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603
注册时间2005-3-3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2-15 15:54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今年我打算增加一个站内的热门标签,就是罗老师常说的“启发”,今天的启发来自于那些“生存狂”。
据说国内有大约50万名生存狂,这个数字来源也不怎么靠谱,只是把几个贴吧的人数加到一起算出来的。
这些贴吧的主题,是讨论为了应付极端情况,该怎么储备物资、训练求生技能,讨论者大多是过去的军迷、户外迷,大家纷纷转向生存话题,当然也和一年来的经历有关系。
为生存做预案是一件很传统的事儿。在大部分历史阶段,人都在为生存而忙碌,人类安稳的日子没有我们习惯的那么多。
在日常生活之外,各国都有负责紧急情况的物资战备和应急管理部门,我们经常在公寓楼、商场的地下车库里见到带标识的人防工程,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在家里准备个应急背包,日常进行防灾和急救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生存狂为这些看上去的小概率事件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有点大,乃至把生存预备当成了一种狂热的爱好和生活方式。
生存狂自称为“末日准备者”(Doomsday Prepper),信奉“生存主义”。这两个称呼起源于冷战时代的美国。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前后的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人的确是有理由认为核战争一触即发,美国本土会变成一片焦土,于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们在自家后院挖地窖、储备食品、水和枪支弹药,计划就在后院的地底下至少生活几年。
今天的末日准备者已经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假想里的末日成因也不完全一样。除了核战,还有传染病大流行、地球磁场倒转、能源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等等。极端的末日准备者会每周花费 50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储备物资,给自己和家人搞生存技能训练和演习,加固自己修建的地下堡垒。
真的是地下堡垒,有部纪录片叫《末日求生》,专门记录美国各地的极端末日准备者。有的人买下废弃的导弹发射井,改装成了坚固的地堡,建了独立的发电机、蓄水池、垃圾处理和安保防御系统;有个富翁按豪华酒店的标准,盖了间位于地下 53 米深处的生存酒店,带游泳池、电影院和私人安保武装,能容纳 70 名住客,每间套房价格 150 万美元,这个项目一发布就卖光了。
这些人的精神境界比较一般,更值得尊敬的准备者是以人类未来为念的。他们把用过的校车埋进地下,改装成附近儿童的避难所和末日到来后的学校。这也更符合真实的生存策略:即便遇到劫难,人还会是重建文明秩序,追求群体生存,建立社区性质的互助防护体系才能真正保障安全。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比其他人多吃几包方便面。
这些贴吧里还有一种说法,即便是开玩笑也很让人讨厌,是“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好像文明还没消失,说话的人就不想再做文明人了。愚蠢看起来像智力缺陷,其实还是道德缺陷。这种人在历史上也有原型,就是那些乱世里的暴民或者流寇。
积极为灾难做准备的生存狂到底是妄想严重还是理性呢?不能妄加评论,我读过几位生存狂的自述,他们有的是医生,日常见识了太多的意外,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过自然灾害,认为“不应该害怕灾难,但是不能没有准备”。
他们的应急措施也挺有章法,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型的“每日应急包”,同时在家里准备一个紧急撤离包,包括三天的生存所需,还有可以在断电后向外发送信息的照明和通讯设备。
那么,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和装备是什么呢?
是野外辨别方向、生火、捕猎还是急救?是指南针、饮用水过滤器,还是多功能的户外刀?我发现都不是,而是一套思维方法。
就算你自信不会遇到末日准备者所假想的未来,这套思维方式也是有启发的,它能帮助我们应对广义上的困境。
英国军事部门的首席生存教练约翰·哈德森写过一本《学会生存》,分析了人类在灾害史和军事案例里的生存表现。哈德森说,自己一辈子学习和研究生存的技巧,最后发现:所谓生存就是学会一个简单的模板,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
这个模板叫“生存三角”。它初听起来有点儿鸡汤,其中的三个要素是:希望、计划和努力行动。
人需要建立这个三角思维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已经有 20 万年的时间没有进行硬件升级了。所有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遇到意外时,绝大多数的反应都一样,不是电影里的惊恐,而是呆若木鸡、无所适从,这是本能决定的。
如果想保证自己求生,需要学会建立这样一套思维方式:“我现在能做点什么来改变我的处境,我会开始变得有掌控感;如果我开始掌控局面了,那我就可以延续希望;有了希望,我就可以继续制订计划;有了计划,我的努力就会以最有效的方式直达目标”。
画出图来,就是一个滚动中的三角形:希望、计划和努力行动。求生者遭遇意外后,如果头脑里缺少这三个要件中的一个,就不太可能活下来,缺了两个,那就肯定没救了。
理论上说,倒是有一样东西可以置换三角中的一角,就是运气,不过运气是没法预计的。人在野外很快就会发现:并没有人比别人更应该活下去。
“生存三角”具体的作用是什么?
