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lbertnaoko 于 2009-9-6 01:45 编辑
[原创文章,本文版权属于本文作者以及刀友论坛(www.knifriend.com),如需转载请通过作者以及刀友论坛]
Tom Mayo今年已经63岁,上个月(7月)刚过完他的生日.我还记得26号那天USN论坛里不少人发帖为他庆祝生日.对于一个这么大年纪的人,他有着光环,但是其实他的生活并不容易,虽然Mayo在很多人眼里是明星,是偶像.Mayo从35岁那年开始了他自己的做刀生涯,之前他做过木匠,也给游客刷过冲浪板.就连开始做刀的动机也是出于经济原因-他需要一个能养活自己的爱好.Mayo生活其实不容易,他完全一个人打理刀铺.如果说一个三十四岁的人自己料理工作和生活那没什么,但是Mayo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2004年夏天Mayo新开了一个刀铺,那时候他已经块60岁了,新的刀铺意味着新的开始,可见Mayo的心态非常好,干劲十足.那年夏天Rick Hinderer和Ken Onion前去庆祝了一下.刀匠之间的友谊有时候很不简单,就拿Mayo和Onion来说,要不是Onion的出现,也许今天就不会有一个叫做Mayo的刀匠.这些都是后话.让我们先回到Mayo生活不容易这个主题上.Mayo年纪大了,虽然住在像神仙住的地方,但是他毕竟不是龟仙人,他会生病.Mayo上了年纪之后有些病就挡不住,前些年他还刚刚摘除了胆囊.虽然如此,Mayo成名之后在事业上基本没有怎么停顿过.Mayo有个特点,就是坚决不接订单.这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有些刀匠倒好,订单接了一大堆拖拖拉拉几年都没兑现.Mayo不是这种人,他不愿意欠着别人的,也不愿意因为订单拖累自己的生活.我记得年前计划和朋友去拜访一下同省的Lightfoot,可是Lightfoot因为一堆积压的订单没有任何时间接待我们.Mayo相比多安逸啊,想晒太阳晒太阳,想去冲浪去冲浪.他做一把刀卖一把刀.虽然没有一堆的销售商围着他屁股后面转,但是他的刀永远是最抢手的.话说回来,虽然刀不愁卖,Mayo也没有为了赚钱而拼命做刀,他想做就做,想休息就休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接受订单能让他保持圣洁.虽然生活需要钱,但是他不为钱活着.平时Mayo如果闲下来,他也会上网自己卖自己的刀,比如在USN里贴出刚做好的刀来卖,当然瞬间就被人订走了.我一直在注意他卖刀的速度,让我惊讶的是不管什么刀,一帖出来不超过5分钟必然名刀有主.就冲这点,USN里那些刀匠都应该甘拜下风.Mayo也不是卖什么都顺利,他一年之中也会像普通注册会员一样倒腾出几件小玩意来卖,比如老掉牙的欧米茄手表之类.那块表那个难卖哦,好在后来总算被人买走了,Mayo也很开心的得到了一笔小收入.不论好卖的刀还是难卖的表,Mayo的生活态度注定了他的人生,他就是一个隐士,与人无争,与金钱无争,但是他却在某个领域被人认可,被人敬仰.
Mayo同样是个谦虚的人,他乐于学习新事物,乐于与人交往.我看他的性格很像程咬金-心肠热.还是要提到他的年龄,63岁了,仍然耐心地回复邮件,发帖指导别人.他不论发帖还是回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真诚和热情.他不会因为你问他什么材料哪里有卖而冷落你,他也不会因为你问他什么东西该怎么打孔而忽视你.虽然这些都是完全没有回报的交流,但是Mayo都放在心上.
Mayo的童年是在田纳西州的Dresden度过的,那里是他的老家.Mayo回忆童年时光,他总会提到祖父为他做刀.我没有考证过,或许Mayo的祖父真也是个刀匠.祖父每年逢Mayo生日或者圣诞节,都会送他小折刀做为礼物.最让Mayo记忆深刻的是一次祖父亲手给他制作了一把小刀.我不知道Mayo是否还留着童年的那把小刀,但是我知道,Mayo之所以在而立之年选择了刀匠这个职业,这件事一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72年, 26岁的Mayo移居到了夏威夷群岛的瓦壶岛.瓦壶岛是夏威夷群岛的第三大岛,不过用中国人的话来说,Mayo开始绝对水土不服,毕竟往西迁移了好几个时区,加上从陆地到岛屿的变化.不过Mayo住下来了,而且这一住就是一辈子.
