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断崖

[量产刀] 你很可能并不了解大马士革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以上都是个人的理论推导。因为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去试验。
现在关于古代大马士革钢的专业分析,外国也不是很完全。看来,关于大马传奇,还要留给以后的岁月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woodengift.com.cn/

看了这个帖子。。。我终于知道什么是颠倒是非了。。。也知道了什么是思维改变世界了。。哈哈哈哈。。。硬度35的实战刀剑都出来了。。。真为那些公元10世纪的战士们悲哀。。。生命就托付在硬度35的刀剑上。。愚蠢的欧洲人还把这个当作神物。。广为颂扬。。。有些人的逻辑真是无比强大。。就不看资料和老贴吗?。。难道古人就是傻。。采用性能不如青铜的大马。。只是因为青铜过时了?。。哈哈哈哈哈。。。磨刀退火?。。那会没有砂带机的。。在英国人用水车打磨刀具前。。磨刀的速度还到不了退火的程度。。。字多就是专业?。。哈哈哈哈。。懒得BB了。。。引用原来在老贴里的发言。。估计能解释有些大马为什么性能低下了。。哈哈哈哈哈。。你很可能并不了解大马士革钢。。。。

关于大马士革钢的名字与延续...大马士革钢的起源..现在较公认的是印度的WOOTZ地区...因此又被称为WOOTZ钢....大马士革在中世纪位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又是重要的商贸城市..当时来往欧洲..中东地区的商人们..总是从大马士革出发或经过...将WOOTZ钢或刀剑带到欧洲....在欧洲..大马士革钢因此而得名...欧洲人把花纹作为这种钢的标志...因此...把带有花纹的钢统称为大马士革钢这种混乱的概念...从中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欧洲没有能力制作花纹钢...通过是否带有花纹来判断是否大马士革钢..而不是从本质去区分..源于当时欧洲的无知与技术落后....直到17世纪..在瑞典发现了适合提炼高品质钢材的铁矿...欧洲地区才开始制作自己的大马士革钢(花纹钢)...在欧洲....欧洲锻打类大马士革钢....逐渐全部取代了WOOTZ类大马士革钢....伴随着WOOTZ地区的矿源枯竭...WOOTZ 钢几乎彻底从冷兵器制造中消失...大约从十八世纪后期开始...欧洲流行起增强花纹的技术...通过锻打过程中不同钢材叠加..凸模..切割等技术...使花纹更加明显...大马士革钢有点向装饰方向靠拢...也给人留下...大马士革钢只适合工艺用途的印象...特别是当时...大马士革钢用于枪管...炮管制造时...由于火药燃烧产生的化学反应..枪膛内...不同材料的变化不同...枪管内阻力迅速增加...严重影响使用...更加深这种印象...大马士革钢开始第二次衰落....大马士革钢成为了华而不实的代表...直到19世纪末期...人们才开始挽救这向技术....当欧洲人以是否有花纹来区分是否大马士革钢的时候...概念的混淆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当WOOTZ钢离开家乡的时候...就被篡改了名字....此后欧洲领导着工业的发展...而大马士革钢用于代称花纹钢这个惯例..也因为西方标准而广为流传....有点张冠李戴...将错就错的意思了..哈哈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5 收起 理由
当当当 -5 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eibor.com.cn/

好好的一个技术理论谈论帖,就会遇到跑进来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主。
不知道哈哈哈哈个什么。
看看ID,哦,老人。老人就会个“哈哈哈哈”??
不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马士革钢的名字与延续...大马士革钢的起源..现在较公认的是印度的WOOTZ地区...因此又被称为WOOTZ钢....大马士革在中世纪位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又是重要的商贸城市..当时来往欧洲..中东地区的商人们..总是从大马士革出发或经过...将WOOTZ钢或刀剑带到欧洲....在欧洲..大马士革钢因此而得名...欧洲人把花纹作为这种钢的标志...因此...把带有花纹的钢统称为大马士革钢这种混乱的概念...从中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欧洲没有能力制作花纹钢...通过是否带有花纹来判断是否大马士革钢..而不是从本质去区分..源于当时欧洲的无知与技术落后....直到17世

