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5|回复: 49

图说矛盾“冷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7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事先看过图片,也做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但从矛盾同志手中接过“冷弧”的时候,我还是觉得眼睛一亮。把硬朗的东西用曲线来表达,矛盾兄也算是煞费心机了!二十多公分的小东西,绝对不显得张扬,那个由弧线构成的刀子,绝对不会让人想到软弱和秀气。我几乎想起了黄蓉同志,娇小玲珑,却又才气横溢,丝毫不能低估她的实力。
   
      把玩着这饱含质感、线条流畅的刀子,我许久没有说话。矛盾同志在一旁,用一种带着自豪又心神不宁的眼神看着我,等待我的评价。我说:“好!”,他顿时笑颜大开。看得出他的释然和兴奋是没有掺假的,多么满足的一张笑脸啊!嘿,我的矛盾兄,你用心了!
   
      仅仅一个“好”字是不能把这个弧线做的妖精说清楚的,我在玩捏她数日之后,凭空生出了一些愧疚。我能用一个“好”字让矛盾同志满足,却对不住这把用沉甸甸的匠心打造的刀子,我用“图说”这种笨方式,请大家一起和我看看这把好刀。无奈手中没有相机,只要用手机拍了,大家就委屈一下咯!




一、外观

    外观部分我就不多罗嗦了,图片已经很好的说明了,我主要介绍一下数据。

    “冷弧”整体外观流畅,整个刀子由8段弧线构成,设计独具匠心。

    全长:    235mm  
    刃长:    约115mm
    刃厚:    6.5mm
    表面处理:喷沙
    柄材:    G10(5mm厚,贴片,横断面上整体大弧度打磨)
    鞘:      K鞘
        (参见图1、图2、图3)

    刀子的大小不错,我在手中感觉不觉得太小,翻腕很灵活。(参见图4)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7 23:28 编辑 ]
图1 右视外观.JPG
图2 左视外观.JPG
图3 “冷弧”全貌.JPG
图4 冷弧在手中的情况.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86 收起 理由
onemine + 86 精品文章 +86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otmir.cn/

二、刃

   “冷弧”的刃的设计是最出彩的部分,矛盾采用了两段式主刃设计,使刀子的整体造型让人耳目一新。主刃为

一体式凹磨,刀腹线干净流畅。(参见图5)

    假刃采用与刀背线条平行打磨并急收的方式,对称度极佳。(参见图6)

    因为手上的这把是“冷弧”的原型刀,所以没有开刃。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7 23:14 编辑 ]
图5 主刃.JPG
图6 假刃的收尾.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护手和食指槽

    护手和食指槽打磨的非常到位,柄的前端还对称打磨了拇指槽,柄前沿走了一条很漂亮的弧线,与青根弧

线遥相呼应(参见图7)。G10贴片由于钢板贴合的很好,食指槽内弧中,三层材料结合的很好,打磨的也很

整齐,用手摸不出材料的分层(参见图8)。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7 23:15 编辑 ]
图7 护手及食指槽的细节.JPG
图8 食指槽的打磨情况.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otmir.cn/

四、柄

    柄采用的5mm厚的G10,整体在横断面上做了大弧度打磨(参见图9)。柄的前沿做了拇指槽(槽A)、食

指槽上方做了食指槽(槽B)、柄尾槽(槽C),槽A和槽B用于正握刀具时分别放置拇指和食指,槽B和槽C用

于反握刀具时分别放置小指和拇指,设计很贴心很实用。(参见图9)

    铆钉用的是定做的内六角铆钉,表面也做了喷沙处理,色泽和主刃相同,显得很俏皮(参见图10)。

    柄的做工无可挑剔,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这么两点遗憾:

    1、因为柄采取了横断面上大弧度打磨,柄的最厚处是16.5mm,柄整体是一个渐收的形状,正握刀具时是

前宽后窄,握柄的整体感觉并不是很饱满,我的手偏小,但依然觉得柄好像有点“瘪”,缺少那种孔武有力的触

觉感。

    2、从图9的横断面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大弧度的收尾处没有做倒角,这使得正握刀具时,食指、中指、无

名指、小指的第二节和第三节都有不适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7 23:17 编辑 ]
图9 柄的外观.JPG
图10 铆钉.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mabb.cn/

五、刀背

    本来想把这个部分的介绍放在主刃一起的,后来想想太对不起矛盾同志的用心和苦工了。说实话,刀背的

这种设计和做工我是第一次见到,按照我那点对手工打磨工艺的认识,矛盾同志在刀子的这部分做工确实要让

人服气!

