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4|回复: 34

有个想法,给国内制刀高手打打影响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兴趣“人才”讨论吗? 给制刀高手们以“奇才”、“鬼才”、“怪才”等等不犯忌、不影响团结的称号,逐步向国际扩充影响,可行吗?

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提更合适的名字,但我觉得总的来说,不要影响团结,不要犯忌,人选包括大华语地区(台、港、澳、新等),目的是提高“大家”的影响力,使“大家们”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也容易向国外推介,刀具制作含有大量艺术、工艺、技术、历史、文化等,中国人没理由不在世界争一席之地,尽管有许多困难。

可以先征集名称,要考虑将来扩容,给新人以机会。所以,可能什么“东X西X南X北x中X、天下第X”等不易扩容、瞎吹的尽量不使用,和天下第一“X”划清界限。

如果可行,具体评选方法大家也可议,能取得论坛老大支持最好,现代、传统分开较好。

如果短时期没有建立类似ABS,DMG等机构的可能,也许,这种方法可以……。

当然,要加个限制,只能是手工刀具制造者!

如果论坛觉得这是个馊主意,早点删掉,别扣回帖者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xhpaper.net.cn/

很好的想法!但6要有个标准啊!
顺便我在恶意灌水,请求严肃处理。最起码扣我300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已之见,回应damasteelfan兄

传播中华手工刀作品魅力,是很多刀匠和刀友的共同期望。
至少在国内,我们还是习惯于刀匠们原有的ID称谓(虽然如果刀匠自己愿意,可以考虑更改或补充英文名),而最关键的,还是作品的实力。加个符号,实际作用有限呵。
此外,对于刀匠们的水平评判,每个刀友尤其是实际接触过作品的刀友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见解,难得统一。而目前,除了少数在材质应用、选题类型有鲜明取向的刀匠外,风格特征性的差异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迟兄,个人觉得现在分帽子稍早了一点,不如以部分优秀刀匠为代言,以作品对世界说话。

当否请时兄指正,愿多交流。

[ 本帖最后由 timwang 于 2006-11-7 23:30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yyes.cn/

时兄可以先问问身边的那位911大师愿意叫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dxz.com.cn/

中国传统文化与刀剑艺术渊远流长,实应屹立于世界手工刀剑之林。
从全球传统刀剑甚至文化娱乐圈谈及东方刀剑多尊日刀,到现在国内缺乏世界知名的现代手工刀匠,即使仅作为一个中国玩家也总是深有遗憾的。
但是中国手工刀剑的真正成熟,还有好几步要走
品质    不妨狭义地理解为性能与细节。性能方面国内进步较快,完工度的提升也很明显,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差距仍然存在。
文化    余光中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诚以为然。现代刀匠们有自己的选择,其中也应有关注传统文化结合者。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发现已经刀匠在关注,深幸,但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与技巧实非易事,还有很多路要走。传统刀剑这方面更明显,具体还仰赖资深前辈和远见刀匠能一起静下心来发掘和研究。
包装    这方面我们所有关注中国手工刀剑发展的刀匠和玩家可以出力的。尤其一些接触面较广的资深前辈、向时兄这样更多了解国外手工刀需求者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包装理念有一定基础者,可以给有兴趣的刀匠出谋划策。但总以为,包装宣传应由里及表,是建立在一定的水平基础和风格分类之上的,未可操之过急。

呵,略陈已见,希望听到更多的见解。

[ 本帖最后由 timwang 于 2006-11-7 23:30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好 英文名字??ID就可以呀  我在澳洲的时候英文名字是JERRY  呵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21:4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7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zsuna.net.cn/

    我在全世界转时,鬼子叫我 THIRD ENGINEER   呵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6 13: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8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还早了点 现在国内的水平还远远不够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5 13:4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8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泼冷水的说:在国内这样的环境下,政府都不支持的东东能有建树??一家之言,对错各位勿怪。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8 01:4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11-8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太空转悠时,地球人叫我火星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考虑国内的法律问题,可以先建立国内的刀匠协会,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刀匠的制作水平,还和国外的刀匠协会的入会标准有一定差距。可先适当的降低入会标准,但一定要有级别之分如乙级、甲A、甲B等。并由协会组织聘请有经验的匠人,对刀匠进行一定的培训以不断的提高国内的制作水平。