御神雾夜 发表于 2009-6-25 18:13


楼上莫激动,请仔细看我前面的贴图,先截个图
d.jpg
这文章可是较严谨的学术论文

性能方面呢,Steven的分析认识方面有偏差
咱慢慢讨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ecbbs.cn/

断崖兄的帖子出发点很好。供大家各抒己见。因为在中国国内,也没有人在实验室复制过古代大马士革钢。因此也只能基于理论的分析。
这是好事情。单纯的理论研究。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如果有人采用古怪的口吻说话,那我想也不能代表论坛老人应有的形象。
对于古代大马士革钢,我总结了我的个人看法,如下:
首先,我们如何定义古代大马士革钢:因为属于是花纹钢,但花纹钢的种类实在是太多。后世的折叠锻打钢,肯定是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大马士革钢的。这里我们先定义一下:帖子里说的古代大马士革钢,指的是由于热处理时,元素的偏析作用,而天然的形成纹理的钢材。
然后我谈一谈对产地的看法:
美国产的52100钢,中国也产。就是GCr15钢,化学成分完全一样。但不能说“用中国铁矿冶炼的”GCr15,就不是52100了。中国冶炼的9Cr18Mo,在国际上也是和440C通用的,只是叫法不同。我想这点大家也没有异议。
因此,不管是在哪里,既然我们的科学家分析过尚在人间的古代留存的大马士革钢刀,那么既然也做了详细的钢材元素含量的测定。——只要我们能冶炼出和古代的那种钢,元素含量一样的钢材,就能叫做大马士革钢。
然后呢,就是热处理和锻打的事情了。找到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这种钢材,通过热处理和锻打的工艺后,花纹能得到增强的效果。
——尤其重要的是,从金相学的微观角度说,复制品的金相微观组织,必须和存世的古代大马士革钢刀一样,才算数。
然后我想谈的,就是真的想要完全破解古代大马士革钢,就必须对存世的相关古代刀剑做机械性能力学和理学方面的精确测试。——用说句说话,到底是被夸大了,还是真的是“神器”。只有实验室的精确数据,才有最佳说服力。
最后呢,就是一旦复制出古代大马士革钢,除了化学成分和古代的完全一样之外,金相微观组织也必须一样,当然,接受实验室的机械性能力学和理学方面的精确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3者,和古代留存下来的东西完全一样,才有最完整的说服力。
如果在实验室里,对古代和现代复制的钢刀做机械测试,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的话,那么传说中的“神器”,也终将会成为一个美丽的泡沫。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与任何组织或社团无关,且无商业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马士革钢分狭义与广义的定义

广义我们不谈,只说狭义
狭义大马士革钢是由坩埚钢(长久以来的认识是乌兹钢)锻造而成的制刀钢材
大马士革钢是和刀剑(武器)联系在一起的,坩埚钢(长久以来的认识;乌兹钢)是原料

steven的定义很多人会看不懂的:
古代大马士革钢,指的是由于热处理时,元素的偏析作用,而天然的形成纹理的钢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ecbbs.cn/

本帖最后由 断崖 于 2009-6-26 11:14 编辑

我们先把性能的讨论放后

先说说这篇文章的背景:

刊于《自然科学史研究 》 2007 年2期
作者简介:潜伟,博士, 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副所长、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冶金技术史、 科学技术与社会。

文章完稿于2006年,是作者在英国李约瑟研究所作访问学者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仅我贴的第3章为30篇

前面andyz兄 找到了引用的出处:
《"镔铁"新考》的第3章基本上是引用Anna Feuerbach的博士论文:http://home.att.net/~moltenmuse/index.htm

