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3|回复: 6

中国古代兵器纵谈【转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2-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言


悠悠五千年华夏,兵家文化博大而精深,岂料到了如今,竟然还敌不过欧洲中世
纪、日本战国之类雕虫小技脍炙网民,真乃奇耻大辱也!本文撰写的目的,就是
要通过纵谈的形式,展现华夏先进的军事文化,用铁的事实证明华夏兵家的伟大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绝非易事。由于我国史学者的失职,可以寻找到的相关
资料大多是古籍只言片语的照搬、五花八门兵器的罗列、或者考古文物的介绍,
以如此凌乱的咨料,想撰写高质量的纵谈实在是颇费思量的事情。为此,笔者不
但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甚至还要从许多不相关的资料中搜集有用信息,经过分
析、归纳、到撰写成文,断断续续历时近2个月,着实大费了一番周章。欣慰的是
,功夫不负有心人,纵谈终于是完成了。虽然还有诸如火器、杂兵器、野战战术
之类内容暂时未能涉及,但笔者可以自信的说,这已经是至今为止网络上介绍最
为系统、最有参考价值、也最言简意赅的关于中国古代兵器的普及读本了。即使
图书中也难有匹敌者!呵呵,这可不是自卖自夸,而是由于查阅了大量资料,加
上笔者认真的研究分析,实在没理由达不到这种程度。好了,再自吹自擂下去要
挨臭鸡蛋了。笔者最后再多一句嘴,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能够对咱自家的
兵家文化多几分钦佩与自豪,对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小日本的所谓日本战国文化
多几分冷静比较,这就是笔者最大的初衷了。

第一章 刀与剑




深思的是,历史会如此迂回。剑并非中原发明,刀才是正宗原产,然而从东周到
西汉初,刀却一度被废弃了,而长刀则消沉得更久。商代铜刀长度很短,长者也
只与罗马短剑相当,充其量算把西瓜刀。也许正因短刀重量较沉,灵活性反而比
不上短剑,西周才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废刀用剑了。短刀第二次出现已经是时隔
8、 900年的西汉了。西汉是铁的时代,蓬勃兴起的炼钢业将汉军队铸成为那个
时代罕见的钢铁雄师。钢铁提供了兵器更为坚韧的骨骼,催生出长达 1米的环首
刀。在尚无马鞍和马蹬的骑兵眼中,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
未见的凌厉杀气,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使他们化身为扑袭
的猎鹰。

环首刀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在那之后它将作为一个经典和传奇横跨过 3
00年时光直达隋唐。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短刀在东晋就出现了分裂,导致两种刀
式的并行发展,一种是直窄样式,另一种是近代常见的宽体样式。但古人对事物
的革新总是异常谨慎,就如同他们腰里别着剑鞘千余年,才在波斯双环的影响下
,用绳将刀剑挂在腰际,宽体刀还要再承 受几百年的寂寞。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
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但这已经使环
首刀再无法称为环首了。改进后的刀分为叁种,其中的战刀称作横刀。尽管环首
刀日后将在中国完全绝迹,但‘唐样大刀’却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日本太
刀,并于明代重返故里。

大动乱的年代到来了,那称得上帝国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充斥着嗜杀成性的暴君
,战乱迭起刺激了武器技术的发展。攘平动乱的宋朝既是刀复归的时代,也是刀
发扬的时代,短刀改变了,长刀东山再起。直窄刀身有联为一体的刀脊,令同样
宽度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从而斩甲断骨,但却缺乏使刀刃开膛破腹的流畅弧
线。弧曲刀身恰好相反,柔韧有余而刚硬不足。但这只是欧洲和西亚的难题,中
国用坚重的宽体刀将两者合而为一,这完美的结合将只有日本太刀的灵活锋锐可
以打破。太刀说来就来了,高碳钢精锻而成的微弧刀身异常迅猛,令人与兵器皆
数粗制滥造的明军大为惶恐。师夷长技不敢当,因为明军缺乏倭寇的野蛮,但对
兵器样式的学习倒显得相当诚恳。于是明军的短刀序列成了一水日式,从 1米长
的单手刀,到 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可惜武备无力阻止明廷
的政治腐败和人心叛离,而清廷的迂腐又最终断送了华夏基业。当欧洲枪炮在中
国土地炸响时,无论精致的武官刀,还是宽大的士兵刀,唯一的用处就只剩下宣
誓了。

