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47|回复: 95

[量产刀] 说说AR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贴
    http://www.knifriend.com/viewthr ... &extra=page%3D1

    此贴延续在9,10楼与ericf版的讨论。

    就我自己的AR来说,与我自己的折刀BM635,bradly alias 1做一下比较。也请各位AR的用家来说说感受。价钱方面就不要讨论了。谁都知道不值那个钱。

    我不是DIY达人,但是我喜欢操刀,AR到手以后就用30度定角开到极其锋利,然后5分力气砍了暖气管子。。BS自己一下。结果不错,轻微白线,没卷没崩。我的BM635崩了,开包装的时候。

    结构上我确实说不上什么,我对AR的感觉就是粗粗的,大大的。它的线锁厚度跟我的BM635的一体锁几乎一样。粗大的刀轴,给人的感觉不错。不知道谁的AR,GB之类的ST折刀解锁,摇头点头过,请说说情况。但是我过手那把bradly alias1在开刀的过程中轻微点头。而且那刀轴的螺丝让我很不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喜欢用家之间的讨论。几个问题:

    1、BM635的原厂开锋容易崩(的确如此)。为什么?

    2、AR的线锁厚度跟我的BM635的一体锁几乎一样。真的一样吗?

    3、粗大的刀轴。真的耐用吗?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我的使用感觉

    1. 有可能是硬度偏高。bm635我磨的时候明显时间要比AR长。同样角度,同样S30V,磨到一样的锋利度
    2. 不一样,但是也就差一毫米吧,昨天晚上我仔细对比过
    3. 不知道了。ar我也是刚到手,砍过排骨,暖气管,磨过,这个可能要时间来证明了。不过有一点,我手上的是s30v bos的,应该是老版,现在一切完好,那把BRADLY钛柄上连划痕都没有,开刀过程中就点头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f 于 2008-1-9 11:10 发表
    我就喜欢用家之间的讨论。几个问题:

    1、BM635的原厂开锋容易崩(的确如此)。为什么?

    2、AR的线锁厚度跟我的BM635的一体锁几乎一样。真的一样吗?

    3、粗大的刀轴。真的耐用吗?


    e版提到要说说ar是一把不可靠的刀子,可否详细说说?以后我使用的时候也多注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兄弟到手就这么折腾     可怜的AR     
    说说AR吧    它的用料是很足的     从线锁   刀轴到刀片     这些单拿出来哪样都是重量级的折刀配置     
    但是比例上   2.5的线锁支撑5毫米的刀片好像还是差点 相对一体锁就有点弱了    但是这只是给人的主观感觉   上手的朋友就有客观的感觉    锁定还是很坚固的      正常使用的解锁预见性不大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爱八极拳 于 2008-1-9 12:33 发表
    没想到兄弟到手就这么折腾     可怜的AR     
    说说AR吧    它的用料是很足的     从线锁   刀轴到刀片     这些单拿出来哪样都是重量级的折刀配置     
    但是比例上   2.5的线锁支撑5毫米的刀片好像还是差点 相对 ...



    哈哈 折腾它说明我想留住它。我不折腾的刀子基本都转手了。

    AR到我这里后我发现最大的感受是刀片虽然非常厚,但是开刃好像角度不大,切割性能很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ST的折刀你不能看它的锁片厚度和轴的直径,你看看它的锁定面.打开以后对着阳光看,你会发现基本是线接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完美的刀,要是有,就不用继续玩下去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米兰 于 2008-1-9 12:46 发表
    ST的折刀你不能看它的锁片厚度和轴的直径,你看看它的锁定面.打开以后对着阳光看,你会发现基本是线接触.


    就是说锁片和刀片之间接触部位是一条线?  我没拆过无从知晓,这样会对它的结构有什么影响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接触不如面接触,接触面越大,摩擦力越大,不容易解锁。
    。。。。。。。
    真的是这样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擦力产生在两个接触表面之间。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光滑固体表面,当用放大镜观察时,就会发现其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好像布满了高峰山谷一般。经过车床加工的金属表面,峰高可达5微米;再经过仔细研磨,峰高可以减至0.1微米。但这相对于原子尺度仍然是很大的。因此,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真正接触的只是物体表面的峰丘。在这些真正接触的区域内,两个接触表面的原子非常接近,原子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相互作用力。在接触点以外的其他区域,两物体表面的原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从几埃到几十埃(1埃=10-6厘米)。这些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弱,与真正接触区域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而接触区域的面积之和要比物体表观面积小得多。

    当两个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的时候,势必要以剪切的方式破坏原来所有的接触点,使两个接触表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而产生断裂、磨损,从而形成了对物体运动的阻障。平行于接触表面而使接触点破坏所需要的剪切力,就等于摩擦力。

    两物体表面开始接触时是一种点接触。在法向正压力的作用下。这些接触点的负荷很大,会使相接触的凸起部分产生弹塑性形变,从而使接触面积增大。坚硬的材料使其产生这种形变比较困难,即产生等量的形变需要更大的负荷。所以,两个物体表面真正相接触的面积大小,与所施加的法向正压力成正比,与相接触材料的硬度成反比。

    摩擦系数μ等于摩擦力f与法向正压力N的比值,即μ=f/N。摩擦系数μ同两个物体的表视接触面积和滑动速度等因素无关。实验结果证明,对于一般机械加工的表面,摩擦系数μ同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无关;对于很粗糙的表面,因接触面凸与凹部分交错啮合,会使摩擦系数μ增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特别清洁的表面,由于真正接触面积增大和接触点粘结强度提高,所以摩擦系数μ也会增大。表面越光洁,摩擦系数的μ值也越大,这同人们一般的常识不同

