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48
注册时间2004-10-22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日本刀的锋利-转贴,供商讨.
出口主力归出口主力,不见得代表日本刀真的那么棒,
在下看过Discovery、也看过NHK、学研、河出书房的书,甚至自己拿过刀,
结果得到的结论是:外国人都认为日本刀很好用、非常赞,
但是日本人(尤其是懂剑道、居合道的人)却多半不赞同这个意见,
而会认为武士刀是一种“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的武器,
至于没有什么武术修为的在下,当时试用过之后,
只觉“原来实际威力不过如此尔尔”,真是标准的“见面不如闻名”。
(要说好用,个人认为沙西米刀或开山刀都还比武士刀好用,
经过同一人测试后,发觉武士刀根本是以重量取胜,
扣除了那可怕的重量因素的话,三者的破坏力差不了太多,
而且武士刀的保养手续非常麻烦,坦白讲,在下认为这是“观用兵器”。)
个人使用经验+书本归结结论:
1.日本刀本身材质偏软(Discovery也做出同一结论),
可能有“防止折断”的弹性,但是刀锋非常容易缺口。
2.真正的高手都知道:武士刀杀伤力最强的部分,在刀锋前端五公分那一带,
(即“弯刀尖端”,武士刀威力最强的部分就在那里)
但是在连砍带劈的时候,不可能只靠那五公分杀敌,
有时使用者会用后端刀锋(接近刀柄处)砍,不过越接近刀柄,避震力越差,
短时间使用也就算了,长时间使用的话,不是缺口、就是刀子断掉。
3.事实上,武士刀的“斩れ味”的确相当好,
(国宝“童子切安纲”曾经创下“一刀斩断六具人体”的纪录)
但是要发挥最大的斩れ味,需要有一定的剑术造诣,
不是每个人随便拿起武士刀乱挥就可以斩断六具人体的。
有经验的人在斩击时会避开人体的骨头,但是乱战中,
有经验的人在斩击时会避开人体的骨头,但是乱战中,
根本没有那个时间让使用者考虑“我这刀下去会不会砍到骨头”。
(大太刀=野太刀的一种,但野太刀不完全等于大太刀,
在一些刀剑专书里头,似乎不喜欢使用野太刀这个名词,不知是何因由?)
俗称的“野太刀”的长度有时会更长(在下看过的最高纪录:180公分),
不过这种武器非得双手使用不可,而且必须“背在背后”而非“挂在腰际”。
这种刀威力高不高是见仁见智,不过在下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武器顶多只能在平地上使用,绝对不适合在马背上用。
以在下这种身材(160公分,以战国平均水准算稍高)而言,
在“从背上拔出一般打刀(六十公分)”时,就已经差点砍到自己了,
(在下当天拔刀时拔得卡卡作响,武士刀的主人被在下吓出一身冷汗)
要骑在马背上(多少会有震动)、从背上拔出“野太刀”,这恐怕会更危险。
在下之前曾经问过同一个问题(当时没考虑到弓长问题,倒是对方主动提到),
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人握弓的位置颇低(弓总长三分之二处),而不是正中央,
因此虽说弓身较长,只要经过一定的练习,在马背上左右开弓不是不可能。
(当时本来想请他实地演练,但是一时之间找不到迷你马,
因此只好委屈他一点、请他骑在五层跳箱上头演练,
结果“左右开弓”成功,只是姿势看来极为难看就是了......-_-;)
在下之前在文章里头也提过:西方人多半对武士刀赞誉有加,
Discovery的节目就是基于这个观点作出来的东西,
但是事实上,不论是看过往可考的维修记录、武士刀本身的结构,
或者是在下自己拿刀的实验结果,在下很难认同这个意见。
或许武士刀的刀锋部分当得起这个评语,
但是这跟整把武士刀好不好用没有绝对关系。
只要看过武士刀照片的人多半都知道:武士刀的刀柄是可以拆卸的,
但是只要刀柄里头的钉子(木制,在下一时忘记那根钉子的正式称呼)断掉,
整把刀会当场解体,除非使用者抱着手指断了也无所谓的觉悟,否则根本无法使用。
而很不幸的,在斩击的时候,刀柄必然必须承受某种程度的反冲力,
钉子自然也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因此如果使用者不太会用刀、
不懂得怎么把冲击力分散到刀柄以外的地方的话,
可能砍不到十分钟,那根钉子就会宣告阵亡。
而且根据成濑关次(刀剑修复家,在中日战争时,曾前往前线修刀)的纪录,
日本刀“非常容易受损,且保存不易”:
拿武士刀去砍石头、砍铁甲等较坚硬的东西的话,