短刀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但目的只是为了缴获枪炮,当然或许骑兵还继续使
用过一段,总之刀衰落了。

剑有叁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叁是结构强度。长度利于先发制人和扩
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
不足,因此在步兵大量出现树立了剑之地位的春秋战国之交,剑的长度也在逐步
延长。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
,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修长。于是战国便有了 6、70厘米
长的铜剑,而在登峰造极的西汉,这项纪录更突破了 1.1米。造型平直而精致的
剑是中国武学的标志之一,但实际上这个标志却只风光了不到1000年,倍受推崇
的时光则更短。随着剑的不断延长,问题出现了,固然长度能增强剑的攻击优势
,但却降低了原先近距离击刺的功能,反而更多的需要使用劈砍,而日益成长的
骑兵更是迫切需求专业的劈砍兵器。于是环首刀应运而生,厚实的刀背比剑更不
易弯折,同时制造工艺更简单。至于击刺功能,与短刀手默契配合的长矛手将成
为唯一的专业者。剑曾将刀置于末路,但当技术更为提高后,刀又反过来要置剑
于绝境了。剑失去了实用功能,越来越归于装饰,向着高雅轻巧过渡,进入隋唐
以后,就连官员也很少佩剑了。不过当装饰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审美的需求就会
掩盖掉功能的缺陷,宋代武官玩物一般的短剑就是证明,更不要提近代乃至当代
那些装饰华丽的匕首剑了。

当如今的人们津津乐道那些或纤细柔软、或棱角方钝的武术剑时,可曾想到剑的
悲哀呢?

在刀剑间恩怨终结的同时,长刀也再度登场了。因为长刀的衰落比短刀晚几百年
,所以出现晚上几百年,从同甘共苦的原则算起来倒也公平。原始长刀除了刃平
些、体窄些外,与斧钺实在看不出多少差别,但再次复兴的长刀,却是得益于宽
体短刀的发展,这点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可以看出。不过宽体
长刀的正式出现可没那麽早,东晋的偶然创新也许仅是骑战时代的激情爆发,就
像南北朝个别长达 1.6米的环首刀不代表其常规长度一样。长刀复兴后最早出现
的是拥有两刃的陌刀,这种刀至今虽未见实物,不过从其宋代继承者掉刀那里,
还是依稀可辨其叁尖两刃的特征的。陌刀堪称刀之极长,因为过长意味着攻击缓
慢和不便挥舞, 2米以上 3米以下是正常,而陌刀已达 3米。陌刀曾在唐军中叱
□一时,陌刀队列阵于前横向密进,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讨得数人毙伤,所向
无前。但也许是作为砍击兵器双刃的作用不大,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取
代之占主导地位的是宽体长刀。

与宋代人文发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于华丽失之实际,但这并
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宋代为长刀创立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
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
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样式。

长刀应该比短刀更早衰落,随着清帝国的崩溃,新式军队也许仍装备短刀,笨重
的长刀却绝不会再用了。

第二章 戈与矛




早期的戈简单说就是歪头矛。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
战,而车战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的话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
也难以在交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损
失效。于是善于啄杀的戈就成了当然的主力。

春秋战国之交,战争规模日益升级,类似欧洲中世纪的战争游戏变成了人民战争
。一待翻山越岭的步兵使战场不再局限于平原,铜弩机的使用令弩手升级为射马
杀人的好手,战术谋略极大丰富,战车的末日也就来到了。但老派‘骑士’的虚
荣心此时尚未完全熄灭,于是战车有了更多的战马、更厚更多的盾甲、连两侧轴
头都装了驱杀步兵的扁矛,戈也发生了变化,头部变成弧形,内刃加长像镰刀,
外刃增强了推的杀伤力,用推来对付步兵的围攻。可惜这一切还是无济于事,战
车的终结到来于西汉初年。戈有些很不好的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
击缓慢等。所以后来戈通用的装头方法只有绑缚,看起来简陋,但是便于重新捆
紧。不过挥击缓慢是没治了,而且杆部由于抗力方向问题还更易折断,推又不如
刺灵巧锋利,到头来唯一不可取代的价值还是啄。因此随着战车的衰落,步兵摆
脱了最大的侧面威胁,其存在就变得毫无价值了。

