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0
注册时间2006-1-23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也谈刀剑的"锋利"
小D
刃是一把刀剑的灵魂,往往一把刀剑的锋利与否便成为了衡量它是否优秀的标准,但事实上是否如此呢?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去判定.
刀剑在冷兵器中被划分为刃具,利器,"锋利"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它们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人类并不只有一种文明一个时期,每个文明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刀剑,很多人在赞赏着我国的秦剑唐刀时就断然否定了其他民族的刀剑,这种态度在学术上是比较极端和不可取的.
我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古国,其冶炼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为先进的,战国时期的青铜的冶炼就已炉火纯青,到了秦朝冶炼技术又有了不小的发展,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做到了硬度和韧度相结合,出土的好多秦剑内柔外钢,外部硬度达到甚至超过了290HV,剑刃锋利无比,据推断在这时(由于没有相关的使用技术的记载),剑在战场上只是防身武器,锋利只是为了提高使用的效率.到了汉代,就已经有了1米以上的双手剑(其实在楚汉时期就有了1米多的铁剑),甚至,还出土过1.4米的汉代双手铁剑,这时的战场上剑已经成了主战武器之一,但实战用的双手剑术已于宋朝时失传,很难判断它锋利与否,这些铁剑的外部硬度均已达到甚至超过了700HV(甚至1000HV),以这点来看,它可能会十分锋利,这只是个假设.汉代到唐代这一段时间,中国的刀剑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可以算一个颠峰,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东汉末年的土包埋淬火技术(在明朝之前都一直沿用着)和唐刀传到了日本.唐刀应该是一种非常锋利的刀,厚背而薄刃,值得一提的是在汉末就已成熟的"百炼钢"技术,称它为刀剑冶炼的颠峰决不为过,欧洲直到19世纪才开始研究类似的技术.但是,"百炼钢"技术已经失传(据说中国北方地区制作的折花钢剑就是百炼钢的传世技术,而且,据推测,大马士革钢可能与"百炼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都无从考证).而日本刀则是继承了土包埋淬火技术,它的硬度是非常高的,如同唐刀一样,厚背而薄刃,使用技术也是用刀背格挡,然后一击制敌,所以,其刀刃也是利如剃刀,笔者也有幸试斩过一些真正的日本刀,这些刀刃保存完好的刀大部分都没有经历过战斗(出土经历过战斗的刀大都已不完整或钝如铁棍,但不排除例外).
但是此时的欧洲呢?罗马和中世纪初期的刀剑实在不值得一提,几乎没有淬火处理和热处理,甚至锻打都不充分,这时期有名的罗马和塞尔特剑最长不超过0.6米,于是,使用技术也只能将就着一手持盾,一手用剑刺,注意,是只能"刺".但是,工匠们也应该会尽可能让剑锋利,可以说,这时的剑还是做到了"锋利".据说,2世纪时的一些优秀的罗马工匠甚至冶炼出了花纹钢(被称为"焊纹钢"),不过强度不能与东方的相比,这只是民间的说法,不知是否有确切的资料可考证(在挪威,瑞典,法国和丹麦仅发现10世纪名叫英格布雷的铁匠制造的“焊纹剑”).中世纪的黑暗时代, 刀剑的冶炼技术几乎是停滞不前,大部分铁兵器还是熟铁做的,欧洲武士就这样一手盾一手剑的用了几个世纪.10世纪到14世纪,一些北欧民族的冶炼技术有所发展,这时期的一些维京和塞尔特的剑的硬度已达到了600HV,锋利程度甚至达到了同时期的日本刀的程度,遗憾的是,它们内外含碳量一致,没有做到硬度和韧度相结合.但是使用盾剑术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10世纪左右的塞尔特战士喜欢使用一种1米多长的重心偏前的巨剑,由于冶炼技术的发展,这些巨剑演变成了塞尔特后裔--爱尔兰,苏格兰,布列塔尼亚战士手中的斩剑(CLAYMORE),这些剑长达1.4--1.7米,阔刃主斩,却仅有2-4公斤重,在保留了剑刃硬度的同时,剑脊相对的柔韧,可见13,14世纪的斩剑已经注意了淬火,但整剑的强度仍不能与我国的相比。虽然冶炼技术有所发展,斩剑却并不锋利,甚至可以用手握住剑身用十字护手和配重球去撞击对手,这种以斩为主的剑有优秀的重心及平衡性,以挥动时产生的巨大冲力撕开锁甲和链甲,并以剑脊和十字护手完成防御动作.英国华莱士博物馆陈列的那枝13世纪华莱士用过的1.75米的斩剑(跟电影上演的完全不同)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同时期欧洲优秀的剑还有英国的阔剑(可以说是一种小型的斩剑)和日耳曼人的双手剑,这时期欧洲的剑几乎都是阔刃主斩(当然不包括早一点的骑士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多么锋利,这是由于它们的使用方法--攻防都靠一把剑,而且还要保留剑尖来对付当时盛行的轻质板甲+锁链甲(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直到17世纪才开始发展弯刀,以当时的冶炼技术,弯刀对轻质板甲+锁链甲起不到任何作用).遗憾的是,这些出土的阔刃主斩剑并没有多少是冶炼的非常成功的,那些经过特殊制作并保存完好的几乎都是大将,贵族,或者有特殊使命的士兵用过的(前面的华莱士斩剑就是个例子).
这时正是宋元时期,我国仅有的实战双手剑术也相继失传,"宋、元以降,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双手刀剑,无论兵器制作和实用技术,都走向衰微,失去了原有的光辉。特别到了明朝,尽管民间还有“荆楚长剑”在传习,军中也有斩马刀一类长柄刀的一席之地,但整个刀剑技术趋于衰退,制作粗糙,技术萎缩,变成了只图人前“饰观”的虚花武艺,以至许多人都认为古代的剑法早就成了广陵绝响,刀法则“传其佳者绝少”。而与之同时,早在汉魏间就已东传日本的中国双手刀剑,却在日本逐步发展起来,经过日本武士和剑刀制作工匠们的长时间的精心培植,终于形成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之势。"(马廉真 "双手刀法源流")由此观之,虽然冶炼技术仍保持领先,但由于使用技术的衰落,刀剑技术也趋于衰退.而明朝时,我国的整个刀剑技术仍没有复兴之势,抗倭战争时,戚继光曾说:"我军长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两断!"于是,戚继光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倭刀和其使用技术,创出了威镇敌胆的戚家刀.戚家刀厚背而利刃,重心偏前,使用起来也跟倭刀类似,"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日本刀法,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教程,这在他的兵学名著《练兵实纪》中有清晰的记载。在数十之久的戎马生涯中,在御倭、御鞑和万历壬辰援朝等战中,戚继光训练出来的军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显然,学之于敌又用之于敌,正是戚继光的过人之处,这是当时许多墨守成规的军人所做不到的。需要特别指出,戚继光又是第一个将这种“以双手执一刀”的刀法定名为“双手刀”或“双手长刀”、“长倭刀”的人。显然,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定名,是一个朴素而贴切的定名,因此自戚氏以后一直被严肃的武艺家们所沿用。此外,戚继光于辛酉军阵上得到的“隐流刀法”,是当时日本各家刀法中的精品之一,由他传存下来的《隐流刀谱》,对今天的中日两国双手刀研究者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马廉真 "双手刀法源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时我国的刀剑技术衰退到了要向昔日的学生学习,实在另人深思...
[ 本帖最后由 frank_d 于 2006-8-22 16:45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