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4|回复: 10

瑞典粉末钢热处理现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1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选用瑞典粉末钢作了若干次热处理。

多次实践发现,它们有个显著特点,即淬火后若干时间非常柔软(与未淬火前相比)。这种现象已经在RWL34单体钢及大马钢上若干次实验,直接见证过有bbk、刀觞。

因为没有热处理过其他钢材,仅感觉这是个不普通,但很有意义的现象,为此征求大家的看法。(作过刀具热处理的朋友都知道,热处理变形是个比较严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热处理往往发生在较晚工序,变形的问题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最初发现这个现象是热处理电炉刚到,处理钢材里有两条大马钢(300mmX35mmx4mm),淬火后(冷却到室温)其中有一条略有弯曲,想反向弯曲较直。根据经验,如果是淬火钢,必须使较大力量,因此用虎钳夹住弯曲点下方,用手使大力反向弯曲。但结果是钢条上部立刻弯曲,因为是新炉,感觉结论是没有淬上火,较直后又重新作了热处理。但以后发现,同时处理的另外一条硬度却没有问题。

作过若干次热处理后,对炉温控制、保温时间、淬火介质等已经比较熟悉,结果也很稳定。这时再次发现,以前的结论是错误的,通过对一把330x35x3的西式厨刀热处理,明确验证了: 当淬火后(钢材已经到室温)若干时间,这种瑞典粉末大马钢可以轻易变形弯曲,甚至比未淬火前要轻松的多。但室温下放置几分钟或更长时间后,再也无法将其弯曲变形。

其后,用RWL34单体钢作了二把整体折刀背锁,精密成型后热处理,准备除锁头部油淬,其他自然冷却(硬度约55-56),淬火后,发现忘了留弹簧余压缩量,因此利用这种特性作了位置改变。并且由于背锁较单薄,在近两小时时间后,仍然可以轻易塑性变形,但第二天就无法校正了。这种现象再次验证。 RWL34同样可以作到。

昨天,刀觞兄也在场验证了这种现象,一把刃长约200x38x4的Bowie,轻松用两手塑性弯曲(更正确说是几个指头使其变形),但随着时间,变形的难度越来越大(大约10分钟后就不行了),而且在此淬火后这段可变形期间,用锉刀打磨,发现硬度已经达到59以上。
不过很遗憾,当时只看到刀背有些弯曲,较直都作到刀背上,等发现刀腹有变形时,已经过了可变形时间,好在还有打磨余量,否则就必须重新热处理了。

热处理条件总结:
淬火温度: 1050-1100
冷却介质: 油, 水玻璃(均未加热,因为厂家未建议,也未发现淬火液温度变化对硬度的影响)
出淬火液温度: 室温(略高些,主要是淬火容器不大,淬火液被加热,因此温度略高些,但不会超过30C)

变形程度:
从淬火液中拿出时,200x38x4的钢板可以用双手弯曲,比1mm厚普通铁板都轻松,基本无弹性变形。
5分钟后,难度较大,超过同尺普通钢板,但仍有塑性变形能力,略有弹性。
24小时后,塑性变形强度超过弹性变形强度,除非敢于破坏性测试,基本不发生塑性变形。

回火:
低温(175-220)或高温(510-520)回火后都没有这种现象,不论紧接淬火还是隔断时间回火。

深冷关系:
变形后如果立刻作深冷处理(液氮),会有很微小的回复变形,且变形不再。 但回火后再作深冷,则不产生变形。

结论:
1.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对热处理变形后的钢材,可以在一段时间(现在看大约5分钟内最好)作校正,所需力量很小,且可在室温下加工,因此不受较直工、卡具的影响。对刀具来说,这段时间作较直应该足够,因此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热处理变形造成废品。
2.  这种现象说明,这种粉末钢淬火后一段时间,某些应该发生在淬火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延长到室温进行。因此,需要精密配合的部分加工,最好在淬火后一段时间后进行,以防止组织变化后产生的尺寸不稳定,避免此种现象的缺陷。
3. 油淬、水玻璃淬等液体冷却淬火方法对此种现象没有明显影响(不过,空冷冷却到室温需要的时间可能太长,可能超过轻易变形期)
4. 这种现象作长剑时可以充分利用,尤其对DIYer有意义,因为不可能为单只剑作工、卡具。

[ 本帖最后由 damasteelfan 于 2006-8-14 15:25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6 16:4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8-1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出真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4 23: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8-1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规钢材没有这样的现象.惟独时效处理有这样的现象.但只提高一两度,没有这么明显的硬化现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权 于 2006-8-14 15:44 发表
    常规钢材没有这样的现象.惟独时效处理有这样的现象.但只提高一两度,没有这么明显的硬化现象.