矛的地位不逊于戈,战车上往往也会装备 1 - 2支长矛以备不时之需,但矛却始
终不能取代戈的地位,反而是戟填补了空白。戟的出现始于商代,早期的戟等同
于加了矛尖的戈,不过并没在战斗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到了
秦汉,也许是战法思想不能一下子适应失去戈的转变,戟就突然成了宠儿。但戟
也存在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
,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
的同时又推是多此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带来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因
此到了东汉,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说白了就是像叉了,经过魏晋更干脆
把戟废了,转而全力发展矛。

这时候就该矛唱独角戏了,长刀的出现还要再过几百年,大斧则只是辅助兵器,
所以矛在当时的长兵器序列里可谓一枝独秀。矛又叫槊,又分为马槊和步槊,兴
起于汉末,估计那些叁国名将绝大部分都是一手持槊、一手持短刀作战的。南北
朝是槊的鼎盛时期,因为此时中原骑战鼎盛,而身披两裆铠的重装骑兵正是以槊
和弓箭为主力武器。步槊的使用较简单,因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只是步兵
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罢了,用途在于较安全的刺倒敌人,掩护短刀手作战。因
此对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艺是否高强,并非考察的关键。马槊的使用
较复杂,因为槊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
冲锋又近战。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
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槊长达 4米的惯性,毫无疑问,不经过一
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2-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种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是
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马枪的长度略有缩短,使其更灵活,同时制
作更精良。宋代马枪头部一般都有刺和钩的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入地的铁镦,
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看起来实在很体贴。

进入明代,冷兵器的地位下降了,枪的种类也就简化了,清代骑射起家,对冷兵
器情有独钟,于是枪的种类再次丰富,甚至出现了近 5米长的钉枪,已达中国长
兵器长度禁忌的极限,真不知打算做什麽用。矛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红缨枪
的广为人知,甚至令其一度成为当代孩子的玩具。可惜玩具的命运与其祖先当初
一样,随着欧洲枪炮的隆作,华夏无敌的美梦幻灭了,随着玩具枪的出现,孩子
王的地位也不再青睐拥有红缨枪的孩子了。

第叁章 弓与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的性能对
力量的发挥有相当影响。设计成熟的箭,通常分为箭头、箭杆和箭羽叁部分,箭
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

  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而使飞行和下落遵循正确角度,从
而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的箭羽,则以雕翎为上品,雁鹅羽为最差,并在东周
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其安装长度了。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叁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的倒刺会
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敌人的血液。时至战国,
新兴的叁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应的血槽增至六个。
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一样,飞越时代的表面氧
化铬技术也使某些箭头历久常锋。

  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
,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样式的惨
毒,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的缺点是浇铸
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造,但优点更为显
着,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
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
。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发展路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
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骨骼。

对铁箭种类的细化又是始于宋代,这真是个颇有意思的时代,军政软弱的同时,
军事技术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宋代有值得钦佩的耐性对每种武器精雕细琢,而
箭的样式也因之精细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
变得更为专业。南宋拉开了火器时代的帷幕,对金、元的连绵战争迅速使火器走
向成熟,成为主宰战场命运的力量。不过在火器的射速和命中率还只适合火力覆
盖的情况下,箭之序列的壮大会持续到明代,并继续创立出更多令人目眩的种类
和造型。

射是周代时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早时的贵族,如
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见其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东周时期复合技术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
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古
人超常的膂力令人惊诧,精锐射手竟能拉开70公斤的强弓,估计有效射程应在50
-70米之间,最远射程更是数倍之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始于商代的扳指的功
劳。扳指这项不起眼的发明,却令拉动强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
,甚至割伤手指。扳指对射手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骑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贵族们
,竟最终使其异化成为一种首饰。弓是以轻便、快速为特点的,这令其在清中期
前始终占据着骑兵远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当火器的发展淘汰了强弩时,弓
也仍能扬己所长与火器平分秋色了400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2-8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弩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铜弩机的发明,否则凭其较短的拉程,是无
法与弓的杀伤力较长短的。强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
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射击的连续性则依靠
几组射手的轮番。不过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骑兵的车轮讨敌战术。战国时强弩成
了战车的心腹大患,远程打击的强大杀伤力令战车坚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强
并不是当时弩的唯一发展方向,足够轻巧的弩在简化射击步骤以提高射速方面另
有优势,于是出现了带有箭匣和活动臂的迷你连弩,这可视为诸葛弩的前身。

