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6|回复: 47

[主题观点] 转帖: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rzui 于 2013-4-6 12:40 编辑

文中提到的那本香港中文大学办的《二十一世纪》,是一本非常好的刊物,可惜国内买不到。他们网站上有一些文章的电子版可以看。
说实话,我觉得这篇短短的文章其实没有也不可能彻底解释题目的问题。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所以我去看西方历史,希望从西方的历史中找到答案。
西方发源于西欧。西欧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基督教信仰+古希腊罗马文化+蛮族习惯。我觉得后2点,对”浪漫价值观“、”独立人格“的产生尤其有积极的作用。这几简单说一下。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采用的都是民主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下,个体的意见得到充分的尊重。古希腊城邦的市民大会,是最彻底的个体民主,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对决议进行表决。
古希腊文化不光体现在政体上,还体现在哲学上。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泰斗,他的观点就是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人的精神是用书本来做粮食,肉体是用食物来做粮食,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罗马帝国虽然是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帝国,但其实和中华帝国完全不同。首先皇帝并非真正的世袭,皇帝的权力也要受到元老院的制约。此外皇帝并不拥有帝国所有的土地,皇帝的私人土地只有埃及那一块,其他土地要么属于元老院要么是行省。
而蛮族,指的是古罗马帝国以外的民族,例如日耳曼人、高卢人。日耳曼人推翻了罗马帝国之后,建立起了一些日耳曼国家(如法兰克王国),成为了西欧的主体。他们没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是采用大领主给邑从(小领主)分封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这样的体制下,大领主和邑从之间其实是一种契约关系而非君臣关系,即:领主保护邑从,给邑从封土,邑从的义务是给领主打仗和服务。领主的权力非常有限,甚至只有有限的执法权,有一个说法是在中世纪,领地里是否有绞刑架是判断领主权力大小的直接标准,因为只有很少量的领主才有判处死刑的权力。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欧根本就没有类似中国秦朝以后的等级制度,官本位思想,君臣体系。所以,西欧从刚一开始,就具有民主、自由、独立的种子。
再看看爱好问题,大家都知道老外喜欢运动、骑车跑步爬山什么的。中国人比较宅。老外的户外运动传统也是从中世纪开始的,那时候很流行朝圣,朝圣就是从自己家住的地方去圣地旅行,比如西班牙的圣地亚哥,耶路撒冷等地。而中国人从秦以后就没有周游列国、探险的传统了。
还有个原因,就是中世纪西欧太穷了,不得不突破穆斯林的封锁去开发贸易渠道,寻找财富,这也造就了西方人勇于冒险的精神。有人说这是基督教义使然,而我觉得不是基督教义的原因。西欧必须找到新的航线才能获得财富,因为南边、东边都被穆斯林封锁。只有通过航海,到达香料群岛,通过航海,又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大陆。而中国历史上从来不需要这样。
写的很草很乱,以后有时间再整理一下。


原作者:萧功秦一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还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侨,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中国人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钱赚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买什么高级轿车。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换言之,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则十分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去摆阔,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功。西方人的生活追求则比较多元化。甚至连日本人也比中国人生活价值的多元化追求方面要丰富得多。

  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在人生目标追求上中西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反差,我过去也隐约感觉到了。就拿我所接触到的文科研究生与大学生来说,就我多年教学所知而言,其中相当强烈地出于对本专业由衷的热爱而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实在并不多。

  前不久我见到的一位来上海开会的美国女教授。十八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就与这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留学生成为好朋友。她现在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任教,她说,她希望的是提早退休,这样,她就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自由地研究中国文化与历史,因为她现在上课太忙了,最缺少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 她还说,她生活很简朴,只要再积一些钱,提前退休以后的生活不会有问题。

  这种把学术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的生活态度,在美国并非少见。在美国大学里,人文学科的助理教职的收入并不那么有吸引力,然而往往会有数十个博士或博士后宁愿不要去公司赚大钱,而要前来应聘,大学教职竞争非常激烈。我曾向一位美国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获得一个大学文科教职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美国还是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文科学位呢?这位朋友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志于哲学、历史、文学与艺术专业,确实以此种学科当作为自己由衷的爱好,他们才会做出这种选择。

