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218
注册时间2010-10-17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金牌灌水王 于 2013-3-22 10:21 编辑
1、
1、 炼钢
日本刀的材料钢,被称作玉钢,以日本传统土法炼成。用たたら(Tatara)来炼纯度很高的铁,在其过程中就产生了在日本刀制作中不可欠缺的玉刚。
2、 水减
即淬火工艺,淬火即所谓的热处理,日本称为水减(みずへし,Mizuheshi)。从现代材质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步骤算是刀匠控制钢材含碳量的手法。 刀工将加热后的和钢锤打成扁平的厚度为约5mm的薄片。钢片成形后,刀工会用水将其急速冷却。可使钢多余的含碳部分剥离。使刀身具有良好弹性,刀口坚硬不易缺口。刀匠要对钢片的温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极准确的把握,才能够得到含碳量合适的材料。
3、 锻炼
刀工将烧红的钢块捶打锻造,钢块捶打开后再折叠起来捶打,如此反复,捶打到第10次,就会有1024层的钢材,通过这一步骤,可将钢中硫等杂质和多余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钢材弹性与韧性。
4、 钢材搭配
刀工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刃金(はがね,Hagane)、皮鉄(かわがね,Kawagane),将碳素含量少而质软的心鉄(しんがね,Shingane)包裹起来,日语称做造込(つくりこみ,Tsukurikomi),这样的双重构造是日本刀的一大特点。外侧的刃金和皮鉄使得刀锋利而且有适当的硬度不至于弯折。
5、 素延
将刀的形状捶打延长成长条形,叫做素延(すのべ,sunobe),在这个阶段基本出现刀的雏形。这一步完成后,刀工会将最前端部分切掉,来制作刀尖。
6、 烧入
“淬火”最后一道火锻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调制出烧刃土(やきばつち,Yakibatsuchi) ,再将成形的刀身用烧刃土包。经过特定的加热时间,刀匠就会刀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却,进行另一道淬火工序。通过此步骤刀变得更硬更锋利,刀身产生弧度,刀的表面生成一层非常坚固的“马登斯晶体”或称“麻田散体” (Martensite)。
7、 收尾
此时刀已基本成型,需要开始转入更细致的深加工。
8、 锻冶押
调整完成焼入的刀的弯曲度、刀工进行粗略的削制。此时检查修整细小的瑕疵、刀体形状等进入最终调整阶段。
9、 茎
为安装刀把而留出的部分,日语称为茎(なかご,Nakago),也可以写成中心,中子。刀工调整茎的形状、开一个镶嵌刀柄时使用的目钉穴(めくぎあな,Mekugiana)。并且刻上鑢目(やすりめ,Yasurime)。这个部分容易生锈,根据锈迹可大致判定刀的年代。
10铭切
一般刀工在最后将自己的名字、住所、制作年月铭刻在茎上。严格讲,铭是被利器 "切" 在或 "錾" 在茎上的。
以上步骤完成后,刀工的工作告一段落,研磨、造鞘、装饰、卷柄等工序另有专人负责,不属于刀工的工作范围。
日本历史年代表(注假名)
縄文时代 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公元前7000-公元前300
弥生时代 やよいじだい 公元前300-300
大和时代 やまとじだい300-520
飞鸟时代 あすかじじだい
奈良时代 ならじだい 710-784
长冈京时代 ながおかきょうじだい 784-794
平安时代 へいあんじだい 794-1192
镰仓时代 かまくらじだい 1192-1333
南北朝时代 なんぼくちょうじだい 1333-1392
室町时代 むろまちじだい 1392-1573
戦国时代 せんごくじだい 1477-1573
安土桃山时代 あづちももやまじだい 1573-1603
江戸时代 えどじだい 1603-1868
明治时代 めいじじだい 1868-1912
大正时代 たいしょうじだい 1912-1926
昭和时代 しょうわじだい 1926-1989
平成时代 へいせいじだい 19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