西汉对强弩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使弩拥
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且随着铜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对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
强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 370公斤,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有效射程超过 500米,可惜由于实用性不如臂张和踏张,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
了。到了叁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对抗魏国的强大骑兵,便制成了俗称诸葛弩的元
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时一种主将战车,后代指将军之意。元戎最诱人之处在于
机巧而非实用,虽昙花一现,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设计,却成了
被当代人津津乐道的古代传奇。

剽悍的草原之风,终于为南北朝召唤出巨大的强弩之王─床弩。这种弩战国亦出
现过,当时称为‘连弩’,应是取多张弩联合一体之意,可惜后代一度失传。此
时的床弩用多头牛力绞轴上弦,威力已大大强于战国人力绞轴的连弩,发射以皮
或铁叶为羽的巨大标枪,主要用于攻守城时撞毁楼台、攻城器、城墙等,其宋代
极者的最远射程超过 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远的冷兵器。

赋予床弩以机动性的是唐代,用牛牵拉的车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灵活性和生存
机会,更锦上添花的将绞绳与车轴钩连,行进就可上弦,大为提高了效率。车弩
装置 1张拉力 860公斤的巨弩,有 7个发射槽,最远射程超过 1公里,中间槽所
用的箭有 1米多长。

弩在宋代得到大发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将其视作对抗北方骑兵民族的利器。弩手
多用踏张弩,采用叁组轮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发明,使宋军的有效射程
可至 370米。床弩则从两弩至四弩,从小型至巨型,种类繁多,两床和叁床弓还
能在弦上绑一个装有数十支普通箭的铁兜子,使床弩拥有了杀伤人马的功能。也
许是善于骑射的元朝过于武断,竟干净利落的手起刀落,将弩留在了前朝,于是
弩从宋代的极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极衰,随着火器的继续发展,也就再没机会翻身
了。

第四章 甲与盾




铜与皮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厚度从薄到厚的转变中,硬度优势也从皮向铜过渡,
加之铜在重量方面的劣势,其在青铜鼎盛的同时,却难以取代皮甲成为主流就不
难理解了。至于胄,即头盔最初为何要用铜,恐怕原因还在于头部的性命悠关,
以至并不显着的防护提高,也显得值得保留了。这点可从东周时反而多用皮胄看
出。

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
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
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
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
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
,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
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 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
,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
路发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
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
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
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
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
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
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
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 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
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麽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
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

  骑战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骑兵甲在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
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从而导致了中国重骑兵先于欧洲 900年诞生。春秋战国之
交战车马装备的皮甲胄也许可算最早的马甲胄,但直到东汉末年马甲胄的设计也
尚未齐备,只有具装铠才称得上完整的马甲胄。如果说具装铠还有华而不实的内
容,也许就是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适宜在出征或凯旋时显示一下人马
的昂扬斗志。

  隋唐最着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 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 2块,每块上有
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
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
,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2-8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
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叁部分,身甲为
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叁等。
纸甲的发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万套
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
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
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也就难怪
会有地方官申请拿 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
转折,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
胄重量冲至28.5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发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
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40公斤以
上弓弩射出的钢箭在 100米之外轻易洞穿。中国的甲胄发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
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超常规防护,往往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
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明代是轻重甲地位交替的
年代,清代则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叁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始
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
铁钉的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甲胄的衰
落是势所必然,在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
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
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
了精美的盾面图案。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
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
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
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
的力量。

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这种样
式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遗弃,又被宋代捡起后,就变成了绑在骑兵左小臂上用来
防箭的圆形旁牌。与此同时,步盾经过汉魏的发展,东晋南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
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
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这种样式在去掉
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
剩下的发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如果为了有个舒缓些
的收笔一定要继续,或许就只有火牌值得一提了。严格来说火牌称不上盾的进步
,而只是将火器配备于盾牌的尝试,但换个角度考虑,那跟随火牌徐徐推进的步
兵小组,猛然间火器齐发,随即一拥而上制服敌人,场面倒颇有些当代防暴警察
的感觉。第五章 车与舟




战车是夏代发明的。构成战车的主要材料是木,因为木上涂有以防潮蛀的漆,所
以战车大都呈现棕黑色。尽管历代的制式略有相异,但结构都大体分为车厢、车
轮、底盘和马具四部分。