    刀背是一条很大气的弧线(即弧线1),从刀尖一直到柄尾,酣畅淋漓。弧线的前段是假刃和假刃收尾段,

然后紧接着是65mm的防滑齿段,这是我见过的最豪放的齿段--长,而且做工极为细致,凹槽部分是半圆,

凸齿部分的倒角做的相当规矩。

    从刀背的防滑齿段往后,是刀背的最后一段,我个人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部分,不像常见的夹柄刀具那

样,钢板边缘与柄材边缘完全平整,而是向外凸出来一个半园,我想称这部分叫做“刀脊”应该不会错的太远

吧。因为整个刀背是一条大的曲线,“刀脊”上还有向外凸出来的半园,可以想象一下,这其实就是一个双曲面

的打磨,其难度不会低!同样的,在弧线7的部位,矛盾同志也采用的这种方式打磨,我想这应该是对外凸弧

线部分的一个呼应吧。

    多的就不说了,请看图11、图12、图13、图14。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7 23:19 编辑 ]
图11 刀脊打磨细节.JPG
图12 弧线7处的打磨情况.JPG
图13 弧线7和弧线8的结合情况.JPG
图14 柄尾和穿绳子孔.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鞘

    我没有见过螃蟹老大的K鞘作品的实物,根据我个人的鉴赏能力说说矛盾同志做的K鞘。

    此鞘的做工上没有太多瑕疵,K板压形饱满,刀子主刃和护手处的立体形状体现的很好(参见图15、图16)。

在鞘的内部,卡住主刃的地方,矛盾兄还特意垫了一层聚氨酯泡沫,有效防止了刀身与鞘壁的直接摩擦,聚氨

酯泡沫还浸有少量的油,对刀身的防锈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缺点是每次拔刀出来都要擦刀,有点麻烦。)

    鞘的侧面打磨的很平整,基本看不到几层材料的分层接缝,边缘做了倒角,摸上去很顺滑。(参见图17、图18)

    需要指出来的是:个人感觉鞘背后的穿带环位置偏低,确切的说,位置比较尴尬。如果正挂鞘,刀子的重

心在环之上,随着人体的活动,晃动的很厉害,总感觉像要掉下来似的。反挂鞘时,重心虽然很好了,但是是

反握刀柄,刀刃是向前的(如果是左手使刀的话,那就正好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8 00:00 编辑 ]
图15 鞘的正面.JPG
图16 鞘的反面.JPG
图17 鞘的侧面.JPG
图18 鞘的侧面.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个人意见

    单就完工度来说,我给“冷弧”98分是不夸张的,做工确实挑不出问题!

    我个人的意见主要这么几个方面:

    1、稍微延长弧线2,缩短弧线3。弧线3是凹刃,并靠近护手,其主要作用是加力的“削”和“割”的功能和精细的“削”的功能,而这三种功能在正常使用中都偏少;完成正常使用中“切”、“捅”和部分“削”、“割”功能的动作主要还是依靠弧线2部分。

    2、主刃采用两段式打磨的方式会更好。弧线2采用平磨方式,既可增加刀尖强度,又改善了“切”、“捅”、“削”、“割”四种功能的使用效果。弧线3采用凹磨方式,可以充分满足加力“削”、“割”是要求的薄刃面要求。同时,采用两段式打磨,可以让刀子的战术味道更浓。(参见19和图20的对比)

    3、减小弧线1和弧线4之间的相对宽度。此处宽度达到了45mm,在整体刀型中显得比较突兀,破坏了由刀背(弧线1)形成的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我主张:将弧线4上移或者干脆将弧线4变化一下(参见图20,图21)

    4、青根处弧线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刀根处的开刃。

    5、柄的打磨方式不变,依然采用横断面上大弧度打磨,但G10可考虑选用8mm贴片,打磨完成后保证柄的最厚处有20mm左右最好。在大弧度收尾处,还需要做一个小的倒角。

    6、整把刀子的色调是否可以改善?用黑色和白的强烈对比可能会弥补一部分由于整体弧形设计形成的“柔弱”感(“柔弱”一词不知道使用的妥当否?),建议刀身采用喷沙后镀硬铬工艺或者干脆使用440C作为制作并做拉丝工艺。

    7、鞘的穿带环位置要改善。这个问题当时就和矛盾兄探讨了,他的意见是说因为鞘反面的吞口处有刀子护手部位的立体形状,穿带环只好装在刃的部位了。我个人认为,如果要保留鞘反面的形状,可以不拘泥与用固定死的穿带环,可以考虑用披挂的形式携挂,鞘反面装一个半园环,给皮挂留一个接口就行了,这样还不妨碍鞘固定在腿包反面的连接(如果固定在腿包反面,螺丝孔的位置也需要优化。)。(K鞘与腿包反面的连接请参看图22)。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7 23:32 编辑 ]
图19 冷弧的原型.JPG
图20 老猫改后的冷弧.JPG
图21 老猫改后的冷弧,水兵做图.jpg
图2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yyes.cn/