先来说一个悲惨的例子。话说二战期间,一艘英国商船在距离陆地 700 英里的海上被德国军舰击中,有七名船员上了救生艇,其中官阶最高的是大副巴里·丹尼,他成了船员中的力量之塔,承担了分配水和饼干、指挥照顾伤员的职责,还每天负责记录航海日记。
可是刚才说了,这是个悲惨的故事。当救生艇在 70 天之后抵达陆地的时候,船上只剩下 2 名船员,丹尼大副在第 13 天就去世了,是跳海自杀的。这艘救生艇现在就陈列在伦敦的一家博物馆里,可以复盘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前 10 天,丹尼大副的行动很积极,在日记里写到“大家情绪高昂”,在第 11 天,一个船员因为败血症而死,丹尼变得情绪低落。
生存专家哈德森分析,丹尼把那个船员的死看成了自己的失职,变得自我怀疑,接下来,他陷入了求生者在逆境中常见的“退缩”阶段。这个窗口期大约会持续三个小时到三天,事实上,他作为一个领导者,此时应该把“让所有人获救”的目标迅速调整为“让尽可能多的人获救”,重新制定计划。然而他的行动停止了,连这一天之后的日记都是由其他船员在记。
几天后,丹尼居然对剩下的船员说:“我要跳进海里去,谁跟我一起?”有个工程师真的和他一起跳了海。
那么幸存的两名船员是怎么挺过来的呢?他们做的事很简单,就是每天在船舷上刻下一道印,这件事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挣扎还有效果,船还在朝着岸边前进,他们还不断整理船上的救生绳和救生圈,增加自己的掌控感。
哈德森说,在类似情况下,无论做什么,只要看上去有建设性,就有利于重建“生存三角”。有一个典故是英国人喜欢在战壕里泡茶,好像是为了显示自己从容的风度,其实泡茶就是重复日常生活习惯,增加内心的掌控感。包括坚持在海上记日记也是,写下日记就是希望有人将来能看到。
那么该怎么训练自己建立希望呢?有一位英国飞行员,二战期间在马来亚丛林里坠毁,他一边逃亡一边不断破坏日军的运输和通讯设备、成功地打了三年的游击战,他说:“你的态度决定了你会沉沦还是会生存。丛林本身是不好也不坏的,是人的想法给它们分出了好坏。”
这位英国飞行员的特定心理训练方式是:具体地想一想,如果受不了这种逃亡会怎么样?军队有一句格言:“宁可逃亡千日,也不当一天囚徒。”
所谓求生,就是对平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行归纳,想一想你应该做什么才能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
好,那么该怎么制定行动计划?
计划的关键是明白在当前处境里,自己最脆弱的地方在哪,然后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比如要首先保护好自己,不能受伤,不能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其次,让救兵知道自己在什么方位,留下明晰的信息;然后,获得水和食物;最后,分辨方向,知道自己该朝哪里走。你就会对可能到来的伤害有所应对,提升接下来行动的效率。
1971 年,在秘鲁的丛林里曾经发生了一次空难,坠机后还有十几名乘客存活,但唯一获救的是一个 17 岁的少女,她从小跟随科学家父母接受过丛林生存训练。
在遇险后的行动很有计划性:她双腿受伤,在坠机现场先进行搜索,找到了一包糖作为食物。然后她判断现场的树冠太厚,空中救援者看不到地面情况,于是沿着溪水的声音爬行,因为跟着流水可以找到人。她拖着受伤的身体在丛林里爬了一周,一旦想到过去学过的生存方法,就会在目前的情况下试一试。
那么,在这些计划里,包括哪些有用的行动?
先说我们日常可以做的。就像刚才说得那位少女那样,也像很多不算走火入魔的末日准备者那样,我们的确需要提前进行演练,才能保证遇到意外的时候不是傻站在那儿慢吞吞地等着大脑重启。
英国空军飞行员的一个固定训练科目,就是在半夜里从直升机上被扔下去,躲避追踪队员的追捕,这是在模拟在敌占区里的求生反应。最好的行动准备就是把这些事情先做一遍。
如果真的身处意外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是观察,尽可能收集信息。商业飞行员也有一项日常职业素养,在住进国外的新酒店之后,先检查房间里的应急装备和紧急逃生路线。
我觉得有位贴吧里的生存狂也抓住了这个末日准备的要义,他认为最基本的准备不是每天练习射箭和钻木取火,而是先骑车在家附近转转,弄清住所周边可以利用的消火栓、地下室以及公共设施的情况。
不管具体做什么,只要能搜集信息,搞清楚当下的状况,就可以把自己从“受威胁”的环境中拽出来,重新启动理性的、反应慢的那部分大脑,进入到有希望、有行动力的乐观状态。
希望这些紧急情况下的生存策略对你也有启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