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玩刀的时候,就动过量产、西方手工、东方手工刀各攫取其精品代表作收入囊中,相互比较印证的念头。无奈预算有限,只能从量产玩起,手工作品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虽则如此,但我一向喜欢在具备实力之前先搜寻合适的目标,明确了方向,才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东方手工毫无疑问,传统武士刀是绝对合适的代表。西方手工刀流派众多,各有侧重,有代表性的实在太多。这几年来,西方手工刀在国内最火热的一个流派,是兼具实用和审美的锻造派。几年前我也是受论坛影响,对此派作品深深着迷,费了好一番心思去了解。Kevin Casey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个比较符合个人审美,又颇具西方定制手工刀匠代表意义的一名刀匠。后来机缘巧合下,找到刀匠本人定制了一把他的顶配作品,加上雕刻,整刀等待了一年多才完成,算是小小圆了一把定制刀梦。 关于Kevin Casey其人,以及作品介绍,刀友论坛西门兄、跳跳兄都有非常详尽的介绍,珠玉在前,我就不宜献丑了。在这里我换一种思路,通过从西方手工刀相对于东方手工刀的特点分析的角度来写写这把刀。 第一个特点,是张扬。西方锻打派喜欢通过不同性质的金属,按一定规律排列,锻打后经过酸洗凸显出各式各样炫丽多姿的大马花纹,不管是在何种光照条件下,都极其鲜明亮眼。相比之下,东方派的传统日本刀就要内敛得多,多层折叠锻打后,通过天然砥石的磨砺将不同结晶状态的金属反光特性表现出来,在特殊的光照角度下才能呈现出地青刃白的视觉效果。前者如西方美女明艳不可方物,后者如东方美女犹抱琵琶半遮面。Casey的拿手好戏是高密度的羽毛纹大马,他的羽毛大马为何被称为当世第一,窃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密度高,纹路细腻,要知道大马花纹越是密集细腻,锻造复杂性和锻造控制力的要求就越高。二是羽毛的中线聚而不散,而且随刀型弯曲,中线两侧是相对对称的,使得整个刀身和真实的羽毛非常神似。要知道这一点其实是非常考究功力的,相信玩过一段时间的刀友多多少少都见过那些松散的羽毛中线,或者是中线与刀型搭配失当导致非常难看的作品. 第二个特点,是华丽。近年来锻打派越来越从实用朴素风转变为华丽风,靠什么来体现华丽?雕刻。尤其是那种大量采用黄金、宝石的繁复雕刻。西方人不吝于通过名贵材料、消耗大量工时,使得作品展现出人人可见、可欣赏的奢华美感。东方手工刀则全然不同,看日本刀,装具永远是陪衬,主体永远就是那一根根看似灰不溜秋不甚起眼的铁条子。即便是刀身偶尔会有龙、梵文之类的雕刻,也是清淡素雅,毫无镶金嵌银的华丽感。孰优孰劣则各花入各眼,但不管怎样,西方刀具与雕刻的结合相得益彰,确实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多数刀匠(不仅仅限于锻打派),都会有长期合作的雕刻师,这是两人风格经过长期磨合达到和谐稳态的结果。巴斯特不必说了,夫妻档。AKI 老牌巨匠Johnson近年来和雕刻协会主席Barry Lee也是经常合作。Kevin Casey 也有自己的御用雕刻师,David Riccardo。这位大师的雕刻风格与Kevin Casey的大马锻造风格相近,也是比较繁复、细腻的,也许就是这两位大师能长期合作的原因之一吧。Riccardo近年来新晋美国武器雕刻协会(FEGA)大师级雕刻师(类似ABS的MS级刀匠),也是雕刻界颇有名气的一员,2017年AKI展会中,他更是和顶级艺术刀大师沃夫冈合作了一把作品,在顶级展会中也算是首次暂露头角。 在西方手工刀中,往往出现雕刻价格贵于刀的情况,Barry Lee和 Johnson合作的大熊就是一例,我定制的这把作品也是如此,不幸中的万幸是,Casey和 Riccardo谈雕刻价格的时候,Riccardo当时还没有晋身大师级雕刻师,雕完不久就升了。雕刻的耗时似乎也不亚于刀,Casey原本答应半年内能交货,但是可能会受到雕刻师的影响,他说保证他本人负责的工序能按进度进行,结果果然受雕刻排期和进度影响,延迟了大半年,历时一年几个月才交付。Riccardo本人对雕刻作品也很满意,除刀身外,护手、尾铁等部分360度无死角地都进行了雕刻,采用大量的黄金,通过花瓣、藤曼构成一个个方形或菱形的细腻图案,展现出浓浓的波斯异域风情,也是雕刻师的一番苦心设计。 第三个特点,是“荤”,喜欢采用角、牙、皮等动物材料做刀柄、刀鞘。而东方传统日本刀,就比较“素”,喜欢用木头做刀柄刀鞘。其实这个特点没啥道理,日本刀的实战柄卷,用的鱼皮也是动物材料,角牙用的不多也是和地理、生态环境特点有关系的。用朴木制造而成的白鞘,主要还是保存用。不过不可否认,东方刀具内敛的文化特质,确实和朴木这类素净的材料搭配更为相得益彰。Casey的这把刀,刀柄用的是最高等级的琥珀鹿角,打磨处理得非常到位,整根鹿角质感温润如玉,色彩如同日落时出现的火烧云一般绚烂(请原谅渣图很难表现美感)。 第四个特点,是手感和重心处理得当。这个特点其实不算是西方手工刀的普适特点,而属于锻造派的特点。与艺术刀不同,锻造派制造刀具的初衷,还是为了实用,自然特别重视手感。Casey虽然不属于ABS体系的一员,但是出身制刀世家,这点功力还是有的。手感表现好在哪?一是靠近护手处细,向刀尾巴处逐渐变粗。靠近护手处细是为了方便做更精确的切割动作,逐渐变粗是为了不容易脱手。二是鹿角的天然纹路增大了握持的摩擦性,不易打滑。重心的处理并非完全处于护手处,而是略微偏前,可能是为了增加格斗刀前劈和穿刺的威力吧。 文章写到这,又是罗里吧嗦数千言。平心而论,由于后来玩刀理念的变化,Casey这把刀我并非十分喜欢,但是作为我的第一把定制刀具,第一把有代表性的西方手工刀,还是非常有纪念的价值,写着写着就收不住笔了。这篇文章也算是回应我上一篇玩刀心得结尾的内容吧:比较东西方手工刀的异同。我玩刀的最大乐趣,就是比较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化、民族、历史、环境特征是如何作用于手工作品,从而产生差异的。但是目前的收藏体系远远还称不上完整,这个宏大的课题,待日后有机缘再细细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