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rzui

[主题观点] 转帖: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0 01:37
  •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4-9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看完了,几点意见
    1 楼主对中国文化理解比较深刻,但是对西方文化理解不深,过于高估,对宗教想法过于美好。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
    2 忽视的一点:西方的资本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中国正在进行。日不落帝国怎么来的?二战美国干了什么?
    3 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宜直接比较。汉唐时西方是什么情况?
    4 只言片语就能确定那个高中生真的没有精神问题?受到点压力就七年不归,这就是哲学家的禀赋?当今世界,不经过系统学习训练成为哲学家的可能性有多大?最好的资源、老师都在哪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0 01:37
  •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4-9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世界: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文明
    2009年07月17日 11: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美)法里德·扎卡利亚
    东亚人不相信世上有一个造物主的说法,更不相信是他确立了一套人们必须遵守的抽象道德法则。这种说法是亚伯拉罕式或闪米特人的上帝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都以这种观点为基础,但对中国文明来说这却是荒诞而离谱的。人们有时把中国的宗教称为“儒教”。然而,著名儒学专家李约瑟指出,如果把宗教“界定为关于‘超凡的造物主—神灵’的神学”,那么儒家学说根本就不是宗教。孔子是一位教师,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先知或圣人。孔子的著述,或者说留传下来的著作片段,很明显都不带有宗教色彩。孔子直言不讳地警告人们不要相信神灵,并确立了一些学习
    知识、修身养性、保持社会稳定和造就井然有序文明的规则。孔子的著述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作品的共同点,远远多于同宗教典籍的相似之处。
        事实上,启蒙运动时期,孔子在西方非常火暴。李约瑟写道,法国大革命的所有先驱,如伏尔泰、卢梭、达朗伯尔和狄德罗等,都如饥似渴地研读孔子的经典著作。
    中国热的出现恰逢30年战争(1618~1648)刚刚结束之际,在这场战争中,正是宗教造成了惨无人道的流血和伤亡。因此,在这之后一段时间内欧洲的许多自由主义者都把儒家学说奉为经典,并把它视为与“神圣法”相对立的“自然法”的基础。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Philosophical Dictionary)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的著述中)没有迷信,没有荒诞的传说,也没有凌辱理智和自然界的教条。”
    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之所以热烈欢迎儒家学说,是因为他们把理智而非神灵视为人类事务的指导原则。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命题:欧洲在科学和技术进步方面也许遥遥领先,但中国有着“更加先进的伦理道德”、“更具优越性的公民组织”(以美德而非监护为基础)和“更加实用的哲学”,这一切“成功地造就了和平安宁的社会局面和组织良好的社会等级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22:0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9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学本来就是高度理性的。
    儒教从某一个角度可以这样说,他用道德崇拜替代了神的崇拜。
    儒学是否可以看做为儒教,本来就是从语言学角度如何定义的问题。
    对于“天”的认识和论述,代表了儒学和其他宗教一样,具有超越性。
    国内新儒家学者陈明就提出了“公民宗教”的概念,各位可以了解一下。这和孔子对于礼乐的社会意义是暗合的。
    谢谢。

    Crab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3-6-27 10:0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10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从小被洗脑了,一提“宗教”这个词我脑袋就疼
    噫~天丧予,天丧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10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tao717 于 2013-4-10 17:04 编辑

    ”一件东西,在一个地方被称作恶行,而在另一个地方,却披着荣誉的紫袍~“
    ”每个民族相互是不了解的,也不可能了解,他们总是相互恐惧于邻族的暴虐与专横~“
    ”当你理解了你的对手,理解了他的天空与四邻,你就会了解他的善与恶是个怎样的情况~“
    ”善与恶是自己的,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也不是他人给予的~“
    ”每个民族把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称作‘道德’,重要而又不可多得的东西,被称作‘善’,而那能令他摆脱大灾大难,使其它民族痛恨而且惧怕的东西,则被摆在了最主要的位置上,是权利意志的体现~“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善与恶,只不过是某些人的一面之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8 08:49
  • 签到天数: 351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4-10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答: 因为领导不需要和组织上不允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3 03:22
  •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4-1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那些还在愁温饱问题的人,你跟他谈什么都没钱实在
    等到他成暴发户了,不好意思,他思想还停留在穷人阶段
    甚至他儿子孙子也总会停留在某种思想贫乏的水平线上

    思想和文明的传承需要时间的沉淀,几代人肯定是不够的!
    反正上几代有思想的人都在某十年里死了,活着的基本都是台胞,华侨了。
    而新生代的浮躁是肯定的,表现就在各种速成,功利,市侩上
    于是就出现了所有人都向钱看齐这种现象,因为这东西最直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6 16: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1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饮狂刀君:
    很感谢你对我的提问给予了关注和呼应。
    我更愿意将多元价值看做是对普世价值的不同哲学语言解释系统。
    那些无视生命和自由的价值体系,是难以成为“多元”的一部分被接纳留存下来的。
    当然,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对于印度教那种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价值体系,算不算“多元”的一部分,而应得到保护?
    我的态度是,应该由那个社会系统自然而然地作出选择。体系之外的人,不反对不参与也属常态。
    谢谢。
    crabpang 发表于 2013-4-7 02:18

    crab君,
    种姓的问题,我们不妨把问题的程度极端化,例如,一个社会体系之内大多数人的观念是,贵族可以随意侵犯普通人的各种权利,生杀予夺,财产可以夺走,有初夜权,等等(其实这个例子已经等同于奴隶),而由于社会习俗的关系,大多数普通民众对此都无所谓。那么,如果某个平民对此有异议,他不赞同自己的这些权利被随意侵犯,那么,这种情况下,这种“多元价值” 是否可与普世价值并行不悖?
    我前面的留言,简而言之,就是指,与普世价值完全不相容的,就不是可并存的所谓的“多元价值”;而只有那些中间状态的,才是可并存的“多元价值”,例如,在不违背普世价值(例如自由,人格独立与平等)的前提下,有的人爱钱,有人爱名,有人有志于钻研学术,有人喜欢直刀,有人喜欢折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