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10
注册时间2006-1-26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楼主 |
发表于 2008-4-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隆美尔 于 2008-2-29 21:22 发表
请问用什么油进行淬火,难道油不会着火吗?
国外工厂用什么进行的淬火?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
以前看三国蒲元造刀,用川内的水比较好,现在用水不好吗.
淬火油着火只在两种情况下发生:
1. 油温超过其闪点 -比如很少的油,很大的淬火件质量,热的交换使油的温度超过闪点而着火。
2. 钢材拿出淬火油时的温度高于油的闪点 - 比如,工件在500°C时从油里拿出,工件上沾的油温度迅速升高而着火。
其他情况下,淬火油和汽油、煤油等不同,基本没有蒸发,当灼热的工件浸入(或脱离)淬火油时,油池表面的明火会立即熄灭,除非情况1同时出现。 我想,这解释了你的前两个问题。
三国蒲元的淬火方法其实反映出:当时没有温度检验手段,没有淬火液成份检验手段; 为了尽量排除质量不稳定现象,而采取固定某些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比如,蒲元试图固定水源主要是水质和水温,此其一。
古代传说淬火用的水-池塘、湖水不如江河水,江河水不如井水,原因主要应该在于水温稳定性。其实自然条件下雪山附近溶水温度最稳定。你说的川水似乎不是指四川的水,他干活的地方在四川,随便什么水都是川水;也许川水的概念就是指山里流下来的溪水或化雪水?
注: 江河水的水质很接近,井水水质相差最大。我个人认为,淡水水质对淬火质量的影响即使有,也远远小于水温的影响。虽然四川自贡地区盐水利用年代在先秦,但盐水/卤水的称呼早已确定,老蒲不会把淡水和盐水/卤水弄混的。
其二,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献记载的各种技术基本都有简略、粗糙、想当然、神秘化的成份,原因和儒家地位有关,和文化掌握在文人手里有关。绝大多数文人并不参加任何实践工作,仅凭某些不可信来源瞎编,可信性很低。二手货算最好的,多数都是N手货,或者干脆文人在想当然。简单例子:中央台前段时间播放的折花刀节目,某些人为了自身利益,神话照样大编特编。
请注意一个事实: 现在的热处理技术不是从天而降或外星人转世带来的,而是有了各种可控的、准确的温度、加热手段等等条件,有了各种钢材性能测试方法、设备,有了更精确的金相检验技术,从而提炼出来的精华。这是一步步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其质量、质量稳定性都是古代缺乏检验手段、方法、设备的半盲技术不可想象的。
因此,有些钢材适合水淬,有些则适合油淬,都是长期、大量的实践中得来的,在遵循标准热处理参数+准确的温度控制条件下,具有非常好的可重复性。
[ 本帖最后由 damasteelfan 于 2008-4-3 16:5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