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21|回复: 135

野外徒步归来点评着装与装备(全文编辑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3 2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2-27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ngetiema 于 2011-2-28 22:08 编辑

    一个月连着出去了两次,第一次是带队去雪乡穿越,这次是到长白山勘探线路,全是在大雪茫茫的山野中背包艰难徒步。虽然算不上时什么大强度的徒步穿越,但也绝非闲庭信步,尤其是冬季人迹罕至积雪密布的长白山深处。


    身在接近零下三十度的寒冷中,行进在没过膝盖深的积雪里,迎面吹来的是令人窒息的怒号肆虐狂风,喝着结着浮冰的冰冷饮水,啃着快冻硬了的火腿肉和面包,我实在是一刻也不愿摘下手套干点别的什么,只是麻木僵硬的吞咽着食物。艰难的雪地跋涉让我的体力超出了极限,我感到常年被尼古丁摧残的肺都快要炸了,沉重的呼吸变的像拉风匣子,每前进一步身上的背包就像座大山压得我不堪重负……那一刻,我无比怀念洒满阳光温暖的房间。我佛慈悲,那普照的佛光和无边的法力一直在眷顾着那头顽强的老驴,阿弥陀佛!


    言归正题,聊聊我的冬季野外行头和装备吧,文中涉及的品牌是从事户外工作以来的实践,并参考老驴和同事们的意见,根据自身条件特征选购的,如有商业炒作嫌疑请勿拍砖!

    按照这种户外徒步的级别,我给它定义为超轻量级户外徒步。因为它不需要宿营也不需要野炊,在当日就可宿于旅社宾馆。之所以装备中求生类也只占了一小部分,是因为它涉及到钻山探路,而且相对的远离人烟,路上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数,所以才这样安排装备的分配。如果各位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指导!
    调整大小 CIMG3832.JPG
    调整大小 CIMG3839.JPG
    调整大小 CIMG3845.JPG
    调整大小 CIMG3848.JPG
    调整大小 CIMG3858.JPG
    调整大小 CIMG3854.JPG
    调整大小 CIMG385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参与分 +2 收起 理由
    素问 + 1 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说明看得我很冷
    白草 + 1 线路真漂亮,说明亦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3 2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getiema 于 2011-2-28 07:34 编辑

    冬季的野外着装

    野外着装搭配,根据当地气温极寒冷,大约在零下三十度左右。按照户外

    三层着装原则——内衣层排汗透气,中间层保暖御寒,外穿层抵御寒风、雨雪。
    调整大小 CIMG3835.JPG

    调整大小 CIMG3852.JPG


    内衣层——红辣椒(十度舒适温标级别)抓绒衣,品质极高的一款美国内衣高端品牌。保暖和排汗透气性能不错,能够保证大量汗液不会黏在身体与衣服上结冰从而失温。不过这个牌子的内衣虽然高质量但也是高价位。
    调整大小 CIMG3744.JPG

    中间层——日常活动时考虑保暖需要,穿着一件排骨式羽绒服(某顶级户外品牌的复刻版),90%白鸭绒的含绒量,内外面料为尼龙防泼水设计,衣服内口袋打包袋设计,可打包后可以压缩到很小的一团。作为中间保暖层,御寒性能比较出色,而且打包体积小,正如理论所言:同等条件下一件好的羽绒服,其保暖效果相当于三件好的抓绒衣。不过这件羽绒服也有缺点,一是湿了后就会完全失去保暖性能;二是尼龙防泼水的面料透气性极差。只能作为日常活动的中间层,如果徒步穿越穿着它,大量的汗液散不出去会渐渐让衣服湿透变得冰冷,以此让身体的温度愈加寒冷。不过一件品质好的羽绒服的确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质轻、柔软、保暖。准备在下一个冬天咬咬牙搞一件巴塔哥尼亚的超薄羽绒服。
    调整大小 CIMG3748.JPG

    徒步穿越时考虑到保暖和透气的均衡,换成TNF(北面)POLARTEC抓绒衣,POLARTEC是优质保暖抓绒面料,大量的中高端服装品牌基本都采用它的面料。它的保暖性能毕竟不如羽绒服,不过亮点就是在保暖的同时能够透气。很适合户外运动时作为中间保暖层。
    调整大小 CIMG3738.JPG