这些是基于学术研究的论文
不是爱好者的传说
有其论证的严谨性和可信服性

我长期以来也一直受网上大马士革刀传奇类文章的“误导”
以为大马士革钢刀是由乌兹钢制造的
但看完这文章,
至少了解到并非完全由乌兹钢制造,
还有布拉特钢,甚至还有海德拉巴工艺的坩埚钢

同意不同意
至少认识上全面了

然后查了布拉特钢,发现俄罗斯人复制的布拉特钢制的现代钢刀
在表面纹理上与古大马士革钢刀(传统认识的乌兹钢刀),几乎“完全”一样
有兴趣看这个:
http://persianmirror.com/Article_det.cfm?id=917&getArticleCategory=41&getArticleSubCategory=117
还有前面33兄提供的连接:http://www.okknives.com/2.html


这就在认识上,提供了布拉特钢作为大马士革钢刀剑原料的一些证据

认识是发展的,我不知到御雾兄的认识何时形成的
如果您能耐心看完一楼的文章
我想会有收益的
信不信先不说
感兴趣就会去找资料印证,反驳亦需要资料的佐证
这都能提高认识的,不是么?


传统认识大马士革钢(成品)主要是由乌兹钢(中间品)制成
那么我们看完文章
可否把认识修正为:
大马士革钢(成品)是由坩埚钢(中间品)制成,坩埚钢:包括布拉特钢、海德拉巴工艺坩埚钢、乌兹钢

至于作者文中提到的:大马士革钢以自然花纹为特征,与大马士革城市关系不大,更像是由布拉特钢加工得来,而真正乌兹钢加工得到的大马士革钢却很少见。
作者在文中基于文献和考古证据的论述上得出的。
我们可以先不完全确信,但如果反驳,那可是需要进行相当的文献和考古证据的考据

或者我们可以大胆些认为作者还是偏颇了:
大马士革钢是由这三种坩埚钢锻造出来的,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哪种钢是主要的
只要这种坩埚钢,铸造出来带有枝晶结构,经过合适的低温加热锻造(650~850度)
都能够制成大马士革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zsuna.net.cn/

好贴,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长期以来也一直受网上大马士革刀传奇类文章的“误导”
以为大马士革钢刀是由乌兹钢制造的
但看完这文章,
至少了解到并非完全由乌兹钢制造,
还有布拉特钢,甚至还有海拉巴德工艺的坩埚钢
——————
断崖兄的观点,我个人表示认可。
我也赞同不一定要坚持说古代大马士革钢一定要用乌兹钢制得。
断崖兄,见谅。关于我的一句话,说的拗口了。就是您摘录的这句:
teven的定义很多人会看不懂的:
古代大马士革钢,指的是由于热处理时,元素的偏析作用,而天然的形成纹理的钢材。
——关于这句话,请允许我解释一下:就是说,古代的那些坩埚钢,只要化学成分上能够构成“天然花纹”。(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意思就是说,不是采用现在的折叠锻打的办法产生焊接花纹的那些钢材。
不管是不是乌兹当地产的,也包括断崖兄说的布拉特钢,甚至还有海拉巴德工艺的坩埚钢。全都属于古代大马士革钢范畴。
这一点,我和您的观点完全一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otmir.cn/

扫雷,实在是没能看完,我的眼睛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长期以来也一直受网上大马士革刀传奇类文章的“误导”
古代大马士革钢,指的是由于热处理时,元素的偏析作用,而天然的形成纹理的钢材。
——关于这句话,请允许我解释一下:就是说,古代的那些坩埚钢,只要化学成分上能够构成“天然花纹”。(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意思就是说,不是采用现在的折叠锻打的办法产生焊接花纹的那些钢材。
不管是不是乌兹当地产的,也包括断崖兄说的布拉特钢,甚至还有海拉巴德工艺的坩埚钢。全都属于古代大马士革钢范畴。
这一点,我和您的观点完全一致。
StevenChan8693 发表于 2009-6-25 20:48


有点意思
咱这真是不是英雄所见也略同了{:3_51:}
我上面贴子加了一些
认识一样一样的

然后有时间说性能,可能有些小异了
或许明天慢慢谈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yschool.com.cn/

