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
注册时间2009-1-18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看文章不错特转来大家分享!{:3_51:}
说到收藏,向来以青铜瓷器、书法字画等文人雅士居多,一提到舞刀弄剑的事,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张飞、赵云等孔武有力之辈,觉得少有谈资。但自从《卧虎藏龙》在第73届奥斯卡颁奖礼囊括4项大奖,不但让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扬眉吐气,而片中的“青冥剑”及精彩的中国剑术也“重出江湖”,也令中国刀剑收藏热升温。
最近听收藏刀剑的玩家们埋怨,在纽约、伦敦、巴黎等地的世界古董兵器拍卖市场中,久被冷落的中国刀剑价格飙升近50%,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来自香港、台湾、澳门和外国的古兵器商人争相淘剑,国内的刀剑收藏家们自不甘落后,一把把蒙尘已久的古剑重新焕发光彩,中国刀剑的辉煌和失落,再次成为收藏家们的话题重心。
刀剑都属于兵器,在历史上扮演着令人敬畏以及开创疆土的矛盾角色,藏家们对刀剑似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所以常有“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感叹。番禺一带藏着这么一个刀剑收藏家们聚首之地———拔刀斋,斋主皇甫先生藏刀剑已逾十年,紧跟刀剑收藏的潮流,在刀剑玩家中有颇高的声望,近几年来也着重研究中国古代刀剑。皇甫先生介绍说,中国刀剑的锻造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其发展与社会同步,而中国刀剑的辉煌分别在春秋战国、秦朝、唐朝这三个时期创造的,但又因为有秦朝“收天下之兵”和“文革”时候的“大炼钢铁”而失落,这“三起两落”的过程,见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故事颇有趣味,收藏玩家们闲来都爱互相攀谈个中感受。
市面上常见的中国刀剑以明、清两代居多。实际上近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热兵器的产生,刀剑的兵器意义逐渐减弱,多数是皇室贵族的配饰,打造得极为精致。华人收藏家2002年9月23日从加拿大回购的清乾隆年御制宫廷礼仪剑,剑身密布交织的网文,一毫米的长度竟达十数根之密集,全剑长度为660毫米,正反报时计算用手工错出来的交叉线达15000根,两把剑则接近30000根。1平方毫米为16个格子,两把剑接近50万个小方格。这五十万个方格网文排列绝对分明整齐,均匀遍布于剑身,是工匠全手工一根一根挑出来的,其工作量之巨大,工艺之高超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剑身上追逐七星的四条嵌金龙,赫赫然竟为五爪,并且撰刻有“大清乾隆年制”,装具为则刻有“大清乾隆年造”,全手工的镂空装具金龙栩栩如生,当时是非九五之尊不可以拥有的,已知存世约12把,其中一把还被英国皇家军械局董事会收藏呢!
平常,藏家都把剑小心地放在锦盒或锦袋里,因为这些刀剑非青铜则铁,需要小心护养。以往的武士剑客是“刀剑出鞘,横扫江湖”,刀剑藏家也俨然成了现代侠客,不过是一把剑,一杯茶,一个故事,一个下午,悠然人生。
中国刀剑鉴赏方法:
中国刀剑鉴赏的正确步骤从鉴赏刀剑的动作,就可以辨别出一个人有无刀剑知识,以及他的礼仪涵养。因此,任何对刀剑有兴趣的朋友,都应了解正确的刀剑鉴赏方法。