    外穿层——奥索卡(GORE-TEX performance shell面料)专业冲锋衣(硬壳),防水防风性能不错,做工质量也可以,不过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国内品牌。作为外穿保护层,它起到的是防雪雨和抵御寒风的功效。因为极其的轻薄很适合户外运动时穿着。
    CIMG3975.JPG

    CIMG3980.JPG



    OR防风夹克(软壳),这是我最青睐的一款专业户外软壳,我称它为——野外战衣。不仅做工质量极好,而且防风防雨保暖的性能要大大超过奥索卡GORE-TEX冲锋衣,美国OR最出彩的要算是小件了,如GORE-TEX雪套、防风帽、防水压缩袋等,要比它的服装更出名。

    调整大小 CIMG3734.JPG

    调整大小 CIMG3737.JPG


    调整大小 CIMG3729.JPG


    裤子——喀尔沃冲锋裤+暖绒毛裤+喀尔沃抓绒裤+迪卡侬运动护膝(保护膝关节的同时也能起到膝盖保暖的作用)。喀尔沃属于户外中低端的国内品牌,它以滑雪类服装为主打,尽管是中低端品牌,不过给我的使用印象却是性价比突出,起码不似奥索卡、探路者和凯乐石那样价高,总的来说够用。冲锋裤不是GORE-TEX面料的,但能够防小雨和大量泼水,在雪地上穿着它防湿又防寒风侵袭,很不错。暖绒毛裤我觉着没必要买品牌的,随便在大商场就能买到这种毛裤,但是绝不能买地摊货。抓绒秋裤的保暖效果要好于纯棉的,因为抓绒的面料能够锁住温度不流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速干效果要好于纯棉,就算湿了也还是柔软有弹性,不像纯棉的打湿了以后硬邦邦的僵硬。

    应百夫长兄的要求,我再补充介绍下腰带吧。他这是要看我班门弄斧啊,明明他自己对腰带就很有研究,而且我的这款5.11腰带还是在他的推荐下入手的……。这款5.11的腰带属于内系式腰带,具体面料成分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我现在成天系着它,尤其是去野外的时候肯定少不了它。因为它可以无限级的收紧和放松,如果你在野外饿得肚子空瘪时,马上就能感觉到它的好处了,因为你不会掉裤子。而且这款腰带很结实硬挺,你可以在上面挂刀、拴工具钳、携带腰包什么的。总之,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耐用结实牢靠,很平实的东西。每当我提裤子的时候,旁边总有同好凑上来说一句:是5.11的腰带吧……,通常我都是很尴尬的任他们观看摆弄,因为我必须撩起衣服拽着裤子……

    调整大小 CIMG3973.JPG

    调整大小 CIMG4026.JPG

    鞋子——GARMONT的福莱士II中帮徒步鞋。野外徒步全靠它了,GORE-TEX衬里、V底和GARMONT独有的五大不对称鞋型设计,让它适合全天候的户外徒步越野。最重要的一点,就算是运动后的脚胀也能让我的五个脚趾头在鞋里交头接耳。
    调整大小 CIMG3703.JPG

    调整大小 CIMG3704.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3 2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getiema 于 2011-2-28 21:07 编辑

    装备携带
    雪套——也是喀尔沃,没办法,穷人只能这么选择了!黑钻和OR的雪套都是GORE-TEX的正经好东西,戴着那种雪套在雪地里就算走个十天半月的都不会湿,而且还透气,当然价钱也好。喀尔沃的属于滑雪雪套,虽一般但也够用了。雪套这东西是防止积雪进入鞋内把脚给冻坏,没有它真就不要去没膝深的雪野中徒步了,除非你不想要自己的双脚,另外雪套也能抵御寒风侵袭膝盖以下的腿部。
    调整大小 CIMG4026.JPG