本帖最后由 StevenChan8693 于 2009-6-25 21:45 编辑

断崖兄:
我有个想法,想听听您的意见。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见笑。
另外,机械性能的话题,听您一句,延后再看情况说了。
事情是这样的:就是如果用现代的钢铁冶炼法,比如用实验室的中频感应炉熔炼,根据古代大马士革钢钉的成分去炼出一炉子钢,然后用这样的钢,通过这块钢,去锻制成刀,并且使用比如“反复正火”的手法,让钢材产生纹理。(也就是说,复制古代大马士革钢形成纹理的过程)
那么这把刀,能不能也划入“都呆大马士革钢”一类?——和我们今天见到的折叠锻打的花纹钢区分开来。
那么能不能也将这样的(能复制古代大马士革钢形成纹理的过程的)刀剑,划入“古代大马士革钢”类别中呢?
如果是我个人观点的话,我觉得完全可行。
总之,这种钢,不管产于哪里或者是坩埚法,还是现代炼钢炉所产,只要成分上合适,在适当的低温热处理(比如低温反复正火锻打),能形成自身纹理的,全都属于“这个体系”。
断崖兄,如有说错,勿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断崖 于 2009-6-27 13:29 编辑
看了这个帖子。。。我终于知道什么是颠倒是非了。。。也知道了什么是思维改变世界了。。哈哈哈哈。。。硬度35的实战刀剑都出来了。。。真为那些公元10世纪的战士们悲哀。。。生命就托付在硬度35的刀剑上。。愚蠢的欧洲人还把这个当作神物。。广为颂扬。。。有些人的逻辑真是无比强大。。就不看资料和老贴吗?。。难道古人就是傻。。采用性能不如青铜的大马。。只是因为青铜过时了?。。哈哈哈哈哈。。。。。。。御神雾夜 发表于 2009-6-25 18:13



御神兄很激动啊
我非常想了解“什么是颠倒是非了。。。什么是思维改变世界了。。”
不是抬杠,不是找茬,真心想了解

这硬度是西方人测出来的,
见cout0兄这个帖子:
http://www.knifriend.com/viewthread.php?tid=49590&extra=page%3D2
原文见这里:
http://www.tms.org/pubs/journals/JOM/9809/Verhoeven-9809.html

这是测试的藏家的古大马士革钢(传统认识的乌兹钢)刀剑,不是欧洲的焊接大马士革

硬度测试的是表面硬度,
这种大马士革钢晶体结构基本是渗碳体和珠光体,软基体上镶嵌着高硬度的碳化物,
仪器测试硬度时,测试头挤压硬的渗碳体向软质珠光体转移,从而测试硬度不高

当然也看到有说大马士革钢刀的硬度48~49左右,但未找到测试原始出处,存疑

而大马士革钢刀的“传神”性能应该来自于其独特的结构
其渗碳体晶粒形成的显微硬度,
造成了刃口的微锯齿结构(当然也有否定这说法的),锋利异常,
刀锋保持基于渗碳体的耐磨而保持性良好
加上基体的质软,具有良好的韧性,可以造很长的弯刀
但这些弯刀窄身的都会造的很厚,或者造的又宽又厚,以弥补强度的不足

据国内藏家和上手过“乌兹钢”刀的刀友说,这种刀确实韧性相当好,硬度不突出


“性能不如青铜的大马”
这一点我可以确定您错了:
中国出土古青铜剑刃口含锡量一般15~23%,绝大部分是这样的
含锡量25%的铸造青铜表面硬度只相当于HRC29~30(硬度太低了,不能用c标洛氏硬度仪检测,只能换算)
而西方青铜刀剑的含锡量要低,但他们采用了锻造来提高硬度,但也只有相当于hrc20几
这样的兵器都曾经长期驰骋疆场