八、老猫的几句废话

    如果说矛盾兄的“侧卫”还有亚特兰大的影子的话,“冷弧”应该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原创刀了。在目前国内刀具市场兴趣趋向普遍转向猎刀(非战斗刀的手工刀具)的大环境下,矛盾兄希望通过发展原创刀具,争取战斗刀这个重要刀种的合理发展空间,算是尽心尽力了。(这里不作“战斗刀”概念界定的深入探讨。

    为什么战斗刀从去年开始走下坡路了?我和矛盾还有很多资深的玩刀前辈多次探讨过,其实,根本原因很简单。国内前两年出现的“战斗力”基本没有原创的东西(有的话也是凤毛麟角),那个时候到各个论坛都充实着仿ST、仿疯狗。我姑且不去评价ST和疯狗,就我个人而言,现在看见仿ST就想吐(虽然我知道事实上大部分国内的仿ST要比当时的正品ST的完工度好得多)。我相信很多刀友都是因为喜欢战斗刀从而喜欢上刀的,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最让人热血喷张的刀种沦落到现在这种不尴不尬的境地呢?思考、探讨、观察的结果令人灰心!

    我并不是一个战斗刀的狂热分子(事实上我和刀子的蜜月期早就结束了),只是想本着一个事实来说说一些自己对刀具乃至国内刀具创作发展的看法。战斗刀的设计要比猎刀或者其他的非战斗刀的刀要复杂的多。猎刀的款型变化并不大,目前在交易版也好在DIY版也好,看到的猎刀或者其他的非战斗刀的刀基本的款型都差不多,其变化靠的是材料的变化(包括高档材料的运用)、材料搭配的变化、细节上的小规模调整、雕刻技法的运用等等,但是那个大的隐形的局限是存在的(这里插一句嘴,个人认为国内除战斗刀以外的手工刀的原创力也一样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战斗刀的设计是要基于一种“多功能”的概念去考虑,不管是YY还是真的运用于实战(实际使用),“多功能”这个概念是根深蒂固的,最基本最常见的就是“砍”和“切割”的功能组合(这也是绝大多数野营爱好者的普遍要求)。那么战斗刀的设计就必须同时满足这么几个要求:首先是造型要酷、其次是功能组合要合理、再次手感使用感要好、然后是刀子本身的耐性和耐腐蚀性能、再然后是价格。

    这样一来,问题的答案就很清楚了。国内的手工刀具市场是不完全健康的,有那么一批(还是大批?)刀匠就是为了大米或者华而不实的“荣誉”甚至是为了做刀而做刀(就算有的人不高兴,我还是要这么说!)!要我说,这种做东西的态度远不如那些通过DIY寻找乐趣的刀友(哪怕DIY的朋友的工艺水平不算特别高),什么创作、什么设计、什么推动发展......好像都与这类人无关。

    这就是为什么看到“冷弧”后我激动甚至是感动的原因。看看DIY版的帖子吧,除了矛盾还有普京以外,还有多少人在创作战斗刀?连大部分DIY的兄弟都在琢磨小猎、博仪。能够像矛盾和普京这样坚持自己创作、坚持自己的刀匠责任的刀匠真的不多啊!

    本段评述没有任何抨击手工猎刀的意思,只是想唤醒大家的原创精神!
   
    谨以此贴向矛盾、普京、蓝骑士这样的本色刀匠致敬!
    (这帖子我准备了4天,应该对得起矛盾同志了吧?)
   
    谨以此贴与各位刀友共勉!

    感谢bass107兄(北航水兵)帮忙制作的图21的效果图!

    本贴于2007年2月28日发表于“刀友论坛DIY版”,谢绝转载!谢谢!

:):)

[ 本帖最后由 所罗门 于 2007-2-27 23:33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厚了点!刃再长些... 老猫改的不错!更显协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7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第一就抢一个试试感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24 2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2-27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刀的刃形不错挺喜欢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3 22:4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2-27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  真不错
    很喜欢,给我玩玩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1 07:54
  • 签到天数: 62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7-2-27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工里最难地就是曲线了~!
    还搞地这么精致,佩服~~!
    就好象玉雕工练做蛋一样,看不出技术含量,但上手就知道有多难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8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帮猫兄顶一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8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很懂刀,但是很喜欢刀刃的那种感觉.另外,我觉得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到使用者的个人感受,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想专门为自己定做的一个东西,这才是手工真正的价值.喜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2-30 09: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7-2-28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美啊`简直是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7-20 01: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2-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厚了点,可能是突出战斗刀的强悍吧
    刀身的几条弧线很让人着迷啊
    楼主评的也不错,非常中肯

    [ 本帖最后由 jazzcat00 于 2007-2-28 10:41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的不错,有点蝴蝶的感觉但又有点模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 13:31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7-2-2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刀评也可以加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