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623
注册时间2003-7-24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3-6-26 14:31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8世纪中叶德国多功能折刀
火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可以说跟作为沿用至今的刀一样,是不可估量的。在很长时间里,世界各地获取火的工具是一样的,燧石,硬度超过62的碳钢。于是就有好事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连同笔刀,木塞锥,锥子,组成了有文献记载保存最完好的德国最早的多功能折刀。
黄铜刀枕,钢铆钉,钢衬片,牛骨贴片,代表了当时的典型风格。
既然是多功能刀,而不是钳子什么的,那一把主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主刀的刀型在我看来应该是胜任各种工作之后依然稳定的,换句话说,未必特别适合做某项工作,但是能做。而不管它切割过什么东西,打磨,修整之后同出厂时的刀型相比不应该有很大变化。刀尖足够尖锐,但是在穿刺常用切割对象时不易折断,刀腹留出余量,刀根同样留出余量。设计风格,文化底蕴可能会各不相同,但是从实用角度上看,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目的相同,形制的变化并不会很大。
一把实用的多功能折刀,而不是用来摆放在橱窗里展示刀匠所做的所有刀型,也扔在行囊里以备不可预见的需要时用的,它的功能必定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那么让我们来看看250年前一个普通德国人每天都干点什么吧,切肉,火腿,面包,抹黄油,这些工作决定了主刀用不着太长,也不必厚得变态。鹅毛笔用一段时间需要重新切笔尖,或者重新做一根,所以他需要一把平刃的可以在小木板上直切的小刀,刀尖一定要尖锐,以便开出笔尖导墨槽,在导墨槽底部扎个圆洞会比较好些,一是书写通畅,二也能防止导墨槽继续开裂,锥子他也需要,同时在清理诸如枪械,靴刺等等当时用的到的机械的时候也用的上,当然给皮具打眼锥子也很好用。法国有好葡萄酒不代表说德国的葡萄就不好,德国人可不是拿啤酒配正餐的农民,著名的葡萄酒大道沿线不妨顶级产地,虽然他可能对他的软木塞锥可能很不满意,装在刀柄的一端很不好用,但是除了忍恐怕没别的办法了,改装在刀柄的中部那要在100年后才由比他更痴迷于葡萄酒的法国人发明出来。刀背用来打火,德国人么,折腾个钢钢铁铁热处理什么什么的还是不在话下的。
现在转回头看看主题贴里那把200年后的瑞士邻居家当兵的孩子手里那把制式装备,再看看自己手里的02版士兵刀,看看我们每天的生活在这250年中究竟改变了多少,相信能理解一点我对这些不是粉末钢保持度一般动不动就生锈的老家伙们痴迷不改的原因了吧?呵呵。
由于刀柄背部的高硬度碳钢为了满足打火的功能没有回火,如果它掉落在坚硬的地面就可能损坏,而火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每天要用,时间长了磨损严重或者退火,因此多功能打火刀流传到现在的并不多,一位拥有6000把藏品的藏家尽毕生所能方才只得35把。时间,飘过就飘过了,它带走了许多曾经的文化,曾经的经典,但也会偶尔遗留些痕迹,外星人是不是来过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我不知道,地球人留下来的我已经很满足了。虽然我总以没时间没资料推脱不作功课,但是老天总是给我些小礼物,能把玩,跟大家共赏,我很感恩。
别怪我懒,其实是知识有限,暂且只写这些吧。去给你的瑞士军刀上上油,修整一下吧。以我篡改了的ZIPPO的一句广告词做结尾:Don`t lose your swissknife, liftime friends are rare.
[ 本帖最后由 刃阁 于 2006-1-18 11:05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