  当下中国人的价值追求的单一化、同质化,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深切的体会。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名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

  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这位市民周围确实长期以来没有人对于纯粹属于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否则他不会把我看成异类,并如此真切地感到惊讶。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的人都理应追求与他所追求的同样的价值。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一种与他不同的价值是合理的、自然的。他的表现正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最自然的反应。我用这个例子只想以此来说明,中国人在人生价值方面,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中国人的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用这个例子可以从反面来说明,什么是“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

  另一个例子是,去年有一天,我的一个发了小财的初中同学请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吃饭,在开往一家大饭店的出租车上,他突然大发感叹,说我们当中最可怜的就是笔者本人了,他说这是因为笔者现在还在拼命读书。在他看来,在当今中国读历史书又能赚多少钱?对此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我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对他的想法提出反驳,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而是一个不同的生活价值态度问题。

  这个例子之所以特别有意义,是因为这位朋友在中学时期是全校最杰出的优等生,他的作文常常被语文教师当作全校高中生的范文印出来让大家欣赏。而现在他却非常真切地把金钱与享受,作为人生唯一值得的追求的价值来确认,并相当自然地认为,可以以此作为唯一的尺度,对别人幸福与否或可怜与否来进行评价,丝毫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至少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一元论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世俗化的价值观如同潮水一样已经渗透在我们活着的一代人中。以至于这种价值优势已经取得可以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的霸权地位了。

  再有一个例子是,去年七月我在旧金山硅谷参加了一个中国新侨民举办的家庭聚会。我满以为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会由于我这位刚从国内的老乡的到来,而问及有关中国的一些话题。然而在整个聚会中,人们谈的只是各自如何赚钱,刚买不久的房子又涨价了,附近什么地方的托儿所最便宜,等等。人们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位中国大陆来客的存在。也根本没有想到问问自己的故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中国有什么变化,中国有什么问题,未来会怎么样。回来的路上,我对此十分感叹,询问带我来参加这次聚会的朋友,这是为什么,我的朋友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说,“这里大多数中国人圈子谈的都是这些。不谈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



  为什么会这样?是由于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有问题?还是是一时的、过渡性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太穷了,穷怕了。所以会以十倍的努力来追求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享有过的东西。因为人毕竟是有欲求的动物。从古北新区访友返回家后,我通过电话向我当年的一位中学老师谈及这个问题,这位老师用杰克伦敦的一部小说里的情节来说明这一点:当一个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时,这个被救者会不自觉地把船上的水与食品偷偷藏到怀里去。因为他在海水中实在渴怕了。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师认为,将来中国人富了以后,一切都会变的。人们的追求会多元化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参与分 +2 收起 理由
盗匪 + 1 精彩
Samurai[A]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种解释却不能说明,为什么那些已经相当富裕的海外中国新侨民中产阶层仍然如此强烈地追求实惠,在他们身上,似乎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价值观出现的迹象。就拿越来越富有的台湾来说,金钱至上潮流,已经发展到越演越烈的地步。就拿香港来说,我在香港作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使我最惊异的一大发现是,号称为世界上第一自由港的香港,拥有六百万高素质人口的特大都市,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办了一份《二十一世纪》外,居然找不到一本本地人办的纯人文刊物。这是不是表明,香港的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像是经济动物呢?

有人说这与中国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关,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宗教对来世,对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与信仰,往往能培育人们超越功利的价值观。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宗教心理确实是相对淡漠的。佛教并不是中国的国教,本土的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其实也相当功利化,自古以来,包括历史代帝王在内的相当多人们信此教的目的,也只是追求现世的长生,对来世与彼岸世界并没有兴趣。在中国,人们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怀着某种相当具体的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的。一个结婚几年没有生儿子的中国人去观世音象前烧几柱香,与其说是出于对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对神灵的贿赂,体现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态度。一个缺乏彼岸观念的国度里,讲求实惠、注重于现世的生活,务实而少幻想,便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品格。如今又处于一个商品世俗化成为潮流的时代,那么,走向全民性的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人说中国人的价值同质化这种现象与大一统的儒家价值有关,因为儒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例如与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比,由于没有宗教作为自己的形而上的存在基础,儒家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怀,缺乏超越功利的价值。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文明,因而与其他文明相比,无疑是一种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