车厢是一个能容纳 1名御者和 2名战斗员,呈叁角形站立的作战平台。由底盘支
撑,深度 0.8 - 1米,宽度 1.3 - 1.6米,口开在厢后。除了战国时有些在后半
部安装了铜甲片外,通常无装甲。由于车厢树立在高大的车轮之上,便赋予了车
兵突出的高度,步兵顶多及腹、骑兵至多齐胸的对比,使其拥有凌驾于两者的攻
防优势。车轮大体分为毂、辐和辋。东周前轮径 1.3 - 1.4米,之后为加强转弯
时的横向稳定性,缩小至1.24米左右。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包括两侧用以分担
压力的毂饰,总长可达数十厘米,由是战车又称‘长毂’。毂中心有用以穿轴的
圆孔,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加装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辐即辐条,连接毂和辋
,能调动近半个车轮的同类对辋所受压力予以支撑,较轻便又坚固,出于强化目
的,车轮的辐条数从商代至战国持续增加。辋就是轮圈,分为双层,每层由两个
半圈经铜片箍合而成,轨宽在西周时缩窄至成熟。

底盘包括辕和轴。长杆状的辕嵌在车厢与轴之间,垂直于轴,并在前部与马具连
接。轴是固定式的,这也许是图省事,又似乎意在利用孤立双轮的办法增强转弯
性能,总之轴不连接车轮,而是穿过毂,并用铜销对两者位置关系加以卡定。穿
毂部位在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包裹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轴两端有青铜轴头饰
,既起到保护轴头的作用,春秋后还演变为驱杀步兵的扁矛,但其无法像地中海
战车上的同族般旋转绞杀,只能作为撞角。

马具包括衡和轭。衡是垂直于辕的长杆,连接着辕和两副轭,悬于中间两匹马的
背部。轭负责固定中间两匹马,并传递其拉力。从马具的作用判断,所谓四马战
车,似乎只是在两马战车上附加两匹马而已,而这两匹马,仅是简单的用绳索与
相邻内侧马头颈相系、并将胸部的皮绳直接系到轴上,并不能充分发挥力量。

战车的做工以西周为承前启后,为后代树立了参考榜样。其时造车规范严格,仅
车轮就要经过以规测轮圆、以矩、悬绳和水浮测辐槽间距、辐条正直和材质均匀
、以黍米比较两毂容量、以秤比较两轮重量等一系列检测,质量之高可见一斑。
说完战车本身,再来看战车赖以作战的武力与动力,即人与马。提到人,战车可
算中国古代最具阶级色彩的兵器了。在从夏到西周的漫长岁月中,高大雄伟的战
车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只有贵族才有资格驾驶。这固然可以解释为阶级专政,
但车战所需的精湛技艺,唯有财大气粗的贵族有机会到学校学习,却也是不争的
事实。随后的春秋,某些国人借着加入武士阶层,终于得以专心训练并登上了战
车,但宗族地位更低的庶民和奴隶,却依然无缘。直到战车临近淘汰的战国,伴
随宗族的彻底解体,门槛才获得了短暂的开放。

关于战车战斗员的配备,流行的说法是 2人分持弓箭和戈矛,显然过于理想主义
了,似乎皆配备弓箭戈矛更为正确。车兵的训练很严格,其中尤以驾驶战车的御
艺和远距杀敌的射艺倍受推崇。进入西周后,随着战车的精良和车战规模的升级
,战术更趋复杂,从而促使要求更甚,产生了五驭五射的规范。

所谓五驭是对御艺的五项检验。即无论车速快慢,车铃要节奏分明;走在河边弯
曲小路,车不能落水;通过有国君标志的地方,要从容致敬;在蜿蜒的道路上,
要使四马合作默契,车身转弯流畅;田猎中能将鸟兽驱赶到车左面,供左侧战斗
员射猎。这些看似孤立的要求,蕴含着配合、交锋等驾车技巧。而因应战术与御
艺的互相促进,此时发号施令的车长也不再由左侧战斗员出任,御者集决策与控
制于一身,使战车便于应付战场变化。

