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看中一款格纹较为明显,对比强烈的大窗格,结果一看料本上直接贴着“out of stock”,退而求其次选了一款格纹稍浅的,第二天经电话确认,又停产了;第三次选了款格纹更加不明显的scabal 100's面料,才算最终确定下来。此款面料做成一套西装,连工带料,价格是一万多点;如选用同品牌150's面料(光感接近上面1995年kiton那张图的感觉,scabal有本150's的料,翻开来第一页的彩色窄条最好看,想好了搭配款式不妨尝试一下),价格翻倍。
须知料本背后皆是专为全世界各地西装定制店提供面料的专业厂家(我之前选择而无货的两家分别是Harrisons of Edinburgh和H Lesser),大窗格精纺面料的减少只能说明一种情况——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于这种使用最广的正装面料来说,选择定制明显大窗格制作炫耀性、高难度衣服的客人在日渐减少,以至于厂家大批减少了此类款式的生产。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裁缝量体是否仔细——rock of eyes是老裁缝凭经验神乎其技,说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倒也不至于,因此不必强求;红帮历史上有一种拿张纸叠叠,剪两下然后打开就是版型的,客户顿时收获了一种做衣服送免费马戏看真是赚了的感觉,更是没必要多说;当今的裁缝店真正用的最多的是公式推版和套工厂成衣版,两相比较自然是前者比较高级,算是真正的“bespoke”。当然这种比较要基于相似基础,后者弱只是弱在它是基于工厂制作标准,倒并不是说小巷土裁缝根据经验画版就要比意大利名牌成衣MTM来得高级。
尽管如此,扣眼里也还是有讲究的。曾经看一个美国裁缝的博客,讲到他曾经拿到过一件法国cifonelli的衣服(法国著名裁缝店,定制一套5100欧起),对上面一个手法奇怪的精美扣眼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种扣眼叫米兰扣眼,Milanese buttonhole,是法国另一家裁缝店Camps de Luca的招牌特征,现在法国另一家老牌裁缝铺Smalto的成衣也有用这种扣眼的),研究了半天,终于搞清楚了其结构,仿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