然而,当我们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时,却会发现孔子恰恰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的人。孔子本人是有强烈的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的。例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儒家先贤那里,对形而上的道的信仰与追求是相当执着而且强烈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像颜回那样的有精神信仰的君子,会生活得相当充实并具有人格力量。孔子从来对超功利的艺术与精神领域的追求看得远比物质上的收获更重要,他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还意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他看来,贵在自得之乐,一个人的追求才具有真正的动力。他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在《论语》中,人们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许多言论。

  另一方面,孔子对“道”的追求又并没有使他成为禁欲主义者,他从来没有单纯地拒绝过物质上的享受。他并没有像后世的佛教徒那样,一般意义上反对“富且贵”。他只是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无宁说,他主张在现世生活中,在追求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同时,仍然保持着一种有节制的世俗物质生活。这是一种相当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既有精神追求又有物质享受的人生图画。一个以原典意义上的儒家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的君子,他希求的是在精神与物质方面达到的平衡和谐状态。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祖父。直到六十代年初期过世,可以说他属于中国最后一代的受儒家影响的老式读书人。根据家人的回忆与我小时候对他的依稀的记忆,他是一个乐天的老人,自命为“谑翁”,喜欢喝酒,喝得过量也会发酒疯,对人非常善良。读书甚勤,拥有万卷藏书,购书成为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每次发薪水就用来购书,购书之后往往是身无半文。反过来还要向子孙辈“借钱”。吃的则基本上是粗茶淡饭。高兴时会眼泪纵橫。对子女又非常宽容,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鼓励自己的女儿(即我的姑妈)去读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去追求自由恋爱,他从来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人。朋友很多,见到别人有难总会尽力相助。

  记得我小时候,哥哥笑话祖父填写表格时把“宗教信仰”一栏填写为“信仰儒教”,哥哥说,“儒家怎么能算是宗教呢!”现在想来,祖父正是在精神上最接近于孔子原本意义上的那种儒者了。他对他所理解的“道”的诚挚信仰,与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对现世价值的享受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达到和谐的地步。他从来没有压抑自己的个性,用“发舒”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位谑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的这种自由舒展的个性与他的人生意义的追求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乐天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态度的意义就在于,对天道的尊崇,使一个人可以摆脱那种单纯的物质金钱的追求,而对现世人生的热爱与乐天的态度,又使人不至于变成 “道”的殉葬者而不自知。我想,这种和谐的生活,可以产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格,一种不是刻意包裹与修饰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风格。一种有着丰富的精神追求的,达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可惜这一种类型的儒者与我们之间已经出现无法接合的断层。

  现在想来,人们从五四反封建的文学作品中见到的近代以来的士绅形象已经脸谱化了:中国的儒家士绅阶层是专制的,不开化的,僵化而封闭的,生于儒家士绅统治家族社会,只有打倒它或者离家出走一途。巴金《家》里的那个士绅老家长的形象实际上是被高度符号化了,自五四以来,几乎就成为中国旧家长制度的象征。其实,中国士绅阶层本身在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也处于转化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士绅中的专制家长当然不在少数,但并不是没有其他类型,至少在我们家里,就出现了从传统士绅中转化出来的一种新类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儒家文化在与外部文明的融合中未必不能衍化出一种能够容纳超功利的精神价值追求的、容纳特立独行的人格的、通达发舒的新类型。可惜的是,这种自然的转化由于种种因素而在中国没有实现。二十世纪以来,士绅文化终于彻底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了革命特色的农民文化。而农民不得不为稻梁谋的生活处境,使这种文化注定具有相当实用性与功利性特质。当然,这一点肯定不能解释我们提出的问题的全部,但也许可以解释部分。