    手杖——除了支撑身体外,它还能作为探路棒使用,没有它的帮助你是不敢在高深莫测的雪地上行进的,可能你的前面就是一个被雪掩盖的深沟,它足以吞噬掉你的身体以及行踪。


    头巾——这个东西是两用的,可以折起来蒙在脸上抵御刀子一样的凌厉寒风(俗称打劫的,千万别这样去银行),也能戴在头上遮挡强烈的紫外线,还是夜间宿营睡觉时防止温度从头部流失的保暖帽。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拿它也可以手巾擦鼻涕、擦脸、洗澡。实在是户外的一大利器。我不太喜欢戴毛线帽,因为它太保暖了,户外大量的运动一会儿就能让头部汗流满面,所以还是薄一点的头巾比较好。
    调整大小 CIMG3997.JPG


    手套——我准备了两副,一副是薄羊毛线皮手套,一副是防割手套。纯羊皮的皮手套真不是户外带的东西,它太娇气了,一刮一个眼,不过防水保暖效果却是很好的,只要你不心痛的话,倒是个雪地户外的好东西。防割手套是为了钻林子时用手拽拖树枝而不会割伤手掌,而且从绳子上下降时可以直接用手来完成,谁让我戴的是防割的手套呢,这东西不管是什么季节都是户外钻山探路的一大利器。
    调整大小 CIMG4009.JPG


    刀具——一直比较鄙视刀子无用论的驴子们,可能人家去的地方是天上人间吧。他们可能算是一个旅行者但绝对算不上是驴子,一个旅行者要去的地方是可以预测的,而一头驴子要去的地方是不可预测的、冒险的。无论是作为一个刀友还是一头驴友,我的第一EDC就是刀。一直以来我很无耻很自恋的认为自己是个用刀的高手,我可以用折刀剁木头、用小直劈砍柴禾、用中直当撬杠当锤子……,因此我素有“操刀”的恶名。一直以来我始终无法从锋利强迫症中解脱出来,我喜欢看那锋利冰冷闪烁着寒光的刀锋,我喜欢游刃流畅的切割,我也喜欢用手指去抚摸那锋芒的刀刃,所以我的刀只要是在野外用了哪怕一次,回来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打磨刀锋,我的刀没有一把是用坏的,但是都被我折磨得面目全非,就算是有“妖钢”美名的ZDP189亦难逃我的魔掌,我有一个足以令所有钢铁刃材胆寒的绰号——“钢铁杀手”。


          只要是坐火车只能随身携带折刀,如果是直刀的话被拘留的可能性很大。户外折刀我最喜欢的就是耐操、可劈砍、永不意外解锁的冷钢24SJP黑岩猎人。这只折刀的刀型很适合野外使用,宽阔的刀面很利于切割,刀尖尖利刀锋锐利,刺和割的性能突出,棱角分明的刀背还可以刮削火石,双主轴设计保证了它劈砍时刀柄不会崩溃,刀柄凹式护手设计让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穿刺,AUS8的防锈性打理起来很方便,保持性和韧性也不错。我认为154CM、索林根440CAUS8都是很理想的野外用刀刃材。不过黑岩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增强了切割性能(凹式打磨)而牺牲了强度,如果是大平磨就好了。其次是刀柄的设计人机工程很差,虽然刀柄很宽但厚度太薄握起来不舒服。再就是腰夹太短了别在裤子上容易掉,而且握刀时腰夹有点硌手掌。至于不能单手开刀这个问题,我在它的刀柄尾端系了根长刀绳,如果紧急状态下需要单手打开刀子时,我只要用牙咬住刀绳就能单手开刀了,而且还不会割破嘴巴,因为刀绳长嘛。总的来说它还是一款很不错的野外用折刀。
    调整大小 CIMG2920.JPG

