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5|回复: 15

请教高手,关于热处理淬火回火的时间间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0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情况下,回火必须在淬火后2-4小时内进行
请问,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比如一年后回火,得到的性能会和立刻淬火有多大差别,或者说一年后回火完全无效?

假定钢材是440C,回火温度230度X2小时X2次。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jqz.cn/

另外,对于刀具来说,我们是对材料进行高温回火好呢,还是低温回火好?
或者中温回火综合性能最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0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bsbbs 于 2006-12-30 02:18 发表
一般情况下,回火必须在淬火后2-4小时内进行
请问,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比如一年后回火,得到的性能会和立刻淬火有多大差别,或者说一年后回火完全无效?

假定钢材是440C,回火温度230度X2小时X2次。


1. 440c这个回火温度大约只剩下不足55HRC。
2. 第一次回火应该尽早进行。
3. 回火作用是消除热应力,放一年时间如果刀刀还没断,也起了时效作用,尽管可能还不完全,因此再作回火间隔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小。(如果淬火后小回火,放上几十年后就不用回火了)
4. 高温、中温、低温回火对不同钢种差异很大,例如二次硬化钢的高温远大于碳钢,一般在500C以上,而这个回火温度对碳钢无法使用(对刀具来说)。
5. 对非二次硬化钢来说,高温回火硬度最低,中温次之,低温最硬。对二次硬化钢来说,高温最硬,中温最软,低温次之。

不同钢种在不同应用环境都有较合理的硬度范围,即使对刀具来说也如此。国外很多刀具网站都有钢种适合硬度,一般都属于长期应用而得到的经验、知识,例如440C的合理硬度是58HRC、52100(轴承钢)则是59HRC,等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感动,想不到这么快就看到damasteelfan 兄的回复,您和AC米兰兄的一些帖子我都是当作教材来看的,尤其是您关于粉末钢热处理的帖子,呵呵。
有几个问题还盼回复
1、您觉得当前硬度58的440C如果用160度X2小时X2次回火,硬度大概是多少呢?韧性会有大的提高吗?这个问题可能无法准确回答,只要说说您的看法就感激不尽了

2、440C的刀具如果首次淬火到HRC58,还有必要回火吗?这个硬度下不做回火韧性能保证吗?我的意思是说直接淬火到58然后不回火,和淬到较高硬度再回火至58相比,同硬度下韧性差异大吗?

3、关于热处理的时效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呢?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淬火造成的内部应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减小至消失吗?那么硬度是不是也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呢?

4、您说的关于“回火间隔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小”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理解是说一把440c的刀放了一年后,回火作用不明显,因为内部应力已经减小了
所以回火或者不回火,对这把刀的性能都不会有大的变化。

那么假设两把刀,同样的材料同样的热处理,一把淬火后立刻回火,另一把放了约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回火,它还能达到和立刻淬火的那把刀同样的韧性吗?
如果不能,差距大吗?

5、如果排除脱碳的影响,反复的淬火、退火、淬火、退火,对钢材性能会造成影响吗?

[ 本帖最后由 bbsbbs 于 2006-12-30 04:10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0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mabb.cn/

我现在的热处理经验大约相当于一个月的热处理学徒工,而且师傅不教的那种。

纸上谈兵,仅仅从热处理理论来说:
1. 获得硬度的原理是钢材中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通过把加热至一定温度的钢材相对快速冷却(快速通过其他组织转换区)完成,这个过程叫淬火。
2. 整个热处理环节,钢材都是固态,(马氏体发生的温度Ms点温度更低),因为马氏体个头比奥氏体大,要膨胀,组织的转换很费劲,憋了不少劲(应力)
3. 这些应力可以通过时效消除,不过时间很久,期间还有很大的断裂可能,因此,给钢材加加热,让应力释放的快些、容易些、断裂的机会小些。这个过程叫回火。

所以,除非不急着使用、或不在乎断裂、或不急着进一步加工,淬火后回火成为必须的。

其实,对特定钢材,要获得相同硬度,至少有两种方法。
例如,对RWL34、ATS34、或154CM来说,1050C淬火+170C回火,和1080C淬火+250C回火都可以达到60HRC的硬度。但后者显然需要更多的能源,同时,后者有更多机会变形、断裂。∴一般工业取前一种热处理方法。

从回火原理看,作用是消除钢材内部应力,取钢材受力时内部别火上加油之意。内部安稳了,降低了一个破坏因素,金属的聚合力抵抗冲击力能力自然加强,也即韧性提高。

还有,多次淬火问题 -脱碳、表面氧化很难控制好,需要专门设备。假设控制好,估计手指头个数那么多次没有问题,前提是退火好。象哈二工那样,一次退火过程需花费3-4天,成本海了去了,一般如果没有加工余量,算次、废品了。而且,再次重新淬火,加热过程最好略微延长些。