  当然,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儒家主要的历史趋势不是走向发舒,而是走向“律则化”。我们自五四以来批判的,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即把儒家的 “道”变成官学化的正文氵台意识形态,变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变成一种硬化了的“君尊臣卑”的纲常伦理。其结果就是儒家自身的异化。这种由于正文氵台化而异化的最典型例子是东汉时期的“二十四孝”,一个为了使双亲有饭吃而把儿子活埋的孝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范与英雄,这无疑是一种为了某种被阉割了的“道”而牺牲人性的文化,这是一种失去了人性与道之间的和谐平衡的文化,这种“道”又如何对子孙后代具有吸引力呢?人们又如何会在对这种意识形态化的“道”的精神向往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呢?一旦这种“道”对人们的强制与约束力瓦解了,失去精神追求的人们又怎么可能不走向极端世俗化呢?

  一种重发舒的、通达而多少富有人性味的原典儒家,如何在西汉以后演变为“重一道同风”的、以律则化的方式来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官学化的儒家?这可以说自五四以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感兴趣的问题。我想可能有两个关键点。虽然这两点也许都是老生常谈。首先,在孔子那里,作为社会人伦的“道”,被历朝统治者解释为“上尊下卑”的等级秩序的“道”,从而失去了原典中的道的本性。其次,把人欲追求与对道统的尊顺不是有机地结合,而是完全对立起来。在《礼记》中有一段话最为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对立:“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这种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把忠信、立义视为与世俗欲求完全对立的东西来遵顺,无疑是把儒家变成禁欲主义,而这种禁欲主义并不是为了实现超功利的审美追求,而是要实现一种现世正文氵台目标,即实现统治秩序的机械般的稳定。这种禁欲甚至还及不上西方禁欲主义宗教中的“彼岸世界”对人性的吸引力。很难想象这种官学化的儒家,怎么能使人们获得一种发舒的自由的生活。

  于是,中国文化的周期变动就显示出这样的特点,禁欲式的“律则化”对人性的压抑,形成机械式的人格特质。这种格式瓦解后,则呈现为不受精神力量制约与节制的逐利趋势。在乱世时代,这种物质追逐表现为没有章法的不开化的利己主义,在一个商品化的世俗承平时代,则表现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而无论在禁欲主义的格式化约束力有效的时期,还是在其失效的时期,无论在乱世还是承平时期,国民人格的表现都体现为同质化,中国有的是贤臣、烈妇,营利之徒或官学化的儒生,但就是没有特立独行的自由人格。当今中国,是一个可以让人们自由逐利的时代,其人格特征更多地是表现为后一种类型。

  在当今时代,一个没有被超越性的宗教终极关怀浸润的民族,一个缺乏精神自主性价值的民族,一个长期受僵化甚至异化了的制度与律则支配,而并不理解自由主体性的民族,在市场化、电视文化的影响下,从意识形态的教义中脱逸出来的思想解放的冲动消失以后,只能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对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审美追求的缺乏,务实的传统品格传承下来,也只有逐利一途。

  文化的解释是以一个民族长期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深层结构为基础的。这种深层结构在意义在于,人们不自觉地受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习惯与价值态度的支配而不自知。正如人们说话时,对支配这种语言的内在的语法结构的存在并不自觉一样。一个民族很难摆脱长期形成的深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其实,我们现代中国人中并不是没有特立独行的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有一些超越性价值的因子。(这些超越性价值未必只有知识分子精英们才能理解,并去身体力行的。)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它们。

  我们历史中有过屈原的浩渺无涯的想象力,有过《史记》中的豫让那种充满悲剧性格的俠义英雄,有过竹林七贤的真潇洒,有过李白的真浪漫。只是这些文化因子在宋元以后逐渐消失了,消失在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的世俗追求之中了,或者说逐渐处于休眠状态了。难道到了今天,我们芸芸众生注定只能把坐在第一个回帖,感谢分享!上看电视机视为唯一的生存方式?

