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440
注册时间2005-9-3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6-26 09:51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楼主 |
发表于 2005-10-2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3
哥萨克这个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族群,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潮中时而被推上浪尖,时而跌入深
渊,命运多舛、历经沧桑,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那热情豪爽、好勇斗狠和放荡不羁的性格。
哥萨克人从不堪忍受封建农奴制压迫而逃往之日起,就注定了他们是俄罗斯最具反叛精神的人群。无论
在沙俄时代,还是在苏联时期都发生过哥萨克的反抗行为。在中世纪的俄国,哥萨克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随着自身的发展,内部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一方是拥有大量土地、享有种种特权的上层首领阶层;
另一方是下层贫苦的哥萨克农民。连年征战和繁重的军役使他们苦不堪言,哥萨克农民曾多次举行暴力
反抗并成为俄国历次农民起义的主力军,如1670---1671年拉辛领导的农民战争和1707---1709年的布拉
文起义等,其中1773---1775年普加乔夫领导的武装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这次席
卷俄国东南60余万平方公里、有10万人参加的武装起义极大地震撼了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起义虽然失
败了,却对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哺育了俄国革命的先行者——十二月党人。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对哥萨克组织的取缔和镇压,特别是30年代初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过火
行为,引起了一些地区哥萨克的激烈反抗。
哥萨克的这种鲜明的性格特点是由其所处的历史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宗教,哥萨克的灵魂
东正教和天主教同属基督教,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大教派。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
米尔一世将东正教正式定为国教,从此东正教扎根于俄罗斯大地绵延千年而香火不断。
以俄罗斯人为主体的哥萨克早就皈依了东正教。1354年在顿河上游地区建立了新梁赞教区和萨拉依斯克
教区,这是哥萨克地区最早的东正教区。但是由于早期的哥萨克流动性很大,每一代人在同一地方居住
的时间平均没有超过25年,因此在16世纪末之前哥萨克没有自己的教堂。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
着哥萨克居住的相对稳定,才渐渐有了规模较小的简易教堂。
俄国统治者非常重视利用宗教来加强对哥萨克的控制。1652年在顿河哥萨克首府老切尔克建成的耶稣礼
拜堂,就是沙皇阿列克谢 ? 米哈依洛维奇赐建的,这是顿河流域第一座正规教堂。到18---19世纪,东
正教堂已遍布哥萨克大大小小的村镇。
早期的教堂均为木质结构,既不结实又易起火,耶稣礼拜堂就曾两次因失火而焚毁,直到1706年在老切
尔克新建的耶稣礼拜军事教堂才改为石头结构,这是彼得大帝拨专款敕建的。建筑材料专程从莫斯科运
来,并由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师按照乌克兰巴洛克的建筑风格设计建造的。教堂内部用金银珠宝和钻石镶
嵌,神像和器具均为彼得大帝所赠,整个教堂雍容华贵、金碧辉煌。教堂建成后,彼得大帝曾亲临拜祭
,此后历朝历代有不少沙皇和王公显贵来此做过礼拜。
哥萨克地区的教会通常直属于莫斯科罗斯大牧首,由其直接向哥萨克教区下指令。为了便于哥萨克在行
军打仗时做礼拜,在军中设有神职人员------神父。但是在18、19世纪以前,无论教堂或军队都没有专
职神职人员,而是从普通哥萨克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基本没有受过正规的神学教育。直到19世纪下半叶
上述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
宗教是哥萨克的精神支柱与灵魂。它对于哥萨克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宗教不仅是一种
信仰,而且是一种世界观。哥萨克把宗教视为精神积极性的源泉,斯拉夫人固有的灵魂和东正教的灵魂
这两种灵魂的融合构成了哥萨克人的世界观,从而决定了其本质上的特征;第二、哥萨克地处欧亚两大