瓦壶岛虽然是岛链上的老三,但是和大城市比起来也就是弹丸之地.要是刘备曹操到了那里一定会气死.Mayo骨子里流的是自由的血液,他不会让任何事情控制住自己的自由.到了瓦壶岛,他倒觉得身心无比释放.Mayo的家靠近卡爱拉山,卡爱拉山是瓦壶岛上西面的那座,Mayo家靠近山也靠近海,天亮去冲浪,早上去工作,晚上享受暖暖的阳光和海风,他的日子美得很.刚搬到瓦壶岛的时候,Mayo还不是一个刀匠.虽然那时候他已经26岁了.也可以这么说,他那时候和制刀没有任何的联系.一开始搬到瓦壶,Mayo靠做木工活挣钱养家,冲浪季节给游人带路,给冲浪爱好者打磨冲浪板,生活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
为了使生活稳定, Mayo用积蓄开了个小店,主要经营冲浪板之类的水上运动用品.那时候可是70年代,没有现在那么多那么好的人工合成材料,冲浪板都是木头做的.所以平日里的富余时间Mayo都花在了做家具上-反正都是木匠活.所以那时候Mayo的生活大约就是运动,抛光木板和休息.虽然Mayo雇了些人为他工作,但是他还是很不安于现状.他希望能做点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挣些钱.他想到了做刀,他喜欢刀,刀也可以卖钱.他的想法有点天真,因为一天的木工活下来他早就累得人仰马翻,哪里还顾得上想业余爱好呢.Mayo可是有家有口人,所以他也只好暂时这样生活着.他的生活有自由,但是他的工作却没有什么乐趣.一晃就是9年,转眼间Mayo已经过了而立之年,1981年的一天,Mayo偶然间读到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当时Blade杂志名人堂介绍Loveless的.读完了文章,Mayo决定去做一个刀匠.他准备开始全新的生活,用做刀养活自己.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是Mayo做刀的原点,但是想想,这其中绝对有Mayo小时候祖父给他熏陶的因素.不管怎么说,Mayo在35岁那年下定了决心,放下了手中的木工活开始学习做刀.有些人也许会问,为什么Mayo读完一篇文章就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了呢?我想说,那是因为他骨子里就不是个木匠,虽然以前没有机会追求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在35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时间,有金钱,有能力去追逐自己的梦了-用爱好养活自己.这个时候改变并不晚.
万事开头难,1981年对于Mayo来说并不好过.他不断地到处寻找学习的机会,在做刀的过程中也不断受挫.80年代初,还没有互联网,找个老师哪像现在这么容易-youtube上教学视频多得很.Mayo开始屡战屡挫,就这么跌跌爬爬过了一年.这一年间,Mayo主要是模仿Loveless的风格做刀.到了82年,Mayo在做刀上摸到了些门路,因为他认识了一个使他终身受益的人,这个人就是后来Mayo的导师,住在洛山矶的刀匠Glenn Hornby.一开始,Mayo通过Glenn购买一些做刀的材料,比如钢板啦,铜钉啦之类的,因为在瓦壶岛上没法买到这些材料.一来二去他们就熟了.我前面不是说过嘛,Mayo很有亲和力的人,热情的人谁不喜欢呢.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是打长途电话.说得再准确点就是煲电话粥.毕竟都是有共同爱好的人,所以每通电话都很长很长. Glenn后来邀请Mayo去洛山矶他的家里做客,Mayo这一去就在Glenn家住了好几周. Glenn教给Mayo很多做刀的知识和技巧,也就是在那几周的时间里,Mayo彻底迷上了做刀.他本身就喜欢做刀, Glenn给他演示的这些对他的启发非常大.他和Glenn成了很好的朋友不说, Glenn还教会了Mayo一个新的风格-南加利福尼亚刀具风格.所以在1982年里,Mayo不断地练习Loveless和南加州这两种风格的做刀方式.在80年代里,Mayo做的都是直刀,他的风格也不断地变化,从Loveless风格到Hornby风格再到经典的Randall风格.总之他把当时刀具界流行的风格都试了个遍.到了90年代中,Mayo的导师Glenn去世了.Glenn的去世给Mayo的打击非常大,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能够指导自己的人,更失去了一个知心朋友.从前两个人一起打拼世界,一起去刀展卖刀,现在只剩下Mayo一个人.Mayo失去了动力,Glenn去世后的整整8年里,Mayo没有参加任何刀展,第8年的时候他几乎想要推出制刀这个行业了.Mayo不愧是性情中人,为了一个朋友的离开伤心这么久. (下文转二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