    调整大小 CIMG3861.JPG


          卡巴BK11我通常是贴身携带,根据心情和需要有时横挂在后腰带上,有时挂在脖子上,有时绑在腿上,还有时倒挂在肋下,这么小的一支颈刀就算被搜出来也不大至于被拘留,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打扮得像个驴友,而且背包上一定要插着登山杖,你可以坦诚而温和礼貌的对安检人员说:“我拿着它是在野外求生救命用的,拜托让我带着它吧,等我回来的时候再向您上缴它好吗!”通常情况下安检人员都会笑着放你一马。不过这只是我的YY,因为至今我一直很幸运,而且我包里和身上的金属东西很多,除非是把我叫出来彻底的搜身。很多人都说它的刀鞘垃圾,我倒觉着太实用了,可以提供很多种的携行方案,毕竟城市里携带和野外携带是两码事。这支大水滴刀尖的平磨颈刀很强壮结实,大约3.5MM厚的刀背可以借助木棍或石块剁断碗口粗的柴禾,锋利的刀刃有时还能刮刮胡子,同样是手柄凹式护手设计可以猛刺猛扎。我曾徒手用它剁断过大约4CM左右的木头,很生猛的一款经典终极求生刀。它的韧性极好,保持性和打磨度也不错,毕竟1095是一款很成熟稳定的钢材,至于防锈性,我想,用过刀后随手擦擦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起码在北方来说,碳钢没那么爱锈,在此也奉劝某些人云亦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硬道理。不要再看到碳钢就说爱锈、再聊到FK就说VG10脆易崩刃、再遇上小直就说不能劈砍、再碰到老鼠尾刀柄就说容易折断……!还有人说BK11的刀背光滑,让大拇指无所适从。我说,兄弟,刀子不是那么握的,刀子也不是那么用的,刀子更不是谁都会用的!
    调整大小 CIMG3018.JPG

    调整大小 CIMG3042.JPG



    这一折一直两把刀通常是我在野外携带的标准配置,黑岩猎人基本能胜任一切野外用刀的需求,包括了切割、扎刺和一定范围内的砍、削、剁甚至是从树上撬下来一大块白桦树皮作为引火种。BK11则是作为终极求生刀贴身携带(一般是和单手打火棒一起挂在脖子上),长期的坐着替补队员的冷板凳,它能做的工作基本黑岩猎人都能做到,而且黑岩猎人在防身格斗方面更强悍。

    单手打火棒——生存者的单手取火棒,这个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个心理安慰,或者说是一种象征。因为我抽烟而且烟瘾不小,所以包里的打火机至少有两个,兜里还揣着ZIPPO,所以说这个单手打火棒只是一个心理安慰。从野外实用角度出发,单手打火棒很管用很有效,只要用手按住刮棒片只需一只手就能完成打火的LC。它解决了在特定条件下,只能用一只手来完成取火的问题,而且是个人就会用,不存在有些人不会使用双手打火棒取火的尴尬。这里需要说的是,打火棒的种类很多,价钱各异,有的很低廉有的则很贵,衡量一根打火棒效率和质量的标准就是瞬间火花产生的温度值,如瑞典LMF(乐美福)的一款army(军用)取火棒,它在包装盒上标出来的温度值是2980摄氏度/5400华氏度。火花产生的温度值越高,则取火越容易,反观有些几块钱的地摊货,总有人抱怨它取火太困难了。我的这款单手打火棒温度值没考证过,全是英文看不懂,不过它可以单手轻易点燃平放在地上的A4纸。

    单筒望远镜——这个没什么介绍的,7×15的倍率稍远一点就看不清了,它唯一的好处就是小巧易携轻量,拿着它看个路什么的也能凑合。我一直垂涎视得乐的一款旅行家小双筒,但是不菲的价格让我望而却步。

    迪卡侬指北针——没有地图配合的指北针只有一个用途——定向。测定你要出发的位置,或是测定你要去的地方,然后就走吧,无论身处深山峡谷还是在密林溪流,只要时不时拿出指北针来看看方位角,你就不会出现方向偏差或是迷路,而且还可以依据约定好的方位角数据,与几公里以外的同伴始终保持踪迹联络。这一点相信在军中做过炮兵侦察兵的兄弟都知道。迪卡侬的东西怎么说呢,两个字——够用。

    调整大小 CIMG4003.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3 2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getiema 于 2011-2-28 21:25 编辑

    马盖先伞绳——习惯了,不带着绳子心里不踏实,用处呢,如果不是宿营的话一般是用不上的。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很容易遭遇狗熊,那可是能要了命的!没有一支热兵器你根本就干不过它。躺在地上装死要小心被它给折磨的体无完肤。跑吧,恐怕你没有持续70迈的时速。怎么办,赶紧上树吧,做个绳套蹭蹭几下子就能爬上树顶,气死它丫的。绳套蛙跳式攀登速度极快,身手利索的不用一分钟就能攀到水泥电线杆顶上去,双腿一别,空出来的双手该干嘛干嘛。做过陆军有线电话兵的基本都会这一绝活(仅限于野战部队,守备部队不在此范围)。伞绳这东西我觉着应该随时备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用到,看荒野求生发现贝尔经常用它设陷阱捕捉猎物或是捆绑木筏製做弓箭。