    ——————————————
    一,根据理论可以是这样认为:摩擦力的点接触个数n与物体的接触面积A是成正比(n=KA),那么K其实就是单位物体面积上点接触个数,很明显这个值就是一个根物体材料有关的量。
    每个接触点正压力F等于物体重量G除接触点的个数n(F=G/n),每个点的点接触的面积大小s与所施加的法向正压力F成正(s=QF),Q也应该是个和材料有关的量。
    所以物体的点接触面积S=ns=KA*QF=KA*Q*(G/KA)=QG,则说明对于同一物体的摆放不同时(如长方体),其实际点接触面积是一样,那么平行于接触表面而使接触点破坏所需要的剪切力(等于摩擦力)是一样的。
    二,按其理论也可以这样认为:摩擦力f等于平行于接触表面而使接触点破坏所需要的剪切力,明显剪切力的大小与物体点接触面积s(相当与上面说法中的点接触个数)与咬合深度h(点接触互相嵌入的深度成正比,相当与上面说法的每个点的点接触的面积大小s),f=K*s*h.K比例常数。
    物体点接触面积s与物体的接触面积A是成正比(s=kA),
    咬合深度h与单位点接触面积的压力成正比(及点接触面上的压强p=G/s=G/kA)
    h=Q*P=Q*(G/kA),Q比例常数。
    f=K*kA*Q*(G/kA)=KQ*G。摩擦力还是只与G有关,和正压力有关。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21 收起 理由
    liushupu + 2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抉择,一边在茶馆出AR,一边在讨论区贬低它。

    好吧,让我来数一下AR的缺点。欢迎大家跟砖,前提是您自己手里也有(看图说话的就免了)。

    AR貌似是一把粗壮的折刀,以其外表的强大,会给人带来虚假的安全感。

    首先它有折刀中数一数二的刀片厚度。不过,您看看手中的AR,它的厚度体现在什么部位?不错,就在根部没有开锋的一段,用于切割的刀锋部及其后面的支撑,并没有多厚。而刀尖,在最前端的10mm,厚度可能只比瑞刀稍大。我做过用折刀插进抽屉缝里撬锁的事,这个活儿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粗暴,但我绝不会用AR。

    锁定,可怜的AR,据说它用的是线锁。我更愿意将其称之为“点锁”。因为,它真的只锁住一点点而已嘛。我用过如此多线锁,象AR/GB的刀根和锁头这般的配合精度,我感到一个粗壮的大汉,穿着一双小巧的高跟鞋。至于您说到线锁的厚度,不知道大家量的是什么位置,难道不应该量最薄的地方吗?沿着锁片往下看,有一个凹槽对吧,这才是锁片的关键所在,有多厚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以上只是在同样锁片压力,只发生滑动摩擦情况下的。对于使用中震动引起的解锁,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或者与折刀设计有何关联,附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adeeagle 于 2008-1-9 12:51 发表


    就是说锁片和刀片之间接触部位是一条线?  我没拆过无从知晓,这样会对它的结构有什么影响呢?

    这个老AR你看看是线接触还是面接触     绝对是面接触     大伟的BG42 AR也是面接触     这个开锁的手感就能辨别     呵呵        有时候朋友们都找老版的东西不是没道理的     

    另外老AR的开锋角度普遍小     你可以看看04年后的AR GB就明白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f 于 2008-1-9 13:01 发表
    至于您说到线锁的厚度,不知道大家量的是什么位置,难道不应该量最薄的地方吗?沿着锁片往下看,有一个凹槽对吧,这才是锁片的关键所在,有多厚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jam,麻油。我最喜欢二位的跟贴了。因为他们和我风格一样,能疯狂地撕咬问题的表层,露出核心的东西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f 于 2008-1-9 13:01 发表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抉择,一边在茶馆出AR,一边在讨论区贬低它。

    好吧,让我来数一下AR的缺点。欢迎大家跟砖,前提是您自己手里也有(看图说话的就免了)。

    AR貌似是一把粗壮的折刀,以其外表的强大, ...


    刀片厚度的问题,如果刀尖区域也搞成5mm厚的话恐怕只能通过凹磨来提高切割性能了,这一点应该是向实用妥协的部分。GB的刀尖应该很强壮,我没有GB,希望有的人说说。


    锁片厚度问题。一体锁的折刀也有那个凹槽啊,我手里的一体锁折刀的那个部位也是非常的薄,而且一体锁的折刀那个凹槽外面不像ARGB那样好歹还有一层G10托着,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锁定比ARGB要弱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爱八极拳 于 2008-1-9 13:03 发表

    这个老AR你看看是线接触还是面接触     绝对是面接触     大伟的BG42 AR也是面接触     这个开锁的手感就能辨别     呵呵        有时候朋友们都找老版的东西不是没道理的     

    另外老AR的开锋角度普遍小    ...



    呵呵,看来我以手上的AR来谈论AR也是有YY的成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凹槽就是锁片开合过程中变形的部位,弹力的赋予者。用卡尺说话吧。(其实解锁时手上受到的力已经说明问题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0: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f 于 2008-1-9 13:12 发表
    这个凹槽就是锁片开合过程中变形的部位,弹力的赋予者。用卡尺说话吧。(其实解锁时手上受到的力已经说明问题了)


    有卡尺的兄弟们快说话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