现代钢铁退火状态的表面硬度只相当于HRC20几而已,这个即使做成刀,一样可以去搏杀的,
现在混混开片的阳江不锈钢大七孔之类的,硬度也不会超(相当于)HRC30

然后我们再看西方冶金史:
从公元前18世纪一直到18世纪,西方一直沿用的是块炼铁工艺,然后采用渗碳法将熟铁增碳成钢,
其始自青铜时代的锻造路线,让其与生铁的冶炼失之交臂,直到14 ~15世纪才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传去了生铁冶炼技术

这种快炼铁渗碳工艺获得中高碳钢很困难
所以长期以来西方兵器的性能,并不突出,甚至很长历史使用的都是铁兵器、低碳钢兵器,硬度实在的低啊

这就造成了他们见识到大马士革刀剑后“当作神物”的一个原因

2005年SCI收录的美国学术期刊JOM杂志(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会刊):Far from Barbaric: Re-assessing the Sophistication of Merovingian Metalworking,JOM,2005,Vol. 57, No.8, pp. 51-55。

几名研究者对数十件欧洲中世纪梅罗文加王朝(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铁兵器进行了分析:

一  10件矛头,其中七件长13~28厘米,三件长38~51厘米,含碳量都在0.3%以下,其中7件矛的含碳量几乎为0,是标准的熟铁。只有一件矛的测量表明刃部比芯部含碳量高。
(The carbon content of the spearheads ranged from none to 0.3%, with only one of the large spearheads revealing patches of up to 0.7% carbon (1924.02.0412). Seven spearheads were almost pure ferrite.)

二, 两把铁剑含碳量0~0.3%,也是熟铁剑,也没有经过淬火。     
    一把匕首含碳量高达0.7%,是经过淬火的,但技术很失败,硬度仅能达到288.9HV。  
    "Unfortunately, it had been subjected to such severe tempering that the martensite had broken down and the hardness reduced to 288.9 Hv."   
  
     另外还分析了三把中世纪但非梅罗文加王朝统治地区的匕首:  
    其中两把,还是熟铁,硬度在100~200HV之间。  
    还有一把,含碳量0.7%,并不是用夹钢或包钢法制作,内外含碳量一致,没有内韧外坚的效果,但它经过淬火,硬度达到597.5HV。
   “Two were almost pure ferrite—one of which revealed considerable cold-working— and both had hardnesses in the 100–200 Hv range. The remaining blade possessed a carbon concentration of 0.7%; a martensitic grain structure, again indicative of quenching; and a hardness of 597.5 Hv.No evidence of piling was visible in any of the artifacts.”
      
    匕首很短,受力力矩小,所以脆的问题不是很明显,所以并没有内韧外坚的效果也能用用。
    
  三、七把工具斧头,虽然并非兵器,但也可以说一说。这些斧头含碳量在0.7%以下。  
    两把硬度在300~400HV之间,一把在200~300HV,四把在100~200HV之间。
  "two of the woodworking axes in the 300-400 Hv range ,one belt axe in the 200–300 Hv range, and four (i.e., two belt axes and two woodworking types) in the 100–200 Hv range"
    


当然,上述一个例证不能代表全部,
但西方受其冶金方式所限,长期以来钢铁性能较低这是事实的
见识到坩埚钢制的大马士革钢刀剑,惊为“神器”,就不那么令人吃惊了

然后请教“公元10世纪的战士们”大量列装“乌兹钢”刀剑了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断崖兄:
这种钢,不管产于哪里或者是坩埚法,还是现代炼钢炉所产,只要成分上合适,在适当的低温热处理(比如低温反复正火锻打),能形成自身纹理的,全都属于“这个体系”。
StevenChan8693 发表于 2009-6-25 21:40


这个应该是的

按照Alfred H. Pendray复制的经验和原则:

对大马士革钢刀剑的成功复制,要求:
(1)复制品的化学成分与原品相符;
(2)拥有具备相同表面特征的大马图纹;
(3)要求具备同样的内部微结构(以形成刀剑表面图纹)。

