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072
注册时间2003-7-3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17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elori.net.cn/
第叁章 弓与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的性能对
力量的发挥有相当影响。设计成熟的箭,通常分为箭头、箭杆和箭羽叁部分,箭
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
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而使飞行和下落遵循正确角度,从
而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的箭羽,则以雕翎为上品,雁鹅羽为最差,并在东周
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其安装长度了。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叁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的倒刺会
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敌人的血液。时至战国,
新兴的叁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应的血槽增至六个。
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一样,飞越时代的表面氧
化铬技术也使某些箭头历久常锋。
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
,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样式的惨
毒,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的缺点是浇铸
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造,但优点更为显
着,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
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
。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发展路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
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骨骼。
对铁箭种类的细化又是始于宋代,这真是个颇有意思的时代,军政软弱的同时,
军事技术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宋代有值得钦佩的耐性对每种武器精雕细琢,而
箭的样式也因之精细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
变得更为专业。南宋拉开了火器时代的帷幕,对金、元的连绵战争迅速使火器走
向成熟,成为主宰战场命运的力量。不过在火器的射速和命中率还只适合火力覆
盖的情况下,箭之序列的壮大会持续到明代,并继续创立出更多令人目眩的种类
和造型。
射是周代时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早时的贵族,如
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见其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东周时期复合技术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
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古
人超常的膂力令人惊诧,精锐射手竟能拉开70公斤的强弓,估计有效射程应在50
-70米之间,最远射程更是数倍之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始于商代的扳指的功
劳。扳指这项不起眼的发明,却令拉动强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
,甚至割伤手指。扳指对射手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骑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贵族们
,竟最终使其异化成为一种首饰。弓是以轻便、快速为特点的,这令其在清中期
前始终占据着骑兵远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当火器的发展淘汰了强弩时,弓
也仍能扬己所长与火器平分秋色了400年。
弩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铜弩机的发明,否则凭其较短的拉程,是无
法与弓的杀伤力较长短的。强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
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射击的连续性则依靠
几组射手的轮番。不过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骑兵的车轮讨敌战术。战国时强弩成
了战车的心腹大患,远程打击的强大杀伤力令战车坚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强
并不是当时弩的唯一发展方向,足够轻巧的弩在简化射击步骤以提高射速方面另
有优势,于是出现了带有箭匣和活动臂的迷你连弩,这可视为诸葛弩的前身。
西汉对强弩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使弩拥
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且随着铜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对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
强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 370公斤,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有效射程超过 500米,可惜由于实用性不如臂张和踏张,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
了。到了叁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对抗魏国的强大骑兵,便制成了俗称诸葛弩的元
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时一种主将战车,后代指将军之意。元戎最诱人之处在于
机巧而非实用,虽昙花一现,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设计,却成了
被当代人津津乐道的古代传奇。
剽悍的草原之风,终于为南北朝召唤出巨大的强弩之王─床弩。这种弩战国亦出
现过,当时称为‘连弩’,应是取多张弩联合一体之意,可惜后代一度失传。此
时的床弩用多头牛力绞轴上弦,威力已大大强于战国人力绞轴的连弩,发射以皮
或铁叶为羽的巨大标枪,主要用于攻守城时撞毁楼台、攻城器、城墙等,其宋代
极者的最远射程超过 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远的冷兵器。
赋予床弩以机动性的是唐代,用牛牵拉的车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灵活性和生存
机会,更锦上添花的将绞绳与车轴钩连,行进就可上弦,大为提高了效率。车弩
装置 1张拉力 860公斤的巨弩,有 7个发射槽,最远射程超过 1公里,中间槽所
用的箭有 1米多长。
弩在宋代得到大发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将其视作对抗北方骑兵民族的利器。弩手
多用踏张弩,采用叁组轮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发明,使宋军的有效射程
可至 370米。床弩则从两弩至四弩,从小型至巨型,种类繁多,两床和叁床弓还
能在弦上绑一个装有数十支普通箭的铁兜子,使床弩拥有了杀伤人马的功能。也
许是善于骑射的元朝过于武断,竟干净利落的手起刀落,将弩留在了前朝,于是
弩从宋代的极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极衰,随着火器的继续发展,也就再没机会翻身
了。
第四章 甲与盾
铜与皮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厚度从薄到厚的转变中,硬度优势也从皮向铜过渡,
加之铜在重量方面的劣势,其在青铜鼎盛的同时,却难以取代皮甲成为主流就不
难理解了。至于胄,即头盔最初为何要用铜,恐怕原因还在于头部的性命悠关,
以至并不显着的防护提高,也显得值得保留了。这点可从东周时反而多用皮胄看
出。
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
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
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
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
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
,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
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 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
,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
路发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
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
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
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
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
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
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
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 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
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麽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
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
骑战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骑兵甲在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
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从而导致了中国重骑兵先于欧洲 900年诞生。春秋战国之
交战车马装备的皮甲胄也许可算最早的马甲胄,但直到东汉末年马甲胄的设计也
尚未齐备,只有具装铠才称得上完整的马甲胄。如果说具装铠还有华而不实的内
容,也许就是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适宜在出征或凯旋时显示一下人马
的昂扬斗志。
隋唐最着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 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 2块,每块上有
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
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
,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
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叁部分,身甲为
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叁等。
纸甲的发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万套
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
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
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也就难怪
会有地方官申请拿 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
转折,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
胄重量冲至28.5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发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
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40公斤以
上弓弩射出的钢箭在 100米之外轻易洞穿。中国的甲胄发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
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超常规防护,往往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
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明代是轻重甲地位交替的
年代,清代则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叁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始
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
铁钉的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甲胄的衰
落是势所必然,在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
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
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
了精美的盾面图案。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
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
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
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
的力量。
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这种样
式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遗弃,又被宋代捡起后,就变成了绑在骑兵左小臂上用来
防箭的圆形旁牌。与此同时,步盾经过汉魏的发展,东晋南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
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
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这种样式在去掉
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
剩下的发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如果为了有个舒缓些
的收笔一定要继续,或许就只有火牌值得一提了。严格来说火牌称不上盾的进步
,而只是将火器配备于盾牌的尝试,但换个角度考虑,那跟随火牌徐徐推进的步
兵小组,猛然间火器齐发,随即一拥而上制服敌人,场面倒颇有些当代防暴警察
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