    折叠锯——我觉着折叠锯应该被列为重要的求生装备,它锋利高效的锯齿可以迅速放倒一棵枯树,在节省体力方面它要强过斧子,而且重量轻便也是它的一大优势。每次去户外不管能不能用到,我从来都会把它和伞绳放在一起携带。谁知道我会不会在下一刻需要用到它们呢。好的手锯不少,比如戈博的两用手锯,我这款是上海产的,单锯片两段式锁定,用个几次锯齿效率应该问题不大。
    调整大小 CIMG4031.JPG



    药品袋——我这个是防水型的DIY药品袋,原料是在商场里买的那种夏天液体伏凉枕头,用刀子把它整齐的割开后放出伏凉液体,然后刷干净袋子就是一个防水型的药袋了,用它装药一是防水二是避光。袋口用绳子系紧绝对的防水无渗漏。当然,绳子一定要扎牢,而且要用两道结捆绑方式连续捆绑扎牢。里面的药品无非就是云南白药、碘酊棉、酒精棉、医用胶带、创可贴、纱带、镊子、消炎药、感冒药、拉肚子药、高锰酸钾、密封浸蜡火柴、安全套。

    调整大小 CIMG4017.JPG



    照明用具——全是施泰罗的头灯和手电,手电是阿尔法II号战术手电,日常一直在使用的筒子,LED灯泡、200流明射程、三档变光设计、18650充电电池、碳钢战术攻击头,这是一款很普通的小直筒,用了快三年了一直很稳定,最得意的就是它强光照射距离很远,而且可以拿它当短棍防卫。
          头灯作为驴友用头灯很一般,尽管100多流明的射程也很远,不过缺点是太战术了,比如攻击头设计,我不知道这么小的一个攻击头能干嘛?再就是光杯太聚光了,尽管也是三档变光设计,但是低光档的光柱还是太集中,没有散开的光线处理,不太适合于宿营活动时的娱乐和干活,更不利于夜晚野外工作需要。一直在考虑着是不是要搞个BD黑钻的或是PEZTL的头灯。

    调整大小 CIMG4036.JPG


    水具——户外用的水具有很多种,用于登雪山的铝制水具,不会因为高海拔缺氧而像塑料的水具那样瘪掉,不过缺点就是容量有点小了,而且自重也比塑料的要高。用于骑行和越野的水袋,喝起水来很方便,存水量也大,重量最轻,曾在视频上看到个老外强驴还用水袋来洗衣服,很强悍!缺点就是不能盛装烧开的热水,而且使用寿命也短。我的水具是迪卡侬的1升容量软塑料杯子,在防摔碎方面的表现很不错,耐热度为7级,价格也相当的便宜,缺点就是装上热水后很烫很烫根本拿不住。出发之前我通常在水里加上一小勺盐再加上一勺白糖,喝着这样的水尤其在夏天对补充体内流失的糖分和盐分很有好处。


    干粮——秦皇岛产的军用压缩饼干真的是不太好吃,油腻腻的吃几口就犯恶心,看在它能满足两天口粮补充的份上,我只能选择它作为超级冷板凳的替补口粮。因为野外对体能的消耗大,肉是必须要吃的,我一般选择纯肉的火腿肉,而不是一般的火腿肠,而主食一般是切片面包。徒步我从来不带八宝粥和罐头,那些东西太重了很耗费体力。

    调整大小 CIMG4021.JPG

    漱口水——在野外带着洗漱用具显然不太理智,但是也不能让口臭和蛀牙影响形象,漱口水是个很好的方案,效果不亚于牙刷。用过几个品牌后发现,还是高露洁的味道更好些。

    干洗手液——手上脏兮兮的实在没法吃东西,冰凉的河水也让我对洗手望而却步,那就用干洗手液吧,倒在手上一些干搓即可把手清理干净,味道还很好闻。

    六神花露水——走了一天的靴子里总是有股臭味,每晚睡前我总是习惯的在靴子里喷上一点花露水,所以每次我一脱鞋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尤其是在火车上的卧铺回头率极高。野外宿营在帐篷周围喷上花露水可以防止蚊虫的侵入,防不防蛇我就无从考证了。
    调整大小 CIMG4014.JPG

