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nnenbaum 于 2013-9-12 15:43 编辑
sonnenbaum: 德国刀牛,但主要是日用类,如双立人,Wüsthof等,Bocker在德国的产品也较低调。这是因为德国现行法律对刀具管制得很厉害,超过了天朝。但历史上日耳曼战刀也是威震一方的。说到德国刀,就必须说索林根,就像说到德国表就必提 Glashütte 镇一样。刚才说的三个品牌,都是出自索林根。
原文节选自 http://de.wikipedia.org/wiki/Solingen
-------------------------------------------------------
索林根的前世今生
红点即索林根城
索林根是德国北威州杜塞尔多夫行政区下辖的独立市。1929年索林根的人口数量达到10万,在德国已进入大城市行列(汗)。它位于德国工业最牛逼、城市最密集的莱茵鲁尔区。 索林根是德国制刀业的中心,其城市名称已经被作为商标受法律保护。2012年3月19日,官方批准索林根城名前可冠“刀具城”(阳江要争气啊!)
索林根城最早的居民历史可追溯到8到9世纪,城名出现在现有据可查的最早文献是1067年。 12世纪,冯-贝格伯爵(Grafen von Berg,字面意思是山中伯爵,演绎下能翻译成绿林好汉不?)家族移居到位于伍帕(Wupper)河谷的布格城堡(Schloss Burg),统治的领地也就命名为贝格施兰(Bergisches Land)。现在的学术发现,13世纪开始就有刀具制造的遗迹。也在那个时候,当地的格来福拉特女修道院Nonnenkloster in Graefrath已经变得非常有名。14世纪开始,从事制刀业的打磨匠和淬火匠开始组织起行业协会。1374年2月23日,索林根获得了建城权。今天的城区格来福拉特和布格在那个时候已经获得了自治权;15世纪索林根城建起了防御城墙。
1492年和1535年,两把火把城市烧了个精光;之后,1614年又爆发了鼠疫。三十年战争期间,布格城堡几乎被夷为平地。1756到1763年的七年战争间,军队进进出出,民不聊生。 19世纪初,普鲁士吞并了贝格施兰,索林根升级为专区市,1896年继而成为专区独立市。 二战末期的1944年11月开始,索林根大部分区域被盟军的空袭夷平。
经济
标有索林根制造铭文的早期战剑
从中世纪开始,索林根就以别名“刀具城”出名,是德意志地区的刀具生产中心。直到今天,索林根的刀具制造也还是占了当地经济中的大头。当地除了双立人,Wüsthof 和Boker等大牌外,还有众多规模在50人以下的刀具生产企业。德国的刀具及家用产品工业协会(Industrieverband Schneid- und Haushaltswaren e. V. )总部也在本市。随着时间推移,当地的经济中,五金和材料领域的比重也在渐渐增长,在索林根出现了不少汽车配件供应商,如总部在此的 Kronprinz AG。
刀具制造
新的城市路牌,使用了官方批准的“刀具城”字样
在索林根,人们很早就开始了武器制造,主要是剑。现今能查询的文献资料记载最早的刀剑制造在1363年已经开始。刀剑工坊聚集的两大原因,一是有大量的河流提供动力,二是索林根离当时的贸易大都市科隆很近。1401年,索林根的打磨匠和淬火匠已经组建了行会。
16世纪,大量的刀匠涌入索林根,一直发展到17世纪,索林根的刀具制造达到了顶峰。那时候在整个欧洲,标有“索林根制造”的刀剑绝对是好货。索林根剑的名声和质量,使它在整个区域的贵族圈中都是装逼利器。 慢慢地,刀具分支行业也在当地发展起来。1571成立了刀匠行会,不久剪刀行会也成立。分工变得细化、明确化,不同种类打磨匠的工作内容、工作区域也渐渐明确区分开来。
19世纪中期,刀具制造支配了索林根的整个经济。直到一战,索林根制刀页的不断发展势头才被终结。因为索林根制刀业失去了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市场急剧萎缩。同时,高失业率和高服役率也负面影响了制刀页。1938年,纳粹颁发了法律以保护索林根这一称呼。
战后,随着大规模引入机器,索林根的制刀产能大大增强,但从1959年到1989年,产量却下降了一半。1994年,那个纳粹在1938年颁发的保护索林根名称的法规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索林根条例”。
20世纪下半部,索林根的众多小企业出产了大量的刮胡刀片。而目前,市场占有率被大型国际化公司鲸吞,其中最大的是总部位于索林根的威尔金森刀剑(Wilkinson Sword)公司。
2012年9月中旬,索林根在作城市推广时开始使用正式的附加名“刀具城”,用以向游客强调索林根在德国刀具制造业的中心地位。索林根的这个传统,不仅仅卸载了城市地名牌上,也走进了散步各处的博物馆,如德国刀具博物馆,Balkhauser磨坊,Wipper磨坊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