洲,来自东西南北的多种教派汇聚在这里,因此东正教对于抵御外来宗教文化,尤其是西欧天主教的侵
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三、哥萨克长期处于征战厮杀的环境当中,生活艰苦、生死未卜,面临着极
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宗教对于其团结内部、鼓舞士气、战胜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
弘扬东正教、效忠沙皇和保卫祖国是沙俄时代哥萨克的三大任务。把弘扬东正教放在三大任务之首,可
见它在哥萨克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当时信奉东正教的哥萨克占其人口的97%,只要到哥萨克最集中的罗斯
托夫州和克拉斯诺达尔斯克边疆区走一走,你就会看到,在顿河沿岸星罗棋布的哥萨克村镇,无论其大
小贫富,每个村镇最高大、最气派、最漂亮的建筑就是教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于顿河哥萨克首
府新切尔克的军事升天大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805年,1905年建成,历时整整100年,其间三次重建。军
事升天大教堂高74.6米,可同时容纳5000人做礼拜,是仅次于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和圣彼得堡伊萨
基辅大教堂的全俄第三大教堂。这不仅显示出哥萨克在当时俄国社会的显赫地位,而且表明了宗教在其
精神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哥萨克的出征、庆典和生老病死等众多仪式都要在教堂举行。
在上世纪20 --- 30年代宗教曾一度遭到封杀。由于历史的原因,俄罗斯东正教的上层人物与沙皇政府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十月革命后,他们中的大多数或公开或暗中支持白卫军反对苏维埃政权,结果导致
许多教堂被毁,财产被没收,贵重物品被拍卖。在30年代,随着苏共党内极左思潮的泛滥,一场灭神运
动使宗教面临着更大的厄运 哥萨克地区的教堂也有不少被毁或挪作他用,例如库班哥萨克著名的巴克罗夫教堂在内战时期曾被当作马厩,1932年成为无神论博物馆,直到1948年才得以恢复
上帝赐予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其丰腴的土地、充沛的雨量、广阔的原野与秀美的山河生成
了哥萨克直爽、豪放,富于激情和缺乏理性的原生态族群特征。然而,哥萨克的特性更多地是受到外来
文化的巨大影响。
哥萨克的发源地顿河流域和黑海沿岸地区平原与高山相伴,陆地与海洋相连,民族杂居、小国众多。这个
地区长期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13---15世纪又有鞑靼蒙古人对罗斯人长达近240年的统治,1453年拜占
庭帝国灭亡之后,奥斯曼帝国又侵入了这一地区,而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劫掠和骚扰则一直持续到18世纪
末。东方文化、拜占庭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与融合。
以蒙古人为代表的亚洲各游牧民族能骑善射、粗犷豪放的马背文化和以土耳其人为代表的穆斯林民族骁
勇斗狠、争强好胜的伊斯兰文化,赋予了哥萨克不同于传统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犹如美国
开发西部的牛仔,把自己变成了半印第安人,彪悍而富有野性。
俄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在他的小说《塔拉斯?布尔巴》中有关哥萨克人特有的生活场景的
刻画,就是对这种性格特征的生动写照:平日里,哥萨克除了干活就是拚命地游荡、喝酒,尽情地放纵
、欢乐。只要村长站在广场上振臂一呼:“耕田的人,制荞麦的人,牧羊的人,跟娘儿们胡搅的人!你
们别再跟着犁耙走,把黄皮靴踩在泥土里;别老腻在婆娘身边,消耗骑士的精力啦!该是去获得哥萨克
光荣的时候了!”于是男人们立即放下活计、扔掉酒杯、离开女人温柔的怀抱,拿起武器,纵身上马,
晃动着闪亮的马刀呼啦啦绝尘而去……。
横跨欧亚的地理位置和东西方多种文化的交汇与碰撞赋予了哥萨克以下族群特性:一是文化的多重性
;二是多种文化价值观集于一体的冲突性。专制与自由、暴力与人道、国家至上与无政府主义、盲从与
极端个人主义等等处于经常不断的矛盾与冲突之中;三是多重性与矛盾性使其具有非此即彼,好走极端
的摇摆性;四是易于冲动而缺乏理性;五是侵略扩张性。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扰和险恶的生存环境,使
他们为了摆脱异族的奴役转而奴役其他民族。几百年来,在沙皇的纵容和利益的驱使下,哥萨克的领土
扩张从未间断过。
开放与自卑、善良与残酷,对神灵的虔诚与亵渎、对统治者的忠诚与反叛、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与压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