    一次性拖鞋——野外只穿一双鞋是不明智的,脚肿胀的很难受,尤其是火车上。拿着塑料拖鞋还碍事,所以宾馆一次性纸拖确实很王道,用过了就丢掉而且体积超薄。

    透明宽胶带——带这个东西主要是为了包扎登山杖的钨钢杖尖用的,杖尖原来的塑料套早就不知丢哪去了。插在背包上的登山杖如果没有包好杖尖,很容易刮破火车上乘客的衣服或是手和脸,也容易把别人的背包戳破。除此以外,用它还能DIY简易的雪套、捆绑物品也很结实,起码不会象光滑的伞绳那样松脱开扣。


    马盖先军包——因为不宿营也不野炊,而且是出去探线钻山,所以大约30升的马盖先军包比公司配发的70升硬骨鱼户外包更好用,包里的东西不是很重也就谈不上什么背负系统了。凡是涉及到军包的,大都结实牢固,但是自重不轻,而且还谈不上什么背负系统。凡是涉及到户外包的,大都轻便,但是很薄很容易刮破,强调的是贴合的背负系统。总的来说,一款优秀的户外包和一双优秀的户外靴能最大限度的把背包里的重量给分摊开。马盖先的包给我的感觉就是结实耐操,多少也带一点背负吧。钻山进林子就得背这样的包。


    OR防水压缩袋——说实话我真是很喜欢OR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做得那么细致到位,据说在美国户外品牌认知度的排名是前十位,品质优良做工扎实的OR果然是名不虚传。这个防水压缩袋25升的容量,当时在15升和25升之间抉择时,我选择了25升的。因为它有很多用途,一是25升的容量能装下我身上所有的衣服裤子,也包括随身EDC、水杯和鞋子,也就是说这时我可以带着这个装满衣裤的防水袋从大连的星海公园游到黑石礁,而不需找人帮我看衣服,更不需要再游回来。从黑石礁上岸后我可以打开袋子穿上衣服回家了。二是OR这款25升的防水袋不仅能打包压缩棉睡袋和抓绒睡袋,而且它的背带设计还可以当一个小型的双肩背包使用。三是这个防水袋充满了气以后,它就是一个救生筏子,太王道了!我试过,它的密封效果很棒。当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好办,把它折起来塞进包体的整理收纳袋里后,它的体积只有巴掌大小,好东西啊!只要去野外我总是把它放进包里备用着,体积小还不占地方。



    调整大小 CIMG4038.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参与分 +2 收起 理由
    hh1879 + 1 谢谢楼主如此用心的细致讲解
    大刀刀 + 1 楼主讲的很详细,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7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向楼主学习,不知winstopper的料子是不是比POLARTEC更好呢?防水透气料子好像说有种EVENT的比GERTEX更好,不懂得真正使用上有没区别,OR防风夹克这种软壳能防大雨吗?在淘宝有吗?金兄能否给个链接呢?

    点评

    winstopper是戈尔公司专门推出的一种防风薄膜材料 很多牌子都在用 一般用在软壳和抓绒衣上面 跟POLARTEC完全没有关系 POLARTEC是抓绒面料 里面也可以加winstopper薄膜  发表于 2013-8-27 13:51
    防大雨软壳只有几款 楼主那一款不包括在内 你可以搜一下  发表于 2013-8-27 13:48
    EVENT比GERTEX透气更好 防水差一点  发表于 2013-8-27 13:4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6 16:2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2-27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东西不少。
    原来我也是觉得抓绒区别不大,但是用过红辣椒以后觉得真的是有区别的。
    握爪,同是or的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7 00:39
  •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2-27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的老驴穿法.  好介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7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驴,强驴,牛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7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zc.net.cn/

    LZ穿过OR的FURIO硬壳么?最近想入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百夫长 于 2011-3-4 22:11 编辑

    {:4_127:} 没有介绍腰带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7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备很全面,羡慕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7 10: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2-2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赶紧换双靴子吧!!你这个牌子,尤其是这款,名声很差的!很多开胶!!虽说不能人与亦云,但是开胶这玩意儿不是闹着玩,真在野外突然开了,可就惨了。还是保险的好。而且很少有靴子像这款一样骂声一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3 2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ianshen360.cn/