还有 - 淬硬的钢材,自然时效会增加硬度,这和回火不同,原理是部分剩余奥氏体完成向马氏体转换。

[ 本帖最后由 damasteelfan 于 2006-12-30 10:37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顶,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4-13 19:2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2-30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楼上兄弟们帮顶了
    也谢谢damasteelfan兄的详细解释,尤其是关于得到相同硬度的两种方法的说明,以及多次淬火的问题,小弟受益匪浅。

    另外还有几点盼您解惑:
    1、回火是为了消除因马氏体奥氏体体积差别造成的应力作用,按照您说的和时效的效果是一样的,区别只是速度
    那么,假如应力没有释放出来,也就是刀没有断裂,那么放置一段时间,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后,应该可以达到回火的效果了,是这个意思吗?
    但是为什么热处理书籍,甚至《不锈钢手册》里都说,淬火后的回火处理必须在最多4小时内进行呢?难道淬火后不回火四个小时内应力就释放出来造成刀具断裂么?
    如果四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比如一年都没有断裂,再按照标准回火温度进行处理,和淬火后立刻处理的产品,机械性能会相同么?

    2、我是用自制的热处理炉,耐火砖和防火涂料进行密封,但是仓门密封无法处理
    结果就是热处理的时候直接暴露再空气中,有两个缺点,一是氧化后会有脱碳层,而且是不均运的脱碳层,硬度很难均匀。
    二是有时有氢脆现象,对韧性(同硬度下弯曲角度)影响很大。
    不知道您有什么好的方法没有?不锈钢铂成本太高了,而且不方便
    看您后来似乎用水玻璃,这是什么东西呢?价格大概多少,什么地方有售呢?
    您使用下来,对于隔绝空气的效果如何呢?

    3、我自制的热处理炉,温控器买不到英国的产品,用的是温州产的
    我对其精度比较怀疑,您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精确判断炉温呢?红外线测温仪除外。

    问题多了点,先谢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1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工业化热处理往往有量,不及时回火,断裂的比例相当高,特别是超过0.72%含碳量的钢种。 所以,工业有相应的标准,另外,毕竟无法等很久。从原理看,确实回火的作用就在于降低内部应力。因此我认为只要有消除钢材内部应力的效果,消除速度对韧性的影响并不重要,这是典型的猜测。
    其实我自己第一次回火都是在淬火2小时内进行,因为有两个炉子,对我这并不困难,但我把最后一次回火(也可能加上深冷再加回火)放到平磨或凹磨后进行,目的是降低加工应力。

    2. 电阻加热与燃气加热、盐浴炉加热、真空炉加热相比较,是氧化、脱碳最严重的一种。所以,不适合作锻造加热等需要反复、多次加热的场合。对一般中温(1000C以下)淬火钢材来说,因为加热时间短、温度相应低,还不算严重;但对于例如440C等过1000C钢材来说,如果没有留下后续加工余量,问题就比较严重。

    水玻璃在化工原料市场买,一般工业使用方法是:清洁钢材去油污,多次喷涂、烘干至表面完全被覆盖。我的方法很偷懒,是先加热钢材至600C以下几分钟,然后投入水玻璃原液,钢材表面即覆盖较完全。

    温控器的误差完全可能小于炉内区域温差,不必担心。但3位数仪表只能控制999C,不可用于马氏体不锈钢、高速钢淬火(温度达不到)

    我没有办法测试炉温,买的炉子是实验室级别的,只能假定没有问题。实验结果也验证没有问题,我以一种特定钢材测试,有厂家提供的准确热处理参数,热处理后的硬度值准确地落入厂家给定范围。

    [ 本帖最后由 damasteelfan 于 2006-12-31 02:29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4 23: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12-3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热铅、锡、铝、铜等纯金属至熔点也许能检验出温度计的准确性吧?
    个人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damasteelfan兄

    回楼上的:加热铅、锡、铝、铜等纯金属至熔点是不能检测温度的
    首先金属纯度就很难保证
    其次用这种方法,只能判断温度是超过熔点还是达不到熔点,不能知道精确的温度。
    到达熔点会融化,比熔点高100度也会融化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及damasteelfan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变成技术帖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enht 于 2006-12-31 19:19 发表
    已经变成技术帖了!

    这句话比较汗啊兄弟,本来这就是一个技术贴呀

    我这里有一本PDF版的《不锈钢资料手册》
    本想上传给兄弟们分享的,可惜太大,有40多M
    传不上来啊,那位兄弟知道稳定的空间呢?

    顺便求一些电子版的热处理资料书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