刀剑平时是收藏在鞘中的,因此鉴赏刀剑首先就是鉴赏刀装。通常刀剑的重心都靠近于护手,而这部分也是刀装各种金具工艺美术的表现中心,刀剑的护手、柄、柄首以及鞘上的金具、涂装都是鉴赏的要点,值得仔细把赏玩味。
欣赏刀刃,首先要拔刀(剑)出鞘,拔刀(剑)的动作是很有讲究的,通常是左手紧握鞘口处,右手握稳刀柄,左手拇顶住护手,发劲将刀(剑)顶出一小截,右手再缓缓将刀(剑)抽出鞘外;如果鞘口太紧,左手拇指的力量无法将刀(剑)顶出,可将右手靠近护手处,握紧刀柄,再伸拇指,左右手拇指肚顶在一起,双手腕向相反方向发力,就可将刀拔出。切忌用力过猛,一下子把刀(剑)抽出,如此可能会伤到身边的他人,或是将刀(剑)柄或是鞘尾撞到身边的器物。
刀(剑)出鞘之后,应用手紧握其柄,刃尖朝上方,然后再欣赏其刃身;如想横向欣赏刃身,可用棉布或是鹿皮垫在另一左手上,托住刃身,并将刃尖指向无人处,再仔细欣赏。
在欣赏刃身时,一不要伸手抚摸刃身,二不要滔滔不绝地讲话。因为刀剑通常是易生锈的碳素钢材质,一经手触摸,如果不能及时保养,手触之处就会生出锈斑;再者,不停的讲话,口中的飞沫溅到刃面上,同样也会造成生锈的问题;而且讲话也容易分心,使刀(剑)掉落或是伤到他人。这两种行为,是外行人欣赏刀剑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
如果要试试刀剑挥舞的感觉,一定要选择适当的开阔场所,同时也要评估自己的能力,因为这属于高度危险的动作,并非人人可以尝试。如果是古旧刀剑,则更应注意,以免因其内部年久蚀损,受大力而使其松脱、断裂,刀刃飞脱,伤及他人。
在将刀剑转递他人轮流欣赏时,最好先将刀剑还鞘;如不然,则递交时一定要万分小心,切忌将刃尖或是刃锋直接朝向他人。较稳妥的方法是,将刃身竖直(刃尖朝上、朝下均可),单手紧握刀(剑)柄的一部分,以水平方向缓速递向对方,待对方将空余的刀(剑)柄握牢后,再收手,完成递刀的动作。
再论刀剑
宝剑之花纹钢刃及夹钢刃一定比一般以圆钢支打成之剑刃坚韧,不会折断,再经淬火处理,刃口肯定亦坚硬过人也.
另花纹钢因剑刃及锋含硬度不同之小质点. 是以能产生一种人眼看不到,手亦抚摸不到之锯齿作用. 比一般钢锋利,切割顺畅及不易缺口.
这亦是此花纹钢批准专利之其一内容.
但十八般兵器均形制有别,其法门亦各有所专长. 是故请不要想像剑能像传说中能斩玉如泥,像电影中之能开山劈石.
试阐述其理如下: 因剑是两边都是薄锋刃及重量轻所以不能像刀一样格档砍劈.
兵家有云:刀出如猛虎,剑出如飞凤,刀走黑,剑走青. 剑无过首,耻不入肘. 剑无对碰,棍无两响. 又百日单刀,千日枪,练剑万日难,此所以剑难练也. 是大侠将军所专长.
而刀只有一边锋利,另一面之刀脊不易伤已身亦可作档架之用,所以易学. 多为一般士兵护院所配备.
又少林十八家法真传曰:打之即招,招之即打,连打代招,连招夹打,不招不架是行家,只知招架是离家也. 而剑是以不与敌人兵器碰撞,以不招不架为上乘. 这全以兵器本身之形制及重量以定其法门.
剑之使用全*剑锋前段大约100毫米长度之三尖两刃,以击剌格洗为主之剑法对敌人之手腕,心脏及颈喉进行攻击. 剑尤以刺为主,前人亦描术剑之用在於推即刺也. 如晏子春秋.内杂篇上有曲刃耻之,直兵推之.
另有戟勾其颈,剑承其心. 而不应像一般武打电影内把剑当成刀一样格档砍劈. 刮胡子之刀片非常锋利能把纸张剔成一丝一丝亦能把一叠很厚之纸张剔开一分为二,但你不能把它当成一般厚脊厨房用之刀去砍骨头.
1974年出土之汉木简"相剑刀"册中之剑谅者利善即剑薄者利善也. 另银雀山汉简之孙膑兵法亦说刃不薄则不刺.
又战国策.越策亦有:夫母脊之厚而锋不入之句. 是古剑刃应有脊才够硬度进行推刺,刃要薄才容易切割. 如要劈石斩玉则请用开山大斧或像我军抗日时大刀队之厚脊宽刃大刀.
