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大银行扣除补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彭博社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并不是越大越好。以美国的银行为例,美国五家大银行的利润总和几乎等于政府给它们的财政补贴。
但美国各大银行上月公布的盈利数据显示,美国的银行似乎盈利状况良好。2012年全年,美国资产最多的银行摩根大通净利润213亿美元,每股盈利5.20美元,大大高出2011年全年190亿美元、每股4.48美元的表现。美国投行领军人物高盛表现同样不俗,2012年全年高盛净营收341.6亿美元,净盈利74.8亿美元。每股盈利14.13美元,远高于2011年的4.51美元。美国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去年全年利润从2011年的14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20亿美元。花旗银行略逊一筹,利润同比下降,但依然好于华尔街预期。
情况真的如此吗?
美国银行盈利能力堪忧
高盛银行曾在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美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正在大幅下降,远不能赢回资本成本。据统计,银行业的资本成本大概占资本总量的8%到12%之间,也就是说,如果银行净资产收益率(ROE)不及12%,那资本利用效率就太低,银行就是赔本赚吆喝,白忙活一场。
而现实是,目前美国银行业平均ROE不及12%。高盛在9月底的一份报告中称,当前美国银行业的资本盈利不及成本,原因更多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挑战。当然,目前美国银行业盈利困难与缓慢复苏的全球经济关系很大,但除此之外,新巴塞尔协议以及各种各样的监管新规,都是导致美国银行业资本成本不断上升、盈利能力大幅受损的主要原因。
按照麦肯锡公司的数据,目前美国的银行业的成本收入比约是68%。麦肯锡曾预计,一家银行要想让资本收益大于资本成本,就必须把成本收入比至少降到51%。要达到这一目标,大多数银行起码要花上几年时间,并非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高盛的报告说,在监管压力下,美国银行业去杠杆化过程一直在继续,更低的杠杆率和更高的风险权重降低了银行发放抵押贷款的收益率,也大大削弱了存款业务的盈利能力。而且,未来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困扰银行总裁们,比如一直主张拆分大银行的沃尔克规则细节尚待确定。
对于QE3对银行的促进作用,市场如今也持怀疑态度。QE3拉低了长期利率水平,虽然可以刺激抵押贷款需求,让银行从中受益,但同样也有巨大的副作用。QE3实施后,富国银行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间的利差已经从3.91%降至3.66%,这势必影响存贷款利差,削弱银行盈利能力。尤其对那些主要依赖存贷业务的小银行来说,低利率环境对盈利的侵蚀更为明显。
美国大银行没有为国家赚一分钱
美国五大银行的盈利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因茨大学合作的研究指出,纳税人的补贴让大银行的借款成本下降了0.8个百分点。这个折扣率适用于所有的负债,包括他们发行的债券以及存款。
彭博社指出,这个数字虽然看上很小,但却导致了惊人的后果。按资产计,美国10家最大银行的负债乘以0.8%,得出的数字意味着纳税人每年补贴他们830亿美元。美国政府把每年税收3%补贴给了大银行。
五家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富国和高盛,每年获得补贴金额总计达640亿美元这几乎已经与他们的年利润持平。换句话说这些占据了美国金融业制高点金融巨头(五大银行的资产总值近9万亿美元,比美国经济总量的一半还多),如果得不到补贴只能实现盈亏平衡;很大程度上讲,他们报告的利润都是纳税人对其股东的转移支付。
银行都有变成“大而不倒”机构的动机,规模越大那么他们倒闭造成的破坏就越大,那么就越有可能获得政府的救助。其结果就是:越是潜在具有破坏力的银行,就越能够以低利率借款。
无论是银行高管或者是股东都不愿意改变巨额补贴这一现状。相反金融业在每一个竞选周期都斥资上亿美元游说以维持政府补贴。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个臃肿的金融业和经常性的信贷过剩。 彭博说任由其发展下去的话,这些“超级银行”要求的救助将超出政府能够负担的能力之外。
彭博社称,监管者可以通过降低补贴改变这一现状。其中的一个方法便是向股民要钱:提高股民股本的扣除比例,用来支付银行的日常开销。至少这样依靠国家纾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国际通行的扣除比例是1/33,但我们建议将这一比例提高至1/5)。此外当银行陷入麻烦时,可以让某些债权人比如储户承担损失。第三种方法就是严禁银行利用财政补贴进行投机交易。
彭博社称,一旦持股者充分认清大银行的盈利能力有多差,他们可能会敦促银行进行改革。这会带来一系列的改变,他们会要求削减高管薪酬,还会促使臃肿的机构拆分成易于管理的更小的单位。这些市场的规则可能不会取悦大银行的CEO们,但这至少能避免我们付钱给银行,请后者把我们推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