    好贴!向楼主学习,不知winstopper的料子是不是比POLARTEC更好呢?防水透气料子好像说有种EVENT的比GERTEX更好,不懂得真正使用上有没区别,OR防风夹克这种软壳能防大雨吗?在淘宝有吗?金兄能否给个链接呢?
    雄蕊 发表于 2011-2-27 01:41

    winstopper好像是TNF北脸自己设计的一款防风抓绒面料,就是在面料上附了一层防风薄膜,这种抓绒衣穿起来比较硬挺。而polartec是保暖抓绒,穿起来比较柔软蓬松,而且质量很轻,大致是目前最优质的抓绒面料了。功能不同所以不存在哪个更好,但我更倾向于用polartec保暖抓绒做中间保暖层,因为它更透气、柔软。
    我的这件OR软壳属于专业户外的软壳,衣服上所有的接缝全部采用防水压胶设计,连拉链都是压胶的,所以防大雨没什么问题,不过软壳毕竟是软壳,它没法和同一级别的硬壳冲锋衣比防水性,就像硬壳没法和软壳比较谁更保暖是一样的。
    尽管OR系列的品质很出色,但是由于价高不太被市场认可(再添一点钱的话你可以买TNF北脸甚至是MHW螺丝帽的衣服了),所以市面上很少见的,你可以到户外店里看看

    点评

    winstopper是美国戈尔公司专门推出的一种防风透气薄膜 跟他家的gore-tex防水透气膜一样 很出名 但使用范围不同 winstopper一般用在软壳和抓绒服装上面  发表于 2013-8-27 13:5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3 2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也是觉得抓绒区别不大,但是用过红辣椒以后觉得真的是有区别的。
    握爪,同是or的粉。
    等风的日子 发表于 2011-2-27 01:49

    原来我也以为抓绒衣没什么区别,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抓绒面料有很多种。像红辣椒这样的抓绒就相当保暖,不过前提是要贴身穿才行。
    因为工作关系我能接触到很多OR的东西,真是很出色的一个品牌,尤其是小件东西做的很棒,服装方面除了羽绒服有露绒现象外,其他的也很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3 2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赶紧换双靴子吧!!你这个牌子,尤其是这款,名声很差的!很多开胶!!虽说不能人与亦云,但是开胶这玩意儿不是闹着玩,真在野外突然开了,可就惨了。还是保险的好。而且很少有靴子像这款一样骂声一片!
    无限连 发表于 2011-2-27 23:07

    呵呵,这双靴子我穿了大概半年多了,至今没有出现开胶现象,总的来说还是很耐穿的。户外靴是这么回事,如果仅是在城里穿的话,估计穿它个十年八年都不会出问题的,但是户外穿的话确实很费鞋,有的常年在外带队的领队基本是一年换一双靴子,靴子的品牌还都挺中高端——la sportiva、vasque、garmont等等,你能说靴子的质量差吗。
    户外靴子是这样的,专款鞋专用途,如果你穿着徒步靴去重装登山的话,毫无疑问,靴子必坏无疑。因为徒步靴是轻装徒步穿的。但是你在一般户外运动中穿着重装登山靴的话,肯定很累,那一只靴子的重量就足以把人给打晕了。所以有些时候不是靴子不好,而是穿错了环境,而且它的寿命是和磨损频率成正比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ozark的东西有过几件,没有任何好感.坚决反对买这个牌子.

    点评

    奥索卡是目前国内唯一经过美国gore-tex认证可以使用他们产品的公司 以前还有凯乐石 后来被取消了 国产品牌里面他还是不错的 不过他的定价跟性能不是很成正比 所以性价比不高  发表于 2013-8-27 13:5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贴很及时,我正好准备搞点户外服装,这下可以参考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30 00:2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2-2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 TA的每日心情

    2015-9-20 19:30
  • 签到天数: 16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2-2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展示的除了手套不行以外,其他都可以了。不过还是漏掉了很多东西没介绍啊,比如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头、套锅、头灯、手电、水壶、背包、防水袋、雪镜、指南针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