我并不了解电炉和那种坩埚的异同,实际操作中肯定会有很多问题,这是另一层面的事情

但理论上是只要符合上述三条原则,即能算成功的复制大马士革钢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是这样的,比如淬火,古代淬火,用燃料燃烧的火焰昌盛热量,现代很多电气化的淬火,就是电能产生热量。
坩埚就是用燃料的温度融化钢铁,而电炉则是用电能。
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想法还是一致的。
不过,请允许我多补充一条原则。归纳如下:
(1)复制品的化学成分与原品相符;
(2)拥有具备相同表面特征的大马图纹;
(3)要求具备同样的内部微结构(以形成刀剑表面图纹)。
(4)要求和古代留存下来的大马刀,在机械性能上(硬度,韧性,耐磨性等)相似
那么,就算是成功复制出了古代大马士革钢了。
看来,我们的想法还是很相似的。握个手。祝开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这种坩埚钢,铸造出来带有枝晶结构,经过合适的低温加热锻造(记得在那里看到好像是不超过300~400度)
都能过制成大马士革钢
断崖 发表于 2009-6-25 19:40


Verhoeven的结论是:要存在钒等微量元素,枝晶结构才会在反复加热到适当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中聚集排列成带状,与珠光体交替形成花纹。没有钒,枝晶结构微粒可能会一直呈散列状态,不会形成花纹。

锻造温度是在650~850度,在这个范围内钢锭会处于一种特殊状态(Superplasticity 超塑?),具有极高的延伸性。温度再高,钢锭会变脆像生铁一样。

反复加热锻造后,表层会因脱碳氧化失去花纹,要把表层磨掉才会看到花纹。

SWI有刀匠介绍经验:锻造前加热一次使钢锭表层脱碳变软,会使后面的锻造容易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andyz 兄的指正,
我的记忆混乱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聊大马士革钢刀的性能:

没有科学的测试,谈论性能,无异于“摸象”,我说是个扇子,你说是个柱子,他说像条蛇。。。。
还好有J.D. Verhoeven文章中的测试,让我们得以窥豹一斑
提到测试不得不先提一下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
见论坛albertnaoko 兄的译文:
http://www.knifriend.com/viewthr ... hlight=%CE%DA%D7%C8
文章作者“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HRTEM)研究一块来自17世纪马刀上的大马士革钢材,我们发现,在这块样品里存在碳纳米管和碳化铁纳米线.古代制作大马士革钢材这种超高碳钢的秘方已经失传很久很久,我们发现的这种微观结构可能能帮助我们解开大马士革钢美丽波纹的秘密.
.........
断循环的热处理过程和锻打过程使那些生长碳纳米管所需的催化元素渐渐分散,它们散部在和锻打面平行的层理面上.这些元素促进了碳纳米管的生成,碳纳米管又导致了碳化铁纳米线或者碳化铁颗粒的形成.当大马士革钢材的纳米结构形成以后,它才有了这些我们所知道的优越性能.”

文章只研究一块大马士革钢,这样的代表性恐怕不够。

我们还是看Verhoeven先生的文章对8把大马士革钢刀、剑的检测吧

化学成分、表面硬度、微观结构都有阐述和图表

也有对质量性能的论述
咱就不多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人为什么会把大马士革(“乌兹”)钢刀视为神物
转段文章,早年刀友写的《乌兹钢刀剑传记》,好像杂志发表过:


关于乌兹钢刀剑的实际性能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查到的极为有限,而且大多是一些虚幻的传说,18世纪之后欧洲人加强了对于伊斯兰世界的了解,同时也发生了多次战争,特别是拿破仑在1798年对埃及的远征,其中对于乌兹钢刀剑在战斗中性能的记载则十分详尽,当时法军中著名的骑兵指挥官Colbert将军曾经和埃及马穆留克骑兵(埃及的马穆留克骑兵十分勇敢善战,拿破仑曾经说过:“法国步兵配上马穆留克骑兵天下无敌。”所以在这次远征之后,法国人参照马穆留克骑兵的服装和兵器自己组建了一支马穆留克骑兵,拿破仑皇帝身边就有两名真正的马穆留克仆人――“鲁斯唐”和“阿里”)有过激烈的白刃交手战。