所谓五射则是对射艺的五项检验。包括拉弓满到前手食指前只露出箭头;双臂舒
展到与箭平行,稳定到可以放置水杯;弓身弯曲好似一口井;后手夹四支箭,依
次连续射出;射出的箭不走抛物线,从下巴底下直穿敌人咽喉。这些要求针对的
可不是弓兵,而是站在奔驰颠簸战车上的车兵。尽管不同记载对检验方法的描述
有出入,但仅从上面一种描述中,已足见当时箭术之高超。虽然五御五射已很严
格,不过要求并未就此满足。时至战国,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兵源的扩大,
对车兵还有了明确的体质要求。凡荣登战车者,必须年龄40以下、身高1.73以上
、且能追逐奔马。精锐的甲士得来不易,其生命安全自然受到格外重视。因此无
论是起初贵族自费的行为,还是后来演变为国家配发的标准,甲士始终拥有全军
最精良的盔甲,尤其是不便躲闪的御者,秦代时更连双臂都包裹个严实。除盔甲
外,战斗员还配备一种先秦特有的、便于战车上使用的小方盾。不过牺牲在所难
免,为了保证甲士死伤战车不致瘫痪,西周后有了傍车而行的预备甲士,西周时
为每车 7人。该说马了。秦俑和唐叁彩都堪称世界艺术珍品,但其中迥然不同的
战马形象却反映了中国战马的发展轨迹。与秦汉后在内外杂交下培育起来的硕壮
唐马相比,土生土长的先秦战马委实其貌不扬,矮小粗糙得令人沮丧。可叹中国
虽为世界马种发源地之一,本土及周边马种却先天不足,纵有吃苦耐劳的品性,
却失之速力。试想如若盛产宝马良驹,那麽凭着历代坚持不懈的马政,何愁不能
拥有傲视天下的滚滚铁蹄呢?

先秦战马主要分为中原原产马和西北秦马两支。前者虽然日后为极富耐力的蒙古
马淘汰,但从春秋卫文公时期,仅卫国就有体高1.38米以上的母马3000匹的记载
中,依然能略窥其当年风光。后者是历代西北战马的重要血统之一,也是如今中
国叁大名马之一─河曲马的前身,在战国晚期的强秦,其战马体高均在1.33米以
上。这些记载中的战马,固然与动辄 1.5米左右、速力兼备的地中海战马根本没
得比,但对只产小型马的中国而言,却堪称先秦时代劳动与技术的结晶。

供战马披挂的甲胄出现于春秋,这是中国最早的马甲,材料是表面涂漆的皮片,
绘有精美繁冗的花纹。威武的花纹除了能振奋军心,有时也是一种武器,据传晋
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将虎皮蒙在马背上,竟吓坏了对方战马。可惜古人并不像今
人那麽重视迷彩,这种战例也便寥寥可数。

战车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速与力的强大结合、是奔驰的堡垒,不过一旦考虑到其虽
经历了夏商的独立成军、西周和春秋的车步混编、战国的复归往古等变迁,却始
终恪守着步兵领队的角色,实际的机动性就大大值得怀疑了。

春秋是车战的鼎盛时期,也是车步混编的高峰,西周时每辆战车步兵15人的编制
,在春秋中期以后,已经发展为60人甚至更多,部署于战车的前锋和左右翼,有
如此庞大的直属步兵拖累,即便是更为灵活的骑兵,恐怕也无法指望有游击疆场
的自如了。两军在主将战车的肃杀战鼓中缓慢接近,当近至只有数百米的时候,
前锋一分,战车全线杀出,步兵紧随其后,轮碾声、蹄踏声、战旗猎猎、战鼓隆
隆、马嘶人喧霎时混为烈岚,破空箭雨下的人仰车翻之后,两股宽大的洪流猛烈
碰撞在一起,突刺、拦啄、闪避将血肉与沙尘搅拌─以上描述大约应是当时的战
场写照。战车主战的局面,时至战国有了变化。也许正为对抗战车,战国强弩机
构虽较简陋,凶猛却不逊于历代,据记载韩国强弩可至 600步,估计有效射程不
下 260米。弩外弓内的箭阵成了对抗车阵的利器,在强弩威力的笼罩下,皮甲的
防护顿显寒酸,使战车的性价比面临严重威胁,加之许多不便战车行驶的地域也
成为了战场,战车的主战地位开始没落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6-23 17:11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5-2-1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辛苦了!!!!
    jumbomout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2-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2-1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