  我们当代很多人至少在理论上对价值多元化还是肯定的,但这也许主要还是受惠于西方文化中的那些“超越性价值”的影响与启发,而不是来源于对自己文化中被我们已经遗忘了的文化基因的回归。希腊文化中的普罗米修斯,西方人的那种“无止境的追求”的浮士德精神,爱因斯坦推崇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以及那种 “孩子般的”“对宇宙秩序超功利的好奇心”,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英雄主义,美国小说中的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对“飞得尽善尽美就是天堂”的那种人生理解,都曾在不同时期给我们中国知识分子以超越功利的审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人生启示。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我们应该感谢西方文明在这些超功利的价值方面给予我们的激刺与启迪。如果我们能从原典儒家的思想精华中汲取更多的养份,并把它与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撷取的超功利的价值精华结合起来。我们也许可望获得一种更为丰富、更富有激情、更具有色彩的生活。

  事实上,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乃是创造之母。而有没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有没有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丰度与深度,决定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决定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一种立体感,一个终日在电视机旁的看“会动的图画” 的两脚动物是不会有原创性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1 收起 理由
一阐提 + 1 中肯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记

  不久前,看电视中的《亲情》节目,说的是一个湖南成绩优良的高中生,性格内向,喜欢哲学而不愿听从家长的意旨去考大学建筑系,他放弃了考到一半的高考,回家后老师与同学,心理医生都说他有精神病,七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归。母亲在电视上述说着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希望这位失踪的儿子能与她联系,并保证再也不会干预儿子以后的生活选择。

  这一事件确实发人深思,喜欢哲学而不愿考大学,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前面提到的西方国家,决不会有人认为是精神不正常。而在中国,文化价值是如此的一元化,凡是与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人生价值态度不吻合的,人们就会把这种价值态度视为异类。人们无法理解:这个学生成绩那么好,放掉大学不考,不是精神病是什么?这种一元价值观,在文革时期是如此,在世俗化的今天同样是如此。不同的只是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前后时代有所不同而己。这种情况似乎自古就是如此。记得多年以前读研究生时,我读到过一部明代县志,其中记载,在元代中期,由于多年不行科举取士,以至当地儒家的礼仪皆已失传,而当地却有一个乡村绅士,事事处处依古礼行事,在当地传为笑谈。由于可见,在中国古代,也是一元的价值态度占统治地位。

  一个不能宽容特立独行人生的态度的民族,是很难产生天才的。天才就是那些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思想与行事方式的人们。他们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他们以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并经由这种超越来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只有在那种境界中,才有可能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事物的本质。可以说当下读哲学系的人中,很少有人像这位高中生那样具有真正的哲学家的禀赋。这一件事令人深思,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创造力不发达,为什么我们社会缺乏人文科学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没有丰富的色彩。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4-29 16:5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让我想起王小波那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6-27 11: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5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了龙绪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6 16:3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包括我的很多朋友都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所以可能LZ悲观了一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27 06:47
  • 签到天数: 18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4-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是悲观了些。。。不少人把SB当作特立独行,更多的人就选择不表现出特立独行了。自由和自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公平与民主才是归顺社会不得已的折衷。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3-6-27 10:0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5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圣先贤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平凡的心,而我们却倒果为因,人人都想做不平凡的人,却失去了平凡的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22:0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darzui君:
    不出所料,文章太长,能读完的人就少。微博已经成功地把人的阅读能力限定在140字以内了。以连续阅读1万字这个最低标准而言的人都很少了。
    他们宁可去讨论英国人评论中国人用筷子的话题。

    好了,谢谢你的文章。
    首先,我想知道你对文章的评价。我很期待听到你的观点。
    谢谢。

    Cra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22:0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圣先贤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平凡的心,而我们却倒果为因,人人都想做不平凡的人,却失去了平凡的心
    一阐提 发表于 2013-4-5 15:28

    一阐提君:
    我知道,你的话,并不是指向那种肤浅地把自己的“表现性人格”等同于自己是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的人。
    但我有一个疑问,作为人类轴心期的伟大思想家们,比如孔子、柏拉图、释迦摩尼和耶稣,他们在思想上的超拔而坚韧地求索,和对人类命运的直面和担当,真是来源于一颗平凡心。
    我个人更愿意觉得,他们是知道自己的不凡的。只是他们在达到的那种超越的高度后,才更能体悟到内心的不凡,以及自己平凡的躯壳和命运的那种错综复杂的人生关系。
    谢谢。

