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78
注册时间2003-6-23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我知道damasteelfan兄是热忱人,而且也将有可能振兴这个共同的爱好为责任.最近偶然进了国内几位材料\装配\制作\刀友成立的群,很高兴发现目前有萌芽阶段的分工合作雏形了,大家在摸索,在进步.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我最大的感触总结起来是:只有市场的需求,才是刀具制作这个领域里面最强大的动力和促进源泉.不论是从成本上,质量上,设计上还是服务上.自发自愿的状态往往不是最有效率最完美的状态.但一旦成为一个产业,客观要求会让方方面面都到一个高水平层次上.
我说一个不一定恰当,但个人认为首先要解决的例子:比如说我是国内一个手工制造生产者.我通过目前状态的协作(买其它几位锻造好的粗胚,自己装配并精细处理,然后委托皮匠做好鞘销售)假如我希望的销售价格和市场(行业市场,包括国内外横向市场)价格基本协调了,那么才可以认为信息是对等的,价值是正常体现的,假如说,我这个工匠认为我花了500的成本,算上自己的劳动利润我想卖700块,但市场不承认,也就是出现价值标准脱节的时候,个人审慎的认为对外推广和立响亮字号的实时机就没有成熟.
在欧美市场上,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价值体现基本是有行业共识的,比如说马赛克钉多少钱?K板多少钱?麻花胚多少钱?等等.而刀匠的附加值基本由行业内的威望+基本被认可的单位小时工作薪金+创意+其它利润原因组成构成作品的价值(价格).
在国外,同样作为抄袭或者借鉴风格的产品其价格是上不去的,很少有刀匠以来样加工出名的.并不是说一只刀从材料到成品只由一人完成是必要条件,这样的状况确实也不多见,但至少国外制刀行业的分工是清晰的和产业化的.大家的字号并不见得因为分工而淡化.
说回来,我觉得国内刀匠要开始立字号的是时候,有些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初步具备之后再考虑其它比较好.
长期不说这些正经事情了,逻辑混乱,不知所云了有点,嘿嘿就纯粹当积极参与讨论学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