根据他的记述,佩带着乌兹钢弯刀的敌军骑兵:“对我军造成的伤害可谓十分的惊人,他们(敌人)只是将刀前伸,靠着战马的冲力和手腕的力量将刀身砍入我们骑兵的身体,或是将刀身横拉,凭着相对速度造成可怕的伤口;”,当第七轻骑兵团与马穆留克发生过遭遇战之后,有的士兵甚至被拦腰砍成两段,“战役之后,我看到部分骑兵牺牲了性命,我的部下有几位身首异处,有的身体断成了两截,受了伤的伤势也极为严重,手背、手腕全部被切断,情况十分凄惨;”。
战斗结束后Colbert将军用一把缴获来的战利品来试刀,“每次都可以将一头山羊或绵羊轻而易举的一刀拦腰切断,似乎毫无阻力似的,血就顺着乌兹钢刀的血槽留过,据说一个奥斯曼帝国的将领曾经一刀将一头牛砍成两段”。
同时他还记载了如下一段令人惊讶的事实:“马穆留克人通常在练兵室联系刀法,练习者一脚前一脚后得站好将弯刀高举过头,迅速得沿着对角线劈砍,反复不断得联系这种动作,直到非常熟练为止。之后两名仆人各抓着一条宽大而轻柔的纱巾的两个角,上下摆动直到整条纱巾都吃满了风之后,在向上摆动的时候两人一同松手,只见纱巾轻柔的漂浮在空中,此时联系者迅速举刀过头,自对角线向纱巾一刀砍去,如果此人刀法确以熟练,则纱巾被凌空分成两片,轻轻的飘向地面。”
在日记里他还提到缴获的乌兹钢刀剑装饰都十分华丽,护手大都是银质镏金、镀金或错金的,握把是黑色的犀牛角、水牛角,刀鞘内部为硬木外层包裹牛皮后以金、银、铜线缝合(有部分则使用红色、黑色、墨绿色等颜色的绒布包裹),刀鞘的鞘头和鞘口都是金银等贵金属镂刻制成,而且刀柄和刀鞘上多镶有红珊瑚、绿松石、红蓝宝石等宝贝,刀身上还以错金、银的工艺錾有刀匠的名字和古兰经谚语等,每把都是珍贵的艺术品,所以此后的法国将领和骑兵开始大量装备乌兹钢弯刀。

咱分析一下:
过羊啊还靠谱,好的碳钢刀也不会费力
过牛就神奇了“砍成两段”要是拦腰砍,以“乌兹”钢弯刀砍貌似是不可能的任务
劈纱巾——这是萨拉丁传奇的翻版

还是前面的记述要合理得多,马穆留克骑兵的威力应该主要来源于战法和弯刀的形制
拿破轮的骑兵主要冷兵器配备直剑、马刀和长矛
两军骑兵白刃战的话长矛只能在开始时起点作用,一旦被冲破阵脚基本用不上
直剑和马刀显然不是背厚身阔的弯刀的对手
文章里已经描述了

这种优于欧洲兵器性能的“乌兹”弯刀,怎能不被奉为“神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的胜败有多方面因素:战法、士兵的素质(马穆留克骑兵这些阉人就是训练有素的战争机器)、马匹的素质、兵器等等
兵器只是一方面的因素而已
况且弯刀的形制适合骑兵作战在其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因素
当然大马士革钢弯刀的性能本身确实就比欧洲人的兵器性能强

然后高傲的欧洲骑士把战争的不利,归因于敌人武器性能卓绝,夸大、传奇、神话这些具有炫目花纹的弯刀
奉为神器,貌似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了

PS:欧洲人似乎但凡遇上使弯刀的就没几回得着好过:比如导致罗马帝国衰落的匈奴人、十字军9次东征的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徒)、屠戮大半个欧洲的蒙古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