煉「吐息之綿長」,以延伸「急促之太短」;
恢宏「志氣之遠大」,以戒絕「格局之過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生涯青春,大道坦然。
不動如山,一源三流;
心正劍正,沛然正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