    雨权兄,
    你有经验,好像这个过程中硬度是有点增加(即属于“加快的”时效现象?),但不明显,因为开始就锉刀打滑。

    但目前只是利用这段时间赶快校正变形,还没来得及测试硬度变化。如果硬度确实有变化,就可认为属于时效。

    但这个时效比较有意思,需要测试到底要多久,因为时间太长可能变成缺点,比如现在是59,几年后成了61,韧性会下降,那就是缺点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1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厂商对这现象有没有说明原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4 23: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8-1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 2006-8-14 16:49 发表


    雨权兄,
    你有经验,好像这个过程中硬度是有点增加(即属于“加快的”时效现象?),但不明显,因为开始就锉刀打滑。

    但目前只是利用这段时间赶快校正变形,还没来得及测试硬度变化。如果硬度确实有变化 ...

    damasteelfan兄您好.我没做过热处理工作.只是凭技校的一点底子,买来两本热处理书研究做刀的相关知识.对您的这种进口的粉末冶金材料不了解.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它一定的特性和规律.不同的合金材料要根据它的成分来确定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像您这种硬化现象很少见..但它必然是存在的,只是以前的研究没发现这种规律而已.祝老兄早日研制出一套新的热处理方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6 15:3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8-1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以上实验,小弟对刀条变形做出以下猜想:刀条在加中热后,夹持取出在介质中淬火的过程中,由于重力引起的形变和各部分冷却速度的不均匀,内部残余应力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有可能引起的刀条后期的形变,当横截面积越小长度越长的钢材(比如一根钢丝加热后油淬,就很难保证其平直)在加热过程中至淬火时应尽量保证使其沿重力的方向竖直悬挂放置,且淬火时保证各部分降温速度一致。最佳效果就是工件竖直悬挂于真空炉中(正压真空炉为佳)加热,然后鼓入压缩氮气降温淬火然后立即进行回火,时效及深冷处理,以上过程中均应保证工件竖直悬挂放置。这样就会大大减小工件因为残余应力变形,开裂,后期硬化的现象。以上为小弟的愚见,说错勿笑。

    [ 本帖最后由 jpz1026 于 2006-8-15 10:33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20 23: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8-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365soso.cn/

    这个现象我遇见过,比如弹簧钢,也有轻微的这种情况,我一般在淬火后立刻用手锤去矫正淬火时的变形,当彻底凉了后再砸就会出现裂痕了。最明显一次是实验了一块9CR18MO的 下脚料(一5*13*180MM的直条),当时是为了试验淬火后 的钢材硬度,加热到1000度多点(目测温度)后放到油里冷却,等这个小料彻底冷却后我就用锤子砸,以试验硬度何 强度,结果很 轻易的就 弯曲了 (直条成了S型弯曲),又用锉刀锉也很容易锉掉肉,当时认为是热处理做的 不对没淬上火,认为还是电炉能做,就把这个小料随手扔到工作间的地上了 。过了约一个星期,在地上又发现了这个小条子,就用淬火后的一把 弹簧钢刀砍这个小条(试验弹簧钢硬度)结果损伤是一样的,这时对这个小条子产生兴趣了 ,就用锤子砸,结果用力砸两下后条子没变形,用力砸了一下结果这个小条子一下断掉了(断裂面的钢材颗粒很细),用锉刀锉已经锉不动了(硬度58没问题),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对做刀很有好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elori.net.cn/

    原帖由 jpz1026 于 2006-8-15 00:43 发表
    看过以上实验,小弟对刀条变形做出以下猜想:刀条在加中热后,夹持取出在介质中淬火的过程中,由于重力引起的形变和各部分冷却速度的不均匀,内部残余应力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有可能引起的刀条后期的形变,当 ...


    jpz1026兄,

    热处理变形确实和许多因素有关,我现在的经验还不如上班1星期的热处理学徒,因此比较难以全面掌握热处理技术,好在我需要处理的钢材比较单一,形制也单一,应该能简单些。

    但我想, 变形是热处理大问题之一,而有些刀具热处理需要(比如局部淬火)很容易引起变形的技术,特别是长刀剑变形将是大问题。
    如果淬火到室温后有一段较充足的时间校正淬火变形,我就敢于提早实验1mi长剑条的热处理了,毕竟1米长剑条对专业热处理技师也是个考验。

    现在看来,可以利用RWL34及类似钢材(比如内蒙张伟兄的弹簧钢经历)的这个特性,这样就多了热处理变形校正的手段。而且这个时间段现在好像比较长,至少到室温(夏天的)后还有若干分钟,校正应该基本够用了。

    校正后的钢材立刻深冷,会有微量的回弹,这应该是校正应力释放的结果,但回弹量现在看来比较小,应该可以利用矫枉过正的办法克服。而校正后自然放置到第二天,或者更长,则回弹基本没有观察到;校正后立刻回火,回弹也未观察到,且这两种情况下再作深冷,校正的状态仍可以保持。
    这说明: 当利用这段时间校正后,室温状态的残余组织变化在不剧烈(比如液氮深冷)环境中产生的应力不足以产生变形。因此合理的工艺想象是:
    1. 淬火后校直,低温回火,深冷,低温回火,深冷; 或
    2. 淬火后过赢校直,深冷,低温回火,深冷,低温回火; 或
    3. 淬火后自然放置较长时间,回火,深冷,回火,深冷

    这几种方法似乎都合理,我以后会根据实际情况,逐一测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19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365soso.cn/

    这么好的帖子 怎么没人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1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 damasteelfan 兄可以将一系列热处理感受、经验的帖子整理出来,并且拍照加上插图,出版或做成电子书的形式。这将是很好的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