    [ 本帖最后由 renht 于 2006-11-8 08:22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分什么甲A 甲B的  跟中国足球是的了
      分LEVEL1 LEVEL2 这样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狂狗追魂 于 2006-11-8 00:50 发表
    我觉得还早了点 现在国内的水平还远远不够呢


    就给你起个“狂才”如何?
    其实,你这个ID行。

    想起一件事, 清朝名将左宗棠以诸葛亮作比, 分“古亮、今亮、老亮、新亮“,也可以作一种起名方法。

    现在多数高手的ID无法表达其特点,当然,也许有些还没有形成特点。但确实有些已经形成了,比如:正一、刀客37、鹿鸣等。有些正在形成,也有些正在广泛吸收。无论如何,要成为大师,我认为需要有自己的特点,从国外刀具界的发展看,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也许,这件事可以不必太严肃,嘻嘻哈哈的形成共识,不必动静很大,更好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9-8 01:25
  • 签到天数: 20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6-11-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不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6 14:0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17808.cn/

    现在封号怕为时尚早。
    1,刀匠大多基本以仿刀为主,少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即使有也不很成熟。
    2,刀具制做完工度,性能,设计等方面,都还有明显缺欠。
       关键问题在于国内刀匠还在糊口阶段,浮躁作品比比皆是,根本没有精力去深入研究这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议虽好,为时尚早,参差不齐,毁誉参半.国内开始有需求的刀具制作摸索道路至今没有超过10年的时间.更不要提成规模,成气候,成市场\成平台.拿专业素养来说,钳工\模具\锻造\雕刻\热处理\装配\设计\美工这些领域有多少从业人员都系统的修习掌握并达到一个综合水平的?有多少能将自己的作品上升的艺术表现品这样的定位高度的?有多少个人产出成为品牌,适合市场化游戏规则并且有能力坚持和保障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刀疤叔叔和老道兄的意见.国内手工刀具发展远不够完善.拔苗助长反而利大于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3 08:0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11-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yyes.cn/

    好创意,建议起点不要太高,电子杂志怎样?每期介绍2到3名刀将,以及经典作品,前期以刀将为主,后期以作品为主。
    给论坛里几位刀将提点意见,上个作品就贴一图就完了,有时连刃材都省了,不便于大家更多了解作品,如果能多一些设计、制作经历,更有利于宣传自身。
    发展到一定阶段请几位刀将建立学校,为喜欢制作手工刀的粉丝提供学习基地,也作为大家交流经验,做试验、搞研究的场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刀之道 于 2006-11-8 10:31 发表
    提议虽好,为时尚早,参差不齐,毁誉参半.国内开始有需求的刀具制作摸索道路至今没有超过10年的时间.更不要提成规模,成气候,成市场\成平台.拿专业素养来说,钳工\模具\锻造\雕刻\热处理\装配\设计\美工这些领域有多少 ...


    我看过一些国外刀匠实物作品,也读了若干种原版刀书,浏览过一些国外著名刀具网站。也试图努力按自己的兴趣、能力介绍些国外相应方面的资料,只是能力、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是作无用功罢了。

    个人感觉,道兄所提出的各种刀具制作技艺,全盘掌握的国外大师级人物也很少,用凤毛麟角形容不为过,往往是某些方面较强,有些方面则很弱。很多著名刀匠采取合作方式,将雕刻、热处理等工作交给其他的专业人士、工厂完成。

    说实在,国外某些热处理口碑好的专业人士、工厂,其处理的钢材性能恐怕好于绝大多数ABS大师。所以,如果有条件,我不认为热处理交由别人作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如果有能力自己作得全面,更值得推介。

    至于刀的设计,我觉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是存在的,比如美国和法国的差异就很大,很难说那种最好,即使仅限于现代刀具也是如此。如果这样看,国外某些大师的设计也不可能获得全面称赞,事实也是如此。
    以色彩搭配为例, 北欧刀刀柄设计色彩缤纷,大家并不觉得突兀,但放到Bowie刀上,恐怕效果会相反(其实国内保安刀刀柄色彩搭配就很华丽)
    所以,我觉得刀形设计是见仁见智之事,并非大师设计的就一定好。

    说到这里,又牵扯到原创,个人感觉,复制没有出路,复制量产刀更没有出路。我们一起促进这些高手们精益求精,不断进步,我是这么想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