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421
注册时间2009-8-4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6-19 09:29 |
---|
签到天数: 59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今天,是上海女孩金玲的31岁生日。 4天前,正穿越新藏线旅行的她,曾在微博写道,生日那天可能会在拉萨。但两天前,金玲却倒在了距拉萨1000多公里外的阿里地区普兰县。一名悲伤的驴友获悉噩耗后,写下忠告:“户外有风险,生命只有一次。 ”
为了让金玲的父母和女儿见最后一面,网友和驴友们发起了爱心接力。今天,金玲年过六旬的父母将在热心驴友的陪同下,乘飞机从上海前往拉萨。而另一路驴友,正冒着风雪护送金玲的遗体从普兰县赶往拉萨。预计今晚,在金玲31岁生日这天,她将和父母在拉萨“相见”。
资深驴友倒在西藏边陲
普兰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距离拉萨约1000多公里。来自上海的资深驴友金玲,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足迹留在了这片美丽的雪域高原。
两年前,酷爱背包旅行的金玲辞去工作,开始全心全意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去年8月,她第一次向高原进发,走过川藏线,并游览了尼泊尔和印度。一个女孩子背包上路,长时间跋涉必然辛苦,但她微博里记录的点点滴滴,更多却是喜悦和满足。
在金玲的微博简介中,她形容自己是最爱无所事事,自娱自乐,自我安慰的女青年一枚。而她准备新一次长途旅行的目的地是伊朗。今年10月7日,在新疆喀什的一家青年旅社,金玲和另外3名驴友相遇,随后4人结伴上路,勇闯新藏线,向着心中的圣地——拉萨再次进发。
今年10月17日半夜,金玲在微博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姐姐我,10月21日生日哦,那天可能会在拉萨。 ”谁也没有料到,这句话竟成为她在微博中留下的最后一句感言。就在10月17日,金玲等一行人到扎达县时,金玲开始有些不适。那天晚上,金玲咳嗽了一整夜,第二天还是有些不舒服。当时,她以为是咽喉炎。到了10月18日下午,金玲并未好转,还有点发烧,同行的驴友将她送到医院,配了药、打了退烧针,医生让她晚上留在医院观察。但金玲不愿意,说自己感觉好了些,想回旅店休息。 10月19日一早,金玲等4人又上路了。但金玲的状态很差,一直在吸氧。当车开过普兰县一个边防站二、三公里后,金玲晕厥了过去,并开始口吐白沫。司机立刻调头回到边防站求救,到了边防站,战士们也给她急救,但由于医疗设备有限,金玲最终没能救回来。
驴友接力助家人“相见”
从普兰县边防站到拉萨距离超过1000公里,由于忌讳等原因,驴友们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车来运送遗体。但如果让拉萨的殡仪馆派车去普兰接,要3万多元。金玲的父母远在上海,两位老人都年过六旬,得到噩耗后当即昏了过去,根本无法长途跋涉到普兰县和女儿见最后一面,3万元的运费对两位老人也是沉重的负担。于是,从10月19日下午开始,驴友们在网上发起了求助,并迅速得到众多好心人的帮助。
今天上午,记者电话联系到了金玲的生前好友,重庆籍驴友刘雯,她的微博网名叫“土豆成长记”,她一面联系车辆,一面带头给刘玲的父母捐款,并开设了专门的捐款账号。截至今天3:37,刘雯在网上公布的账目显示,除去为金玲父母购买从上海到拉萨的机票3500元,接受捐款的账号内总金额为14800元,支付宝为855元。刘雯表示,捐款已经够了,金玲的父母会有朋友送到机场,航空公司已经安排给他们升舱并会给予照顾。他们一到西藏,便会有驴友去机场接,一家青旅还安排了免费客房让他们落脚。
另一名曾和金玲结伴的驴友“龙小虎”目前正冒着风雪护送金玲的遗体从普兰县赶往拉萨。好心司机小武得到求助信息后主动赶来帮忙,并愿意免费护送。 “在路上现在遇到大雪,车速很慢,为小武祈祷,一定要平安。同时,在日喀则的博友“@天蝎男的幸福旅途”正在日喀则地区,他会在路上接应小武。对这两位师傅我实在说不出其他的话,只能说感谢感谢。 ”今天凌晨,“龙小虎”在微博中写道。如果一切顺利,预计今晚,在金玲31岁生日这天,她将和父母在拉萨“相见”。
专家连线
医生:女孩死因或为高原肺水肿
晚报记者朱蒙雪报道
根据同行者所描述的金玲去世前的症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善群教授认为,这名上海驴友可能是在高原肺水肿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夹击”下不幸离世。
高原肺水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因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人忽视。李善群教授表示,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复杂,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以下几类人容易得高原肺水肿:本身患有基础疾病者,包括心脏或肺部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各种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老慢支、肺气肿、严重的鼾症等),这类人在高原低氧低压环境下代偿能力不够,更容易出现高原性肺水肿;本来是身体健康的人,因各种原因也会发生高原肺水肿,常见的就是受凉感冒、产生炎症,炎症会加剧高原环境中低氧低压对心脏和肺部的损害;进入高原后没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人,譬如有人在高原地区没有休息好,有人过分酗酒,有的游客看到美景过于激动便飞奔而去……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高原肺水肿的发生。
通常所说的“高原反应”,是指未经适应训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都可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轻则头疼、耳鸣、全身乏力、难以入睡等症状,重则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最为凶险是脑水肿和肺水肿。
李善群教授说,高原环境迥异于平原,机体一时间不能适应;高原地区交通不便且医疗条件与大城市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种种因素都会影响病情判断和及时处理。其中,最要命的莫过于一些游客把自己在平原地区的生活认知、生活习惯套用到高原环境中,殊不知平原上的“小毛小病”可能就是高原凶险疾病的先兆。李善群强调,在高原地区不可用还在平原生活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小毛小病”,在高原期间要用良好的生活行为约束自己,如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平静心态、不做剧烈运动。如果发烧、感染,应尽早前往当地医院求诊,并严格遵循医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