    Cra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15 22:51
  • 签到天数: 358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4-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长期被洗脑的结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3 13:51
  • 签到天数: 119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4-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悲观了吧,不过写的够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6 16: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缺少独立的人格,
    而独立的人格之所以能够形成依赖于特定的正文氵台制度。以权力为中心的社会难以带来独立的人格,人依附于权力而生存。
    西方的现代民主社会源于中世纪的封建制,封建制之下封臣与封主的关系是对等的,而封臣又只向自己的直接封主负责,而不对封主的封主尽忠,所以贵族们保持着一定的人格独立,这非常类似于先秦"士"的概念。
    而且封建制后期贵族对自己领地所有权的意识强烈,即使国王也不可侵犯,这就是私权至上的思想,现代私法理念的直接源泉。
    私域的不可侵犯直接导致人的独立存在感,从而人格得以独立。
    而集权制下,没有上述的几个条件,尤其私权得不到保障,私域被随意侵犯践踏,人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因此人格无法独立,必须依附与强权存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1 收起 理由
    Samurai[A] + 1 很好 可以再深入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23-8-28 14:54
  • 签到天数: 135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4-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作者字里行间也透出几许小文人的酸气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5 18:2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觉得当有绝对的力量的时候就能有独立的人格。
    全都是错的。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22:0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早的正文氵台——伦理制度的成熟(西周),过早地生存方式的成熟(农耕),并因为种种历史的巧合,使得这种早熟的文明保留至今。这一切,使得制度上的无所追求和物质上追逐成为这个文明的特征。

    Cra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2 07:4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6 16: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6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能够从封建制度发展到现在民主,是很偶然的,这段历史一定要看英国史,亨利八世为了要儿子休妻,引发英国的宗教改革,直到后来的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其实是宗教革命。到后来内阁制的确立,虚君正文氵台的确立,一系列的历史关键点都是很偶然的。
    而像中国这样通过战争,兼并,从封建制过渡到集权制,反倒是更符合自然规律的。这一点从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但由于英国这个偶然的改变所爆发出来的惊人的活跃,其他国家不得不分析它的原因,不得不跟随这个潮流,否则就被竞争所淘汰了。整部欧洲的近现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英国制度推进,传播,普及,以及被各国本地化的历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darzui君:
    不出所料,文章太长,能读完的人就少。微博已经成功地把人的阅读能力限定在140字以内了。以连续阅读1万字这个最低标准而言的人都很少了。
    他们宁可去讨论英国人评论中国人用筷子的话题。

    好了,谢谢 ...
    crabpang 发表于 2013-4-5 22:52
    正文前的那一段是我自己的评论,为了区分,我刚把那一段改成蓝色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rzui 于 2013-4-6 12:52 编辑
    欧洲能够从封建制度发展到现在民主,是很偶然的,这段历史一定要看英国史,亨利八世为了要儿子休妻,引发英国的宗教改革,直到后来的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其实是宗教革命。到后来内阁制的确立,虚君正文氵台的确立,一 ...
    血饮狂刀 发表于 2013-4-6 12:22
    其实也并非完全偶然。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就把整个国家划分为若干选区,选举执政官。这很类似现在西方的选举制度。
    英国的宗教改革,我觉得本质原因是国王和教皇的矛盾累积的结果,这个矛盾虽然在西欧各国都存在,但为什么和教廷决裂这件事只发生在英国,我觉得和地理位置很有关系。
    德法靠教皇国更近,所以受教廷影响也更大,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依靠教皇加冕。而法国人干脆曾经把教廷迁到阿维尼翁,他们虽然也和教廷有斗争,但他们的目的并非要和教廷决裂,而是更需要利用教廷来维护国王或皇帝的统治。唯有英国和教廷的往来一直就不太多,干脆找个理由另立门户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