正如厨刀亦有分鱼刀及肉刀,再各细分为起皮,切肉,拆骨,等型制是各施其职也. 但世俗每言宝剑必能开山劈石,切玉如泥. 这或是受自古传说所影响, 其实玉亦有多种,有硬玉与软玉之别,软玉类像今之新生玉,质软易雕,平价之玉雕工芸品多用此玉。
真正之良玉美石实难以入刀, (天工开物卷下-珠玉第十八-玉: 曰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 中国解玉沙出顺天玉田与真定邢台两邑,其沙非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粹如面藉,以攻玉永无耗折. 既解之後别施精巧工夫,得镔铁刀者则为利器也.又镔铁亦出西番哈密,卫砺石中剖之乃得.) 更何况可割玉如土,有经验之金石雕刻家当名此理。是故天工开物卷下,五金第十四-铁 亦曰: 云钢可切玉亦未之见也. 这些都是古代文人修饰作夸大之形容矣.
锋利坚硬之日本刀,现代多以斩竹作试刀. 古时却用死囚之人体试斩,以可以一刀断开多少个人体为刀锋利之标淮. 更把试斩结果刻於刀茎上,例如"二胴截断"或"裁二胴土入七寸"亦有作"架裟斩" 即自左肩落刀斜斩至右肋下出刀. 亦有"胯轮斩"即斩盘骨,其中骨肉重重,一刀若能斩断之是为好刀. 这是以刀之真正用途- 即杀人为目的而试验自已的刀能否真正可以达到杀人的功用之直接测试方法.
中国古时刀以能劈多少轧甲为标淮,亦有如蒲元为诸葛亮铸刀,刀成"以竹筒密钠铁珠满中,举刀斩之,应手虚落,若剃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之试验方法. 剑则以能吹毛断发斩芒水流割草空中分巾等法测试剑刃口之锋利,以斩马牛及刺穿皮革以测试剑之硬度. (如晋裴景声文身剑铭曰:器以利显,实以名举,长剑耿介,体文经武,陆断玄犀,水截轻羽.
又如太平御览.尸子曰水试断鹄鹰陆试断牛马所以观良剑也. 又如战国策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叵.
以剑砍石是剑家大忌必损锋刃,宝剑既然宝贵实不应明知故犯也,这大概亦是受传说中之"试剑石"所致.
真正可用之剑应刚柔兼备,能截脉割颈刺心即可,其实若把敌之腕脉割断,已失去作战能力,若能割断颈喉或剌穿心脏则必死无疑矣.
若耍开骨破甲则请改用厚脊大刀. 此所以茅元仪武备志说:古之言兵必言剑,今不用於阵.
曾见坊间某制剑厂家特制一把十数斤重像大刀一样特厚特宽之剑供雇客作试劈以作推广生意,其实已失却真正剑之意义.
亦有某铸剑师用现代硬度极高之钢制造剑,亦标榜可斩断放在石上若干粗之铁线,而剑直接劈到石上剑刃亦不会卷口. 可惜却没有对弹性作出试验.
现今新制造之钢虽然矿物成份较多,比以前之钢坚硬及带有韧性. 但用之制剑,则剑心、剑皮、剑锋皆性能一样. 始终不能达到以夹钢或花纹钢或花纹钢再夹中炭钢作刃身之刚柔并济,即宝剑之要求也.
又有人每称中国宝剑应与日本刀作对劈比试,看能否伤敌刃而本身刃不卷口. 其实日本刀亦是按不同需要而开出合适之锋刃,其刃尖,分类便有二十多种.
另日本古刀亦是承接中国汉唐时之制剑工艺,用多层不同钢材及经多次反复折叠锻打之花纹钢刃,其利於斩劈原因有二,第一是双手拿刀利於劈,肯定比单手力度大,第二是日本刀刃窄而厚故而不能作公平比较! ?
满足此类喜欢试剑人仕之需要,可定制特厚刃全开锋之剑. 若拿花纹钢刃去比试似乎流於浪费,可用60# 夹钢或弹璜钢替之,其规格如下:若不能达到刚柔并济,则宁取柔不取刚.
因剑刃虽柔容易缺口,但仍可继续作战. 但剑刃太刚,容易折断,则必败无疑矣!
刃长 700 毫米 刃宽 50 毫米剑锋宽 40 毫米刃脊厚 15 毫米剑锋厚 8 毫米刃重 1.5至2公斤一手可斩断 约0.6毫米铁线一剑可刺穿 约 六瑰1毫米厚铜板其实可斩断多粗之铁线或剌穿多少块铜板是看你有多大力度而定.
例如古时日本以人体试刀,一般好刀可断二具人体即"二胴截断",亦曾有试刀专家一刀斩断四具叠高之人体,但必须加重刀之重量,通常可用铅条,以双手持刀高举过头即拜击之势用全身之力斩下方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