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布袋和尚

建议大师做抗倭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2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在收集有关苗刀的资料,先看你的全钢刀怎么样?会不会太震手?
初步考虑甲伏锻或本三枚(就怕价格上压力较大)呵呵,赶快攒点银子。
还有无醇的酒的酒是什么酒?给我弄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叫“血战十二式”如何

血战为国,誓死抗倭!
  荡倭扫式:接上式,原地不动,重心反向移,左弓步改右弓步,借重心转移,用腰力带动刀向上平扫,成担山刀式,再变步,双手握刀借势平扫出。要有一举荡平,不留后患的气势。。。哈哈,外行,仅供参考,大家共同建议,有坛子里的高手整理后,表演,拍摄下来,作为教材。我们也为中国精神做点贡献。此刀法,不但可以用刀,短棍也可以用的。见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民族精神空前高涨,好!

其实长家伙只要力量大,一样灵活。练武不就是讲究长兵短用,短兵长用吗。

5尺大刀对付长兵最自在。大伙有空看看老郭的一路苗刀的盘,里面有时说漏嘴了讲点真东西。二路就不要看了。

山人苗刀是和张君炎师爷学的,师爷说谢家教刘玉春祖师苗刀时藏东西了。诸位朋友谁要是认识桑园谢家的人,可得出来讲点干货啊!

和尚兄弟,你弄个古尺转换器吧,好像维护古建筑的工程队有。每个朝代的计量都不尽相同,换算之间会产生的误差。也不知道明尺是怎么分的,但现在说的五尺苗刀是按明尺的尺寸说的。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搞戏曲服装刺绣的也懂明尺。

反正正经的五尺苗刀不怎么宽,挺细长的。北京哪个博物馆有,我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尺刀的尺寸到底是多少??

山人,你不是有过一把吗?尺寸到底是多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rzdsb.cn/

Originally posted by 自在山人 at 2005-4-23 11:04 AM:
反正正经的五尺苗刀不怎么宽,挺细长的。北京哪个博物馆有,我忘了。...


对就是苗条细长,我的也是比正常的加宽一点,因为加厚到了至少1CM的原因。
看起来还是很细长的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可老长了,基本上我拿它和它拿我没什么区别,应该在150以上。我说,和尚兄弟,那么大个玩艺儿怎么做呀?那可得银子了,忒长。zglcl007说的对。要不加厚,擎等着弯吧。

加厚又太重。你要喜欢大家伙,还不如让老周给你弄一把方天画戟,弄个朱红的杆,上面刻上:烈火卷雄风,红云映碧空。苍茫好驰骋,烽烟天边涌。也找找吕温侯的感觉。早晚山人得弄个这么个东西。

我那把刀的尺寸还不知道是哪个祖宗按着哪家的转换方法转出来的呢。不见得准。要想做,找懂明尺的人转一下。

[ Last edited by 自在山人 on 2005-4-24 at 10:24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4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山人,据郭老爷子讲,步战的也就三尺三四寸,也就合110cm左右。

在郭老爷子的那本苗刀的书里,也讲过步战的也就三尺三四寸。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5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几句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中国的刀
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形状很小。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商朝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当时的刀主要用来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卫,还未正式用于战争。西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大刀,柄短刀长,有厚实的刀脊和锋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圆环形,所以又叫“环柄刀”。在北京昌平县白浮西周木椁墓中出土两把青铜刀,一把刀身长41厘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长24厘米,类似冰刀形。那时的青铜刀质地较脆,缺少韧性,劈砍时容易折断。与同时代的铜剑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体笨拙,远不如铜剑精巧锋利。因而刀迟迟没有投身战场。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作工精良。在当时诸国战争中,兵车已渐渐退出战场,取而代之的骑兵队成为作战主力。因此单纯的刺兵器不足以发挥效力,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5000把;孙权则命造刀1000把;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这些刀是用来装备军队的,那时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上的厮杀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西汉时大将李广之子李敢“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三国时南蛮首领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长标,背插五口飞刀,重伤张嶷,活捉马忠。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这种佩带用刀,从外形上要求精致美观,刀身通体雕错花纹,刀环铸成各种形态的鸟兽图案。例如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生前的佩刀,全长105厘米,刀身饰有线条流畅的错金涡纹和流云图案。两汉三国时,诸国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几近嗜好,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名师,耗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炼制宝刀。那时有名的制刀匠有阮师,据说他造刀“受法于宝青之虚……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陶,用阴阳之候,取刚柔之和”。所制的阮家刀“截轻微无丝发之际,斫坚刚无变动之异”。还有蜀国的蒲元,他运用当时的先进淬火技术造刀,具有独到之处。曾受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钢刀3000把。

隋唐时采用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有仪刀、鄣刀、横刀三种。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带用刀;横刀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唐代制刀不仅注意保持汉民族传统的制作技艺,而且随着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还吸收了不少外来的制刀技艺,促使战刀的制作更趋于实用。明朝军队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体狭长,刀身弯曲,刃部延长,吸收了倭刀的长处,使劈砍杀伤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非常重视腰刀的制作,在其军事著作《练兵实纪》中对腰刀制作方法有着详细的研究与记载。清朝,刀的种类更为繁杂,有腰刀、滚背双刀、脾刀、双手带刀、背刀、窝刀、鸳鸯刀、船尾刀、割刀、缭风刀等等。其中被广泛应用于作战的是腰刀和双手带刀。腰刀上部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长三尺二寸,柄长三寸,重一斤十两(古时1斤=16两),一般用于骑兵作战。双手带刀,柄长一尺五寸,可容双手把握,刀刃长且特别宽大厚重,上部呈平线形。步兵在近身交战时,一刀砍去,可断敌首级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时代仍然是军队的主要兵器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哈哈

我一般也不耍,体重110斤(公斤),走路都困难还练啥子武,主要是摆个样子,高兴了就好。我找了好几个人想做这样一把刀,尺寸我也想好了:刃长100,柄长45,背厚1cm,刀宽3.5cm,不要和郭家的一样,要和《单刀法选》上的到样子近似,柄缠黑皮绳,木鞘包黑真皮,花纹折叠夹钢,刃口58左右,简单铜饰,铜吞口,刀刻“血战”大楷。
   和尚我准备银子,周大师给做一把如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庙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