武士刀的刀锋多半会当场出现缺口;
(打仗的时候,砍到石头的机率可能不高,但是砍到铁甲的机率可就很高了)
而且因为武士刀刀身很有韧性,刀刃不会因此马上断成两截,而是当场弯掉,
不过不论怎么说,一把“已经缺口+弯掉”的武士刀,
在实战上能发挥多少威力?恐怕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日本刀本身容易锈蚀,必须常常上油保养,
甚至每隔几天就必须完全拆解、上油整理一次,
(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只要家里头有搜藏昂贵日本刀的人都知道:
如果想维持这把刀的价值,大概就得每两三天拿出来上油、察看状况一次,
如果懒得上油的话,那把刀大概必须储存在可以控制温度、湿度的环境,
不然武士刀会很容易生锈、甚至损毁。)
要是不这么做的话,武士刀本身的强度会受到影响,
甚至可能会“生锈生到拔不出来”(成濑关次修理过这样的刀)。
关于得不得心应手这个问题,恐怕是见仁见智。
在下自己拿武士刀真刀(江户时期作品,总重量4.57公斤)试砍过原木茶几,
(在下160公分、52公斤,身材跟战国时代的武士差不了太多)
坦白说:扣除武士刀本身的“重量因素”不提的话,武士刀的表现实在不算很好,
在下拿武士刀可以砍下茶几一角,
但是在下拿西瓜刀、沙西米刀(当然要磨利),照样可以把原木茶几砍缺一角。
而且在砍的时候,在下反倒觉得有弯度的武士刀用来不是很顺手,
(要挥武士刀,不是双手动一动就可以的,如果不配上步伐的话,
根本无法挥刀,整个人会被武士刀拖着跑。)
砍下去的时候往往跟自己原本瞄准的目标不同、会砍到不太正确的地方。
如果以“折断率”来做基准的话,武士刀当然比西洋剑优秀,
因为武士刀只会“弯”、不会“断”,
而就算承受极大的冲击力,武士刀的刀柄里那根钉子也会身先士卒的断掉、
再怎么断也断不到武士刀刀身。
但是一把弯掉的刀、或者是一把没有刀柄的刀能不能够继续拿来战斗?
这恐怕有很大的问题。
更何况武士刀不但会弯、还会缺口,
砍到最后,武士刀就算没有弯,大概也已经砍得跟锯子差不多了,
(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各位可以去找找看“池田屋事件”后的刀拓,
在下以前看过一次:真的很可怕,武士刀竟然被砍出那么多缺口,
看起来比锯子还要像锯子......)
在这种情况下,武士刀没断是一回事,有没有办法继续战斗又是一回事。
所以武士刀本身的韧度的确值得赞赏,
但是只凭这一点,是不是就可以让我们断定武士刀是“冷兵器的终极兵器”?
在下个人持保留态度。
--
根据日本刀剑鉴赏家的说法,足利义辉在遭到三好、松永军围攻时,
把所有秘藏的名刀(据说共三十多把)拿出来、
一把一把脱鞘插在自己卧室的榻榻米上(想像起来颇为壮观),
然后从里头随便拿一把起来、出去杀敌,
等到刀子砍钝了以后,义辉就把砍钝的刀丢在一边、回自己的卧室换刀再战。
就连义辉这种“剑圣冢原卜传直传弟子、号称剑圣将军”的剑术大家、
可以“以一敌百”(甫庵信长记把他写得颇为神勇,真是一代猛男......)
的职业杀手级人物都免不了把刀砍得像锯子一样了,
更遑论是一般人?
更何况就连义辉这种高手也不敢“拿着砍得像锯子一样的刀战斗”,
那么在刀子缺口、弯掉以后,还有多少人能拿着这种武士刀战斗?恐怕会很有问题。
轻微的“刀锋变钝”的话倒还好,问题最大、也最常发生的情况是“缺口”:
万一武士刀刀锋缺口的话,磨利非得交由专人处理不可,
不然轻则影响刀用起来的手感,重则可能对刀身的强度产生致命的影响
(磨的技术不好,刀可能会变得很容易断),
不是随便任何一个人拿起磨刀石说磨就可以磨的。
(“太平记”里头,有足利基氏“大刀砍钝以后,立刻拿出随身小刀‘削’大刀、
把大刀重新磨利之后再战”的记载,但是这是非常紧急的情况,不是常态,
那把刀经过足利基氏这么一削,可能已经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害,
虽说后文没有交代,但是在下相信:足利基氏以后大概不会再带这把刀出战了。)
而且武士刀如果缺口过度严重(缺的很深)的话,
除了重铸(会对刀身强度造成毁灭性破坏,“一期一振”就是个好例子),
就只剩下研短一途可走,但是研短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良的技术,
不是在战场最前线可以进行的工程。
--
当人们陷入战争时,